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有野豬!對很多大陸同胞來說,簡直不可思議。地少人稠、高樓入云的香港,怎麼會有野豬呢?
香港確實有野豬,不但有野豬,而且野豬多到令人吃驚的地步,由於野豬經常出現在郊野威脅住在郊野的居民,使得香港政府不得不組織民間狩獵隊,專門射殺野豬。
香港之所以有野豬,并不是香港的民間狩獵隊射殺的功力不夠,也不是他們不努力。而是他們不能亂獵殺,只能按照政府規定的去獵殺。說明白一點,香港的所謂野豬獵殺隊,并不是真正意義上的把野豬「趕盡殺絕」,而是要教訓野豬不要亂來,只能乖乖地守在自己領地,不可逾越居民生活范圍。
香港不僅僅只有野豬,香港還有保持良好的濕地和稀奇的各種鳥類。香港還有很多郊野公園,有很多供人欣賞的大自然原生態環境......
如此等等,一方面得益於香港有嚴格的環保政策,另一方面得益於香港有眾多環保意識極強的社會義工,最主要的,是香港有一套完整的都市開發建設規劃。
記得曾經有人說過,香港地鐵為何只通到上環?為何不繼續往西環和屈地街延伸?有人說那是港英政府的政治謀略,因為西環以中資企業為主,中環、金鐘、尖沙咀等地多為英國企業,為了保障英資企業利益,港英政府就故意不往西環建地鐵。不在西環建地鐵,西環的房價就升不起來,中資企業獲利就受影響。乍聽之下,似乎很有一些道理,更符合「陰謀論」論斷。若仔細想想,就未必能成立。因為香港是個自由社會,在哪買地建樓、在哪選擇辦公室,完全是企業自己的事,只要企業有實力,有需要,任何企業都可以選擇在中環、金鐘、尖沙咀買地建樓,更可以在這些地段租賃或購買辦公場所,不會受到任何限制。
香港城市建設系統而完整
不管是香港野豬,還是香港地鐵只通到上環,其實都屬於香港都市規劃的一部分。眾所周知,香港是個樓宇高度密集的城市,無論是樓房高度,還是樓房密度,在全世界都名列前茅。問題不在於香港建多少高樓,在於香港有系統的城市規劃。試想,如果香港沒有一整套都市發展建設規劃,若打著城市開發旗號任意建設,恐怕早已遍地是樓宇了,哪還有今天「任由野豬跑的地方。」
相較於香港的都市建設規劃和環保政策執行的力度,大陸和臺灣都有很大檢討空間。臺灣近年來的土石流頻發現象,就是亂墾亂伐導致的後果。大陸遍地是工地的場景,帶來的後遺癥正在慢慢浮現。至少很難聽到臺灣高山上有什麼野豬,也很難聽到大陸有多少保持完好的自然環境,與香港一河之隔深圳,連水庫邊都被批準用於建設別墅,更遑論城市建設中「一個官員一個做法」的隨意性了。
香港有野豬這個案例對大陸和臺灣都應該具有啟發性,臺灣近年來的環保意識開始增強,但是受政治因素左右太多,多項大型生產專案,都因為政治人物介入,打著環保旗號而夭折掉。大陸的環保意識雖然有點後知後覺,但是在大自然的不斷報復下,蘇醒的人越來越多。無論是土地資源有限的臺灣,還是看似土地充足的大陸,環保問題都越來越突出,特別是大陸,遍地是工地現象表面上看是一片欣欣向榮,暗中卻埋下無數定時炸彈,「不是不爆,時機沒到;時機一到,一定會爆。」盡管「香港有野豬」是兩岸主政者學習的榜樣,最值得兩岸主政者學習的,是香港的城市規劃和有節制的建設速度。臺灣喜歡念叨「未來」,大陸善於「高瞻遠矚」,唯獨在野豬這件事上,應該好好學習香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