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丹陽市界牌囯土所以“精細化服務,精細化管理”為工作目標,堅持解放思想、改革創新,繼續開展“雙保行動”。同時努力實現全鎮國土資源可持續利用,為黨委政府提出的“全面提升,全速搶先,傾力打造社會主義新農村的鎮級市”這一奮斗目標作出了新的貢獻。主要體現在:
一、攻堅克難,保障發展盡職盡責。該所結合全市建設用地的實際需求積極向上爭取用地計劃,科學調控用地量、結構、時序和布局。全年上報新增建設用地3宗,農民建房31戶,單位登記發證6宗,單位供地2宗,單位轉讓2宗,單位名稱變更2宗,新農村土地登記發證1000多戶,積極盤活存量1宗,同時完成了“萬頃良田建設工程”試點的規劃大綱的編制。堅持節約集約用地,切實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加強閑置土地利用,積極配合市局利用科、政府,盤活了江蘇國鐵有限公司的1宗土地,使企業進行了轉型,為企業的合理發展需求提供了空間和平臺。
二、多措并舉,耕地保護力度加大。嚴格規范審查,扎實開展規劃修編和二調工作,嚴格執行用土管理制度,認真準備,精心組織,合理規劃。在二調中為界牌鎮調整建設用地達千余畝,調整了規模區面積約幾千畝、拓展區面積約幾千畝,為界牌未來幾年的規劃用地提供了空間,為全鎮新農村建設提供了保障。加強基本農田保護,大力實施土地復墾整理。
三、強化國策宣傳,積極推進依法行政。該所切實開展國策國情、國土觀念教育,宣傳貫徹有關國土資源工作的法律法規。全年共開展土地動態巡查368 宗地,巡查面積1982.78畝。
四、關注民生,切實維護群眾權益。該所全面推行被征地農民基本生活保障制度,進一步建立健全補償增長機制。進一步強化信訪工作,做到件件有答復,事事有落實。
五、強基固本,自身建設不斷加強。該所深入開展“效能革命”建設、文明創建、全國優美鄉鎮創建等活動;努力提高干部素質,強化內部管理,提高隊伍素質;務實推進“窗口”效能建設;切實加強黨風廉政建設。在全所人員的齊心協力下,該所被省廳評為“優秀國土資源所”,被鎮江市局評為“先進國土資源所”,復評獲得“鎮江市文明單位”稱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