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終于上完了自己多日來所“擔憂”的電教公開課,感想頗多,及時記下以便隨時有所思!
在上課前,我就做好上一節“失敗”課的打算。我也聽了很多的電教課、觀摩課以及示范課,非常“耐看”。課堂氛圍非常熱鬧,教師的教學技巧發揮得淋漓盡致,學生參與的欲望非常強,師生互動非常成功。由于自己本身素質所限制,想上一節成功的示范課實屬不可能。那么,我就上一節“失敗”的課吧!讓同仁們從中得以教訓、反思,也不失是一種“價值”!人就是要有一種挑戰的精神。
一、選課型
我將課型最終定在閱讀課——Reading部分。這部分內容相對而言具有容量大、難以銜接、枯燥乏味等特點,一般很少有人愿意將它定為示范課。示范課多數是Section A的第一部分。因為Section A的知識點可塑性大——操練、游戲、聽力等教學設計比較豐富,容量不是很大。
二、教學過程
由于需要完成的內容較多(很想一節課完成,但最終在一節課中還是沒有完成),我對教材內容進行了整合,理清教學思路,力爭合理化教學設計:1.師生間的問候,組織教學;2.由學生問沒問候前來聽課的教師導出“etiquette”一詞,列舉相關的實例,解釋“etiquette”,完成Section1;3.圖片展示,同學在公共汽車上找到一些不禮貌的現象,提出自己的忠告(3b);4.由于將要學習一篇有關“etiquette”的短文,為了便于閱讀,介紹閱讀技巧“topic sentences”;5.快速閱讀(泛讀)完成3a;6.精讀短文,講解課文的知識點,完成Section2;7.操練,復習鞏固所學習的課文內容;8.板書,鞏固復習知識點;9.布置作業Section4。
三、課堂回顧
有學生沒有問候前來聽課的教師,設問應不應該問候前來聽課的教師,尊重教師及他人。以圖片形式展現一些不禮貌的行為,以此導出“etiquette”一詞,并以閱讀文中的內容講解“etiquette”一詞,由此達到分解閱讀的容量和降低閱讀難度的目的。利用泛讀將閱讀部分四個自然段的中心,以3a完成總結。以精讀方式分段落講解知識點,以找每一自然段“topic sentences”的方式對閱讀理解技巧予以運用鞏固。以兩人、小組等形式的練習達到對課文內容的鞏固效果。最后以板書形式再現知識點、字詞組等,予以鞏固并布置了作業。這一過程基本與課堂設計相吻合,也有些是臨時發揮的。
四、教學反思
這雖然只是一節學校教研組內部的電教公開課,但是給我的反思卻很多。1.教學中的指令、組織語言的不規范;2.未能將教授內容提升;3.課件設計存在欠缺;4.未能充分地站在學生角度,如沒有必要的板書;5.緊張,其實就是自信心不足。確切的說是自己對自我能力的懷疑,造成語速的過快等等。6.臨時發揮,體現教學機智,同時暴露一些低級的錯誤如in the eastern等。7.一個人也應該勇于將自己的不足展現出來。
(作者單位 安徽省黃山市祁門第二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