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程千里的臺灣環島游,對于我來說,是一次觀光之旅,也是一次文化之旅……
在廈門,我曾經手握望遠鏡,默默地想過,有朝一日,能去一趟寶島臺灣。
夢想終于成真了。2010年12月6日那天,幾位好友相約成行,作了一次歷時八天,行程一千六百多公里的臺灣環島游。繞島一周的觀光線路,途經臺灣海峽、巴士林海峽、太平洋和東海四個海峽,沿著海岸,一路觀景,使我大開眼界,進一步加深了對臺灣寶島的理解和認識,也使我增添了對祖國寶島臺灣的熱愛。
寶島是太平洋、東海、臺灣海峽、巴士林海峽共同托起的一顆明珠。真是百聞不如一見,在臺灣,我走進了臺北市的101摩天大樓,樓高508米,花開富貴,節節高升的多節式的造型,為全球首創。
此次在臺灣觀光旅游,正值臺灣舉辦花卉博覽會,有幸一睹花博芳容。置身花博會,如入仙境一般,滿目繁花似錦,爭奇斗艷,聚世界珍稀花卉于一堂。
過去,我每每聽到人們稱贊臺灣日月潭的風景秀麗,今日終于揭開它神秘的面紗,一睹了日月潭那迷人的風采。日月潭面積100多平方公里,湖面周圍33公里,以那魯島為中間點,北半部形如“日輪”,南半部形如“月鉤”,呈現給世人的是一幅水的畫卷,是一個猶如日月同輝的水上奇觀,故而贏得了“日月潭”的美名。
此番千里環島游,我一路觀賞了寶島的山山水水,歷史人文,也聽到了許多動人的民間故事和神話傳說,這些故事和傳說,似乎都和中華傳統文化一脈相承,例如,在臺東縣的成功鎮,我們參觀了享譽古今的“三仙臺”。遠遠望去,那是太平洋中的三塊巨石,呈三角形矗立在海邊的不遠處。歷史上,臺東縣以至臺灣全島,民間都是把這里稱作“三仙臺”,并將那三塊巨石神話為何仙姑、鐵拐李、張果老的三仙化身,在三仙的身上,還流傳著一個膾炙人口的美麗神話,說的是,當年八仙從蓬萊仙境過海,去西天瑤池,為王母祝壽,后來,八仙奉玉帝旨意,留在天上繼續修煉,不料,其中的鐵拐李、張果老動了凡心,追求貌若天仙的何仙姑,鬧起了三角戀愛,天上的各路神仙,看在眼里,氣在心里,也不便多說,但是,這種三仙三角戀,時間一長,便越傳越廣,影響也越來越壞,終于被玉帝發覺,大發雷霆——天堂之上,仙班之中,哪能容得如此有傷風化之事,玉帝盛怒之下,將這三仙逐出天堂,貶入大海,于是三仙被貶成三塊巨石,呈三角狀,永遠留在臺東縣附近的大海中。人們出于對八仙的敬仰之情,把海中的這三塊巨石,稱之為“三仙臺”,經常來到海邊看望三仙,祭拜三仙。我曾到過山東蓬萊,尋訪過當年傳說八仙過海的地方,此次來臺灣,有幸拜訪與八仙故事有關的“三仙臺”,我深深地感受到,中華文化在海峽兩岸,就是如此的源遠流長;八仙的神話故事,在海峽兩岸,同樣地流傳著,同樣地家喻戶曉,同樣地一脈相承著。
歷時八天,行程千里的臺灣環島游,對于我來說,是一次觀光之旅,也是一次文化之旅。學生時代,我曾不止一次讀過書本上的臺灣,后來我不止一次聽聞的,是傳說中的臺灣,此次踏上寶島作環島行,用心地走讀臺灣,我由衷地體會到,寶島千里行,勝讀十年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