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所謂網絡教學,是指以計算機網絡為依托,以互聯網為教學傳輸系統,不受固定時間、地點授課的限制,為學習者進行教學內容傳播,利用網絡的特征和資源創造一種新的學習環境,以便更有效地實現教育目標的學習活動。
關鍵詞:田徑教學;網絡教學;網絡環境;運用
一、田徑教學的現狀及傳統田徑教學的弊端
1.目前我國田徑教學的現狀
改革開放以來,學校的田徑教學也得到迅速的發展,留日博士毛振明認為:“使學生根據自己的水平和能力進行運動自主的學習,充分理解運動和自己的關系,充分理解運動中內在的本質,體驗體育的樂趣,從而熱愛運動,養成習慣以致終身。”隨著這些體育思想的進入,各地各學校的體育教育知指導思想發生了相應的變化,于是在學校田徑教學中,進行各自為政的田徑教學改革,有的學校選擇了以快樂思想為依據的選項教學,有的還在進行著傳統模式的教學。2001年《中國學校體育》第6期記載:我國城鄉7~12歲男女學生的體能素質,包括速度、力量、耐力、柔韌性等,比1995年全面下降,尤其是反映耐力素質的50 m×8往返跑、1000 m、800 m跑下降的幅度更大。例如7~12歲小學生男生女生50 m×8往返跑,平均下降6.2 s與7.0 s;13~18歲中學男女生的1000 m跑與800 m跑,平均分別下降9.6 s與12.6 s;而19~22歲大學男女生下降幅度更大,分別下降20.0 s與15.1 s。這些數據令人驚訝,這樣的田徑教學還算是成功的嗎?原因是學生都認為田徑的運動量太大、太枯燥,不愿意參加,而自覺參加田徑訓練的更是微乎其微。從而導致目前田徑教學大不如以前,可以說已經下降到最低點,如此下去田徑教學將進入倒退階段,也將導致大學生的身體素質、健康狀況的下降。
2.傳統田徑教學7dOSYI12EIKmSACMbOJfvdVZYEu88kWRkrEA/f+/wJI=的弊端
(1)教師的特長和喜好影響對教材的選擇
傳統的田徑教學,是以教師的教為主,而學生的學為輔,換句話說就是教師講解示范,學生跟著練習,這就要求教師要有很高的技術水平和示范能力,否則很難把示范動作做得規范,就會直接影響學生的學習效果。
(2)教師的年齡和性別影響對教材的選擇
教師隨著年齡的增長,完成動作能力一定會下降。另外,男女教師的區別也影響對教材選擇的不同。這樣造成項目教法選擇上的單一化、簡單化。
3.動作技術難示范影響教學進程
學生很難把瞬間完成的動作看清楚,也就很難快速建立一個完整的技術表象,教師放慢速度又影響動作的完整性及效果。
二、網絡教學的優勢及與田徑教學的切入點
1.網絡教學的概念及優勢
所謂網絡教學,是指以計算機網絡為依托,以互聯網為教學傳輸系統,不受固定時間、地點授課的限制,為學習者進行教學內容傳播,利用網絡的特征和資源創造一種新的學習環境,以便更有效地實現教育目標的學習活動。
2.網絡教學與田徑教學的切入點
在學習環境上,從傳統的教室轉到了電腦網絡教室,使學生人手一臺利用寬帶上網的電腦,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觀念開始發生了變化。
學習方式上,在脫離教材的前提下,以一個明確的學習任務啟發和帶動學生進行基于網絡環境下的自主學習和合作學習。在學習中學生作為自主學習和合作學習的主體,在一定的任務下,運用信息技術教育所提供的獲取信息、傳輸信息、處理信息和運用信息的能力。
三、網絡教學在田徑教學中的共同點及運用
1.多樣教學手段與豐富的教學資源
傳統的田徑教學主要以語言授課、動作示范、幻燈、錄像為教學手段。而在網上,網絡把它們結合在一起,學習者接受的是多媒體教學,大量的文字、優秀運動員的技術動作圖片和視頻、Flash動畫以及音響可以綜合起來運用到教學當中。學生可以通過網絡觀看世界上最優秀運動員的動作示范,對動作可以多角度、慢速、反復地進行觀看,從一開始就形成正確的動作表象。而學生則可以在學習中得到更多的名師指點。
2.知識更新與教學反饋及時
當今社會,知識的更新率高,在傳統教學中,許多教師的教案十幾年不變,許多早已落后的知識卻依然向學生灌輸著。特別是隨著現在田徑競技規則的更新,有些教師自己都不知道,又如何能教好學生呢?對于當前最新、最先進的教學方法和手段,更是難以運用。
3.教學的互動性與學習的協作性
多媒體網絡教學的一大特點是一種注重雙向交流的互動式教學方法。在多媒體網絡教學方式下,一方面學習者能在學習過程中及時發現自己的進步和不足,主動向教師請求調整自己的學習安排以適應教學要求,另一方面教師也能通過對學生的學習進行了解,根據實際學習情況調整學生的教學安排。通過教師與學生的及時交流,保證了學生的學習質量和效率。同時學生還可以通過網絡與其他學生就相同技術動作進行討論,在討論中獲得啟發。
4.以較為經濟的方式得到最好的健身指導
對于那些喜歡某項健身運動的學習者來說,可以通過網絡來得到最好的老師的健身指導,自行上網及時地查詢所需的健身方法和解決疑難問題。
參考文獻:
[1]孫慶杰.高等學校教材田徑.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傅榮校,楊福康.網絡傳播與教育.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
[3]熊斗寅.網絡時代與體育.體育與科學.
(作者單位 河南省鶴壁市淇濱區第一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