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數學教學過程中,我們常常遇到“不喜歡數學”“恨煞數學”的學生,從而出現數學成績差的所謂的落后生。究其原因,往往不是他們智力低下,而是由于缺乏自信造成成績不理想的結果。學生一旦失去學習數學的信心,就會失去學習數學的興趣和動力,成績較差的局面就難以改變。這對大面積提高教學質量,真正進行素質教育是不利的。為此,在數學教學過程中應培養落后生的自信。
在數學教學過程中如何培養落后生的自信呢?
一、老師的愛心,是培養落后生自信的前提條件
在教學中教師要用愛溫暖他們的心,用情去架設師生的心靈之橋。無論是課堂上還是課堂外,教師對落后生的點滴成績和閃光點要進行及時的表揚和鼓勵,對他們的錯誤表現或不足處不能諷刺、挖苦,而應用關切的目光,溫和的語調對待他們。能夠正確指出其錯誤的原因和改正的方法,并給他們改正的充裕時間,不能急于求成。這樣能使落后生感受到自己雖然成績較差,但老師并沒在“嫌棄”他,老師還在熱心地幫助他,從而獲得自尊。為了報答老師的恩情,變“要我學好”為“我要學好”,樹立起對學習的自信。
二、進行因材施教,是培養落后生自信最有效的方法之一
雖然都是數學成績差,學習信心不足,但造成的原因各不相同。因而,我們要對每一個落后生進行認真“診斷”,然后進行相應的施教方案,以培養他們的自信。
例如對于那些看似學習信心十足,實則內心空虛、學習效率事倍功半的落后生,要指導他們的學習方法;對那些沒有遠大的目標,意志不堅定,每天混時間的落后生要幫助他們樹立起能夠盡快實現的學習目標,培養他們的意志品質。無論何種落后生,在其轉化成績的過程中,教師都應從簡單的、特殊的問題入手,在學生原有知識水平的基礎上進行組織教學和個別輔導,充分體現降低起點,查缺補漏,循序漸進的教學指導思想,使每一個落后生在學習中都能摘到“桃子”,都在原有的基礎上、思維上有所發展,知識有所增加。只有這樣,落后生才能體驗到“我會學習”了,樹立起對學習的自信。
三、創造成功體驗,是培養落后生自信的源泉
對他們要低起點、嚴要求,創造條件使他們成功,抓住他們的閃光點,多表揚,多鼓勵使他們不掉隊,提高他們學習的積極性,從而增強他們的自信心。因為他們在學習中“失敗”的太多,“成功”的太少,對自己的學習能力產生懷疑態度。我們要有意識地創造條件使后進生在學習活動中獲得經驗,因為自信來自成功體驗。譬如:課堂提問讓后進生回答一些簡單的,力所能及的問題,無論回答的正確與否都要給予表揚激勵。再如:課堂練習或書面作業要低標準嚴要求,對出現的不足之處要給予必要的指導,同時對正確的解法給予恰當的鼓勵,使他們在學數學的過程中,看到自己的進步或成功,樹立起“我能學會”的自信。
總之,數學教學中轉化落后生的成績,培養他們的學習自信是我們數學教師一項艱巨的、光榮的任務。這一任務的完成需要社會、家庭、學校等各方面的大力支持。無論是目前還是以后,一個學生的自信對其一生都是有益的,因為自信是一個人持續向前發展的潛在動力。自信是事業成功的一半。希望我們廣大的中學數學教師在進行素質教育的今天,不要忽視培養落后生的自信。
(作者單位 河南省濮陽市油田第一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