不知道什么時候開始,“小熊”成了寶寶最好的朋友,吃飯、睡覺、出去玩……寶寶一刻也離不開它。看著臟兮兮的小熊天天被寶寶抱著,媽媽還真是有點發(fā)愁。
小熊是個好朋友
1歲以后,寶寶的情緒更加豐富了。當寶寶面對陌生的人和環(huán)境時,緊張、害怕、退縮等等負面的情緒就會相伴而來。這個時候,那些寶寶熟悉的物品就能派上用場了。比如當寶寶緊緊抱著心愛的小熊時,小熊身上熟悉的氣味、愉快的記憶,很容易就可以把寶寶帶入到安全、快樂的情緒中,緩解陌生環(huán)境給寶寶帶來的不安感。
這個時候,小熊就是寶寶最安全的依靠,是寶寶最好的朋友。當媽媽不在家的時候,小熊就是寶寶最好的依戀物,有它在,就像媽媽在身邊一樣。小熊可以陪伴寶寶一起等待媽媽回家,有了這個好朋友,寶寶也就不會那么焦慮了。
太依戀小熊
一般來說,寶寶依戀某個玩偶,比如小熊,把它當成自己的好朋友,這種相依相伴的關系,對寶寶來說是有好處的,可以幫助寶寶順利度過一個人的時光。但是如果寶寶過分依賴某個物品,而對別人不理睬,那就需要大人反省自己對待寶寶的方式了。長時間的過度依戀玩偶,會使寶寶越來越不相信自己的力量,總是習慣于尋求外部的力量。只有逐漸遠離依戀物,寶寶才能更加獨立。
離開小熊慢慢來
善待小熊
在大人眼里,小熊也許只是個不起眼的小玩具,但在寶寶眼里它卻是珍貴的寶貝。當寶寶緊緊抱著小熊的時候,千萬不要批評寶寶,甚至搶奪小熊,這樣會讓本來就已經(jīng)感到恐懼的寶寶更加無助。
買一個相同的小熊來換洗
如果寶寶的小熊臟了或者破了,他也一定要抱著,那么就在洗之前和寶寶商量一下吧,千萬別直接拿走。可以嘗試在寶寶睡著之后再洗,還可以給寶寶買一件完全相同的小熊,在洗原來那個小熊時拿給他。總之,想出一些好點子,要在寶寶不經(jīng)意的情況下把小熊洗干凈。
轉移注意力
想讓寶寶逐漸遠離依戀物,可以嘗試轉移注意力的方法。當然,一定要循序漸進,不能一下子就將依戀物拿走。比如要去戶外玩游戲了,可以和寶寶商量將小熊放在一邊,然后去玩球,緊接著,再吸引寶寶到遠一點兒的地方扔球玩。這樣,可以使寶寶帶著愉快的心情離開依戀物。不需要提醒寶寶小熊在哪里,但如果寶寶自己想起了小熊,那就馬上讓寶寶回去找,不用強迫寶寶繼續(xù)玩。因為如果有了一次不信任的經(jīng)歷,再轉移就會更困難了。
多創(chuàng)造交往的機會
寶寶需要依戀物,大多是因為他感到恐懼、害怕,為寶寶創(chuàng)造一個安全的、有條理的、溫暖的生活環(huán)境比什么都重要。多花一點時間陪寶寶玩游戲、講故事、唱歌,培養(yǎng)寶寶多方面的興趣愛好,讓寶寶體會到父母的愛和關懷。平時,多帶寶寶創(chuàng)造一些交朋友的機會,鼓勵寶寶參加小朋友之間的游戲活動。當寶寶有了更安全、更健康、更有趣的事情可做時,依戀物自然就慢慢退場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