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其實,老人的要求并不高,想法也很簡單。如果我們能傾聽到他們的心聲,能更多地站在他們的角度給予理解,就不會再使他們為難。別忘了,無論他們管與不管,養孩子都是我們自己的事!
家有兒女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事。但到了老年,這可能又會成為一件世界上最為難的事——兒子有孩子,女兒也有孩子,幫誰管,不管誰呢?
我們找到了4位做法不同又都同時是家有兒女的老人,來分享他們的內心秘密。
1幫女兒看
?。谑觯宏惏⒁?,52歲)
女兒比她哥哥先要孩子,一開始就是我幫著帶,這也沒什么可說的。女兒的工作比較忙,經常出差,請保姆她不放心,還是覺得交給自己的媽媽更好,對孩子也好。這點我也同意,為了孩子嘛,累就累點兒吧,好在我身體還不錯。
外孫女2歲時,兒子也有孩子了。我內心特別矛盾,覺得作為奶奶應該幫他們看,可一是外孫女已經離不開我了,二是我覺得這幾年身體也大不如從前,要是真從月子里再帶大一個孩子,力不從心?。∷晕腋鷥鹤雍煤谜劻苏?,讓他們自己想辦法。兒子和妹妹從小感情就好,表示理解,而且他掙得比較多,就干脆讓媳婦全職在家帶孩子了。雖然兒媳婦多有抱怨,但也就這樣了。
內心秘密
其實,還有一個說不出口的原因,那就是女兒畢竟是自己的孩子,無論是生活習慣還是交流方式,都比較熟悉。我做的飯她愛吃,我說的話她也不會多想,因為孩子的教育問題,她跟我爭辯幾句,甚至嚷幾句,我也不當回事。要是幫兒媳婦帶孩子,說話、做事可就不能這么隨意了,這也是我最大的心理壓力。
我認真地權衡過了,就算我豁出自己的身體不管,真去幫兒子看孩子了,稍微錯一點也得落兒媳婦的埋怨,可能還得讓兒子夾在中間難受。婆婆和兒媳婦好像很難有處得特別好的吧?!反正都是被埋怨,這樣至少我還不受累。
2幫兒子看
?。谑觯盒涟⒁蹋?7歲)
兒媳婦休完產假上班后,請了保姆??礃幼樱麄儺敃r沒想讓我幫著帶孩子。但是過了不到半年,換了3個保姆,又趕上了春節,兒子就來搬“救兵”了。兒子說得也挺好聽,說比較、商量了半天,都覺得還是請奶奶去看踏實、放心。還說我要是覺得累的話,就再請個保姆來幫我。
就這么著,我就“上套”了,一直“套”到孫子4歲。女兒生孩子時,我只有在她坐月子的時候過去幫過幾天忙,基本沒管。所以我看孫子,女兒心理不是很平衡,經常酸溜溜地說話。我跟她說,她有醫生公公、婆婆幫著照顧孩子,難道不比我這個家庭婦女強嗎?弟弟是沒辦法才找我的。這么一說,女兒倒也心理平衡了點兒。
內心秘密
能夠堅持下來,我覺得是因為兒媳婦做得不錯??赡苁菗Q保姆讓她對這條路徹底絕望了,而且她老家又在外地,爸爸媽媽都離得遠幫不上忙,讓她想得很明白,唯一能指望的也就只有我了,所以對我挺好。3年多里,我們從來沒紅過臉,她一直對我客客氣氣的,有時孫子跟我發脾氣,她還要罵孩子。周末或節假日,她幾乎不讓我再管孩子,都是自己帶孩子出去玩,讓我在家好好休息,或者給我買好戲票、電影票什么的,讓我出去散散心。平時總想著給我帶點兒愛吃的東西,逢年過節給我買新衣服。
我也看得出來,有時候一些事她也會不高興或者有意見,這時候我就退一步,或者問問兒子該怎么辦。其實,生活里難免有摩擦,和誰一起生活都一樣。還是那句老話,退一步海闊天空唄!
3誰都不管(口述:顧阿姨,58歲)
我和老伴兒年輕時因為工作的關系,兩地分居多年,孩子們都是我自己一個人帶大的,真是吃盡了苦頭,煩死了!所以當時他們一開始考慮結婚我就宣布:將來誰的孩子我也不管!孩子們都表示理解,所以有了孩子都是他們自己克服困難,我反正是眼不見為凈。我和老伴兒在海南買了套房,每年有小半年住在那邊。再有精力的話就去旅游,總算把我上輩子受的罪補回來點兒了。我倆的生活很有規律,早起早睡,膳食簡單。老伴兒是軍人出身,更是簡樸得不行。所以有時候兒女們帶著孩子回來,我倆都不太適應。其實我們看著孫子們也挺可愛,但是從小沒管,還真是不知道該怎么管。
內心秘密
我也知道女婿、兒媳婦有時在背后說我是個自私的老太婆。不過我真的是管孩子管煩了,沒什么耐心。老伴兒就更是不會跟孩子玩了,他只會管兵,我看外孫和孫女都有點兒怕他呢!與其這樣,真不如不管。
再說,我一直覺得,只要我們倆把自己的身體管好了,就是給他們省心了。至于子女的嘮叨,我也想得很開:沒有法律規定老人要幫著帶孫輩,我們這么做沒什么不對。想想我們自己,也是克服了很多困難,獨自把孩子帶大的?,F在帶孩子的條件又比我們那時好了那么多,更應該沒什么問題。
4都搭把手(口述:鄭阿姨,67歲)
我和老伴都是看孩子的“萬金油”,哪里有困難我們就上哪里,平時都在家養精蓄銳。每年兒子的丈母娘都要回幾趟老家,我們就趕到兒子家幫著帶一陣孫子;女兒每年都安排婆婆出去旅游幾次,我們也趕緊去“救場”。
我們挺享受這種生活節奏,要是一直讓我們看孩子,我們還真受不了,太緊張。而這樣時不時地去跟孫子和外孫女親熱一陣兒,也省得他們跟我們生疏了,挺好。
內心秘密
每次我們不論去兒子家還是去閨女家,都使勁跟他們說要對一直幫著帶孩子的奶奶、姥姥多孝順,少挑刺兒,因為她們真的是非常不容易,反正我們是做不到。所以我對閨女每年安排婆婆、公公出去旅游從不嫉妒或者說怪話,特別支持她這么做。平時,我也總是充當和事老,要是閨女跟婆婆慪氣回來跟我說的話,我肯定第二天趕緊去或者打電話跟親家賠不是;兒子要是往家拿東西,我都得趕緊問問丈母娘家是不是也有一份兒。這么一來,兩邊的老人對我們也都是尊敬有加,大家處得不錯。
我有心臟病,做過大手術,老伴兒的腿腳不太好。所以我們有自知之明,知道不能每天幫到孩子們,那樣的話我們自己就先趴下了,還得讓他們伺候我們。但是我們能做到的就是誰需要幫誰一把,這不是公平不公平的問題,這也就是我們盡力能做到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