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紀是知識經濟時代,創新已成為一個民族興衰存亡的關鍵。隨著新一輪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實驗的全面展開,培養學生的創造意識和社會實踐能力已成為素質教育的核心。傳統的思想政治課教學正面臨著一場前所未有的革命,如何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是擺在每一位思想政治課教師眼前的頭等大事。下面就思想政治課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談談自己的認識。
一、創設能激發興趣,啟發思維的情境
興趣是構成學習心理的動力系統中最活躍的因素。思維是能力的核心,啟發思維是政治教學中培養能力、發展智力,進而提高學生素質關鍵的一步。因此在政治課中創設問題情境,能使學生認知的動力系統和智力系統處于興奮狀態,使學生的認識活動和意向活動全身心參與其中,在創設新環境中,能產生碰撞,開拓思路,這有利于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在政治課教學中,創設情境主要通過設疑。設疑能使學生從原有認知結構中產生矛盾,激發思維的欲望,這不僅能使學生在興趣和成功的喜悅中較好地掌握新知識,還能從中發展思維,培養創新能力,逐步形成良好的學習方法。
二、巧設疑問、鼓勵參與,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
哲學家波普爾認為:“正是問題激發我們去學習,去發展知識,去觀察,去實踐。”教學過程是一個設疑、質疑、解疑的過程。教師在課前要認真研究教材,精心設計問題,才能在課堂上提出學生感興趣的問題來,所提問題應與生活實踐相聯系,令人深思,給人啟迪,能調動學生參與的積極性,要有思考價值。這樣,才能激發學生的創造性思維。教師在教學中要巧妙設計疑問,讓學生討論,激勵學生質疑,積極引導學生去探索學習。教師也要積極參與到討論中去,以指導者、組織者、參與者、研究者的角色進行教學活動,引導學生大膽探索,各抒己見,暢所欲言。在討論過程中,教師還要善于捕捉學生創造的火花,及時鼓勵,及時引導。
三、改變學習方式,鼓勵學生的求異思維,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
新課程改革,要求注重培養學生的批評意識和懷疑意識,鼓勵學生對書本的質疑和對教師的超越,贊賞學生獨特化與個性化的理解和表達。這就要求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對學生的好奇和求異加以引導和鼓勵。沒有求異就沒有創造,求異往往成為創造的開始。所以在教學中教師要鼓勵學生的求異,讓學生知道沒有絕對的真理,不要盲目崇拜什么專家,要敢于對權威、理論、教材、教師、學校提出質疑,鼓勵學生大膽發表自己的見解,提出自己的設想,引導學生去探索、去質疑、去創新,從而培養他們的創新能力。
四、充分運用現代科技手段,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
隨著現代科學技術的發展,打破了“一支粉筆、一張嘴”的傳統教學格局,將現代化教學手段,如錄音、投影、電視、錄像等引入課堂。這些現代化教學手段,具有直觀、生動、情境性強等特點,能將形象思維和抽象思維有機結合起來,增強了教學的吸引力、感染力和說服力,能使抽象的道理形象化,創設讓學生思維層層展開、步步深入的教學情境,有助于學生分析能力、綜合能力的提高。
作為一名思想政治課教師,要以全面提高學生的能力為根本目的,以尊重學生主體和主動精神,注重開發人的智慧潛能和形成人的健全個性為根本特征,努力追求創新能力的培養,以適應知識經濟和社會經濟發展的需要。
(作者單位 河南省濮陽縣城關鎮第三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