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聯保」推進受限
大陸銀行雖然覺得有實力、有品牌的臺企融資專案確實是塊香餑餑,但礙於資金風險控制的「跨岸操作」可能存在事務執行的繁瑣性與法律上的障礙,雖然提出了「兩岸聯保」的思路,但操作上仍裹足不前,打聽到我所以承辦兩岸法律事務見長,有些大陸銀行曾向我所律師諮詢兩岸相關法律規定與實務操作,并請我所進行可行性論證。
目前一些大陸銀行向臺商投資企業或涉臺企業發放貸款急需了解的是,構成貸款手續中該企業貸款融資相關事項的董事會決議或者臺灣投資者股東會、董事會決議的真實性如何證明,這問題可以通過臺灣民間公證人公證,律師見證的方式來解決。
大陸銀行可針對股東會、董事會決議內容的重要性,選擇是臺灣民間公證人公證還是由律師現場見證。臺灣民間公證人公證屬「事後公證」,臺灣企業的股東會,董事會形成決議後,臺灣企業的受托代理人憑決議文件正本,在民間公證機構公證所提供文書。一般情況下,該文書相關人等的簽名偽造的可能性小,因為在臺灣偽造文書(無論是何目的)更易被追究刑事責任。若重大事項,可由銀行決定是否由臺灣律師對整個股東會、董事會會務流程進行見證,并將見證下的決議,在民間公證機構進行公證。這些法律文件須經過民間公證人-海基-海協-大陸目的地公證處的流轉程式才能完成整套公證認證手續。
但對於陸資銀行目前僅限於上述事務操作,我們感覺很是遺憾。在控制風險,兩岸聯保與跨岸控制追索呆壞賬方面,陸資銀行還可以把步伐跨得更大更快些。
實務操作 探索可行
為降低資金風險,可擴大擔保品種與擔保范圍,并委托大陸承辦兩岸事務的律師事務所聯合臺灣合作律師事務所進行操作,可操作范圍包括:大陸臺商在臺母公司、臺胞借款人及臺籍保證人等身份真實性的核實并出具律師見證、律師意見及證明文件;臺籍保證人、臺籍抵押人資產調查,抵押物產權調查,抵押物價值核查鑒定并出具律師見證、律師意見及證明文件;援用臺灣「公證之債務契約」可直接進入執行快速通道的制度,請求法院或所屬的公證人辦理臺籍保證人連帶責任承諾并公證債務契約事宜;辦理在臺抵押物抵押人承諾及相關抵押物登記備案手續;不良債權的在臺催收、讓與與經準委任進入在臺申請認可判決、另提訴訟確保債權及申請強制執行等手續。
如果能夠順利地辦理上述事項,那麼大陸銀行向大陸臺企放貸所設定的擔保將不限於大陸的擔保人、大陸的抵押物,擔保人可拓展到臺灣個人與企業,抵押物也可拓展到附著在臺灣境內的財產。但這里面還是存在一定的法律障礙與可操作性再論證的必須性。
大陸銀行一般比較相信抵押物,但是以大陸銀行作為抵押權人,在臺辦理財產抵押登記目前法律操作尚不可行,因為抵押登記需「持經濟部門核準設立之公司證明文件及申請書,直接向土地所在地之直轄市或縣(市)政府地政機關申請登記, 1.業務人員居住之住宅;2.從事工商業務經營之廠房、營業處所或辦公場所;3.其它因業務需要之處所而取得、設定或移轉不動產物權」,始可以成為臺灣相關抵押物抵押權登記的抵押權人,而大陸銀行顯然不具備抵押權人的資格。
大陸銀行為開展臺灣事務提供便利,可效仿泰國盤古銀行,新加坡星展銀行等在臺灣開設分行或辦事處,能更好的拓展兩岸聯保,跨岸控制追索的相關事務,但這恐怕涉及兩岸政策與銀行戰略,不是法律層面能解決的問題。簡單地說,例如由臺籍股東、其他個人、組織為大陸臺企融資債務設定抵押貸款,在目前狀況下無依法律處理抵押物的可操作性(土地房產抵押物在臺灣,大陸不能辦理抵押登記;在臺灣辦理抵押登記則大陸銀行無資格成為抵押權人),但由臺籍股東或其他個人、組織為大陸臺企融資提供信用擔保,只要公證連帶償還責任的承諾或辦理公證債務契約即可。若將來發生呆壞賬需要向在臺保證人追索的,可經處理兩岸事務有經驗的大陸律師事務所轉委托臺灣律師處理即可。而訴訟期間,可對在臺保證人進行假扣押(訴訟保全),而臺灣有一專門機構能備份所有被查詢人名下在臺登記的資產(包括但不限於銀行、股票帳戶、房產、車輛等),客觀而言,透明度比大陸高多了,於債權人保障性也高。
另外,大陸銀行也可戰略性地與臺灣大型資產管理公司簽訂協議,指定某臺灣資產管理公司為不良債權受讓人。如大陸借款事宜一旦出現不良債權,在大陸訴諸法律處理無法全額清償的,可由該資產管理公司受讓該不良債權的余額部分,由該資產管理公司繼續法律追索。
謝宗明
上海御宗律師事務所首席顧問
現任御宗律師事務所首席顧問等職。研究兩岸經貿法律、稅務、商務考察投資,經營團隊式律師、會計師事務所;現受聘擔任大陸地區逾550家臺資企業常年法律顧問。本刊法律顧問。
史繼紅
上海御宗律師事務所主任律師
主攻方向為公司法,執業多年,曾為多家頗具影響的大中型企業的法律顧問。為企業重大投資事務、發展戰略、日常管理、智慧財產權保護構建法律框架,提供法律支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