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時代,楚莊王制定了一部《茅門法》,其中有這樣一條法令,大臣、貴族、公子進入朝廷,有敢于讓馬踩到朝廷屋檐下土地的,執法的廷理就得砍掉車轅,處死馬車夫。
一天,太子入朝,駕車的馬踩到了屋檐下,根據《茅門法》,廷理砍掉了太子馬車的車轅,處死了馬車夫。太子大怒,氣沖沖跑到楚莊王那里告御狀:“父王,廷理竟然因為區區小事,砍掉了我馬車上的車轅,殺了我的車夫,這不僅是對我的侮辱,也是對父王您的不尊重,請求父王把他殺了。”楚莊公就是《史記》中記載的那個“三年不飛,飛將沖天;三年不鳴,鳴將驚人”,問鼎周室的改革者,面對太子的告狀,他鄭重地告誡說:“法令,是讓宗廟、朝廷和社稷變得神圣不可侵犯的手段,使法令得到執行和尊重的廷理是好樣的,根據法令辦事,是對我們江山和社稷負責任的表現,怎么可以殺他呢!如果法令只是一紙空文,朝廷和社稷也就危險了,以后我還將什么傳給你們呢。”
從楚莊王教子遵紀守法的史實可以看出,春秋時各國不僅重視立法,而且重視法律的尊嚴,法令必須遵守,不管是誰,違法就得受到懲處,“王子犯法與庶民同罪”,此之謂也。
以古鑒今,二千多年之后的2010年10月16日晚,河北大學工商學院校園里一輛黑色轎車連撞大一新生陳曉鳳、張晶晶,17日下午,陳曉鳳因搶救無效死亡。肇事者李啟銘又名李一帆,撞人后不僅連車都不停,居然若無其事地去宿舍樓接他的女朋友,遭到阻攔后還口出狂言:“我爸是李剛。”李剛何許人也,保定市公安局北市區主管刑偵的副局長也。這位“官二代”的李衙內居然炫耀“我爸是李剛”,言下之意,老爸是公安局局長,你們管不著我,我就可以橫行霸道無法無天,這不僅表現了李剛的教子無方,而且表現了當下我們社會權利的失衡,跟楚莊王教子遵紀守法,真有天地之差。
作為現代社會,權力的來源是人民,“權為民所用,情為民所系,利為民所謀”是我們中國共產黨的宣言,我們革命的目的就是要打倒壓迫和剝削,打倒特權,特權幽靈的出現和復生豈不令人深思。難怪網民“自鳴鐘”說:李剛兒子的一句話激發了中國人隱忍在心中的痛。貓撲網發起“我爸是李剛”賽詩造句大賽,參與者以“萬”計:“考試不及格,我爸是李剛;工作沒著落,我爸是李剛;出門闖大禍,我爸是李剛……”這些“惡搞”似嬉實悲,網民以插科打諢,打擦邊球的方式圍觀,以一種娛樂大眾的心態表達了對個人權利得不到保障的極度關注。
《論語·鄉黨》記載:“廄焚,子退朝,日‘傷人乎’?不問馬”。說的是孔子家馬棚著火了,孔子退朝回來,只問“傷到人沒有,”沒有一句話涉及到馬,這表現了孔子仁者愛人,以人為本的人本主義思想:而李衙內撞到人之后居然不管不顧,李衙內的表現,我們看不到一點正常人所應該具有的最起碼的人性,與孔子比較,又是一個天地之差。
美國社會有旬廣為流行的話語:who’syourdaddy?意為誰是你爸爸,言下有一種居高臨下的心態,與“我爸是李剛”有異曲同工之妙。
讀明朝萬歷年問呂坤寫的《呻吟語》:“有過是一過:不肯認過又是一過;一認則兩過都無,一不認則兩過不免。”道理說得何等簡單明了,辦法和結論都告訴我們了,而“我爸是李剛”則顯示了李衙內的過上加過。
編輯 林青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