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信息技術與小學數學學習密不可分
在《全日制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中“關于現代信息技術在數學教育中的作用”一部分里指出:(1)重視現代信息技術對人的觀念的影響。(2)現代信息技術要致力于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也就是說,學生數學方面“終生學習的愿望和能力”最根本的基石就是現代信息技術與新的數學課程改革理念的融合。現代信息技術本身雖不是新一輪數學課程改革的直接動因,但卻是這場改革不可或缺的重要條件?,F代信息技術為數學課程改革的理想提供了切實可行的方案、技術、方法和工具,是營造新的數學學習環境、實現數學課程改革理念的一個重要保障?!度罩屏x務教育教學課程標準》指出,現代信息技術要“致力于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使學生樂意并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現實的、探索性的數學活動中去。”
由此可以看出,信息技術與小學數學學習密不可分,是新時期數學教學方式的創新點。如:在教學“加法的初步認識”時,通過學生做游戲和小貓玩球兩幅動畫來體現。畫面上有兩個朋友,又跑來一個小朋友;有一只小貓,又跑來兩只小貓,使學生知道把兩個數合在一起用加法算,了解加法的意義;對于減法,通過動畫顯示氣球飛起,小雞飛走,還可利用將減去的部分慢慢移走,然后逐漸隱去消失等形象的展示,從而很好地說明從一個數里去掉一部分,求剩下多少,用減法算。學生接受了信息以后,在教師的指導下,利用教師提供的資料進行個別化和協作式相結合的自主學習,并利用信息技術完成任務。最后,師生一起進行學習評價、反饋。
二、利用信息技術,使學生的學習內容更加豐富多彩
利用信息技術融合到小學數學課程教學中來,充分利用各種信息資源,使學生的學習內容更加豐富多彩,更具有時代氣息、更貼近生活,使學生的學習興趣更加濃厚;同時也可使教師拓寬知識面,改變傳統的學科教學內容,使教材“活”起來。
在實際上,學生的水平不整齊是絕對的,有成績好些的,必然有成績差些的。對數學課,學生程度不整齊是很難辦的,你要照顧差的,就只能讓好的等一等,反之只有犧牲大多數培養尖子。許多學生的數學學習是一步跟不上就步步跟不上,有的在小學掉隊,有的在初中,有的說不上。因為面向全體的教學無形中要照顧整體,而教學的“一刀切”就滿足不了每一個學習者的要求。要因材施教必須要有教學的個別化,數學教學除了集中還需要有分散,需要有針對個體或小組的學習環境。
現代信息技術將成為數學課程的資源,充分發揮信息技術的特點和優勢,為學生的學習和發展提供豐富多彩的教育環境和有利的學習工具,豐富了學生數學探索的視野,為一些有需要的學生提供個體學習的機會。
三、信息技術有利于提高學生學習的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提高學生學習的興趣,是提高學生學習成效的最佳途徑。根據小學生的年齡、生理心理特征,游戲是小學生最喜愛的事。利用信息技術的模擬功能和交互功能,將教學內容以游戲的方式呈現出來,以游戲的形式組織課堂教學,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如在四年級《小數點位置的變化引起小數大小的變化》一課的教學中,由于教學內容比較枯燥,不易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我們將該課設計為游戲課,用游戲將教學內容貫穿起來,通過“調皮的小數點”的一個個故事,讓學生在動手操作的游戲過程中由淺入深、循序漸進、逐步深入,輕松愉快地學到知識、潛移默化地掌握知識,輕松有效地完成學習目的。
四、利用信息技術,使數學教學生活化
運用信息技術出現的虛擬生活情境,讓學生在這種情境中學習,學生很容易與自己的生活實踐或個體經驗、感受聯系起來,在“活”的環境中輕松掌握知識。如在一年級《認識圖形和物體》內容的教學中,利用計算機模擬出幾種家庭環境,讓學生分別到別人家“做客”,在討論、對答和計算機的問題提示中有目的地思考和學習,不知不覺中學生已掌握了很多物體的名稱、結構及組成它們的圖形名稱,效果大大優于傳統的講授式教學。又如在二年級“找規律”內容教學中,以往常常不易讓學生想到有規律的事物,而通過信息技術“虛擬現實”功能,將學生帶入“街道”,學生在一路“旅游”的過程中自主地發現、找到有規律的事物,同時也深刻地認識到:規律就在我們身邊,只要多留心、細觀察,就能發現知識。
俗話說:巧婦難為無米之炊。沒有資料、素材,縱有再高的教學水平也無法真正上好一節課。因此,備課環節對于整個教學環節尤其重要。信息技術的融入改變了傳統意義上只局限于文字資料的備課形式,而是將備課領域拓展到圖、文、聲并茂,甚至有活動影像等多種形式,同時也為教師搜集各方面材料提供了多種渠道。
總而言之,信息技術與小學數學課程的有機結合,是創設有效的數學教學和學習環境、實現數學教學目標的有效方式。信息技術與小學數學學科的整合有多種途徑和方法,其效果是傳統教育技術難以比擬的。
?。ㄗ髡邌挝?河北省豐寧縣王營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