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修學旅游一詞源于日本。日本的修學旅游在世界上獨樹一幟,被納入教育體制并被視作是學校教育的重要環節。探討了日本修學旅游繁榮發展的原因,并提出中國應當借鑒日本發展修學旅游的經驗,結合自身的特點,從政策制定,機構設置、部門協調、產品開發和人才培養等方面作出努力,促進本國修學旅游事業的蓬勃發展。
關鍵詞:發展概況;日本;修學旅游
中圖分類號:F592.7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673-291X(2011)04-0134-03
修學旅游是指針對學生群體設計的,以增進技藝、增長知識為目,通過豐富多彩形式來實現的教育型旅游產品。它是以在校學生為主體,以教師等其他人員為補充的一種專項旅游活動。其中,以日本修學旅游的發展最具特色,修學旅游一詞就起源于日本。在日本,修學旅游被視作學校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并形成了一套完整的促進修學旅游健康發展的機制。探討日本修學旅游的發展歷史和現狀及發展原因,對于推動中國修學旅游的發展有十分重要的借鑒意義。
一、日本修學旅游繁榮發展的原因
1.政府高度重視,為修學旅游提供法律支持和政策保障
“日本人認為修學旅游自古以來就是完善個人綜合素質的重要手段”。日本是個教育發達的國家。而修學旅游作為日本教育的重要手段和組成部分,也引起了國家的高度重視并制定了相應的法規和政策保證其順利而有效的進行。
昭和30(1951)年6月1日,針對多起發生在修學旅行過程中的安全事故,為了改變現狀,切實保障修學旅游的順利進行,文部省召開了第一次修學旅游協議會,并于6月29日發表了討論結果及對策。這次會議肯定了修學旅游的重大意義,認為“從國民教育層面上來看,修學旅游是傳承國家文化的重要手段,也是國家文化的重要組成。它不僅豐富了學生的人生經驗,還幫助他們學會集體協作并促進了學生的身心健康,同時提高了整體國民的素質” 。在這次會議上,文部省頒布了修學旅游的學習指導要領并制定了修學旅游計劃。該計劃對修學旅游中的相關問題進行了規定,如設定小學、中學、高中的旅行次數、旅行地點、旅行的規模、交通方式、費用等等。這次會議之后,9月13日文部省的通知又要求:“教育委員會應當積極參與到本地學校修學旅游計劃的制定中來,各學校、各系統、各階層都應致力于制定合適的修學旅游計劃”,“帶隊教師必須嚴格監督旅行中學生的行動,必須和學生共食宿,旅行中不得喝酒”等等。自此,修學旅游有了規章條例的保障,有章可循。此后相關的法律法令又得到了不斷的完善和補充,從而使修學旅游的安全性和規范性不斷提高,為日本修學旅游今天的繁榮奠定了扎實的基礎。
為了支持修學旅游的順利開展,政府制定了一系列政策給修學旅游以大力支持。這些政策或為發展修學旅游提供資源支持,或提供安全保障,或提供資金贊助等等,這都是日本修學旅游取得今天成就的重要保證。其中最突出的體現在政府給予修學旅游的財政支持上。公立小學、初中的修學旅行旅游費用的補助由國家及地方財政共同分擔并且逐年增長。國家財政支持為日本的修學旅游提供了強大的經濟推動力,它一方面減輕了參加修學旅游學生的家庭的經濟負擔,讓家庭能夠負擔得起學生旅行的費用,從而促進修學旅游的發展;另一方面這也是國家對教育事業的一項投入,通過促進修學旅游活動的進一步開展,提升了學生的綜合素質,從而提升了國民的整體素質。此外,修學旅游的經濟帶動作用也促使政府財政收入的增加,使政府能為修學旅游提供更有力的財政支持,正是這種相互促進,才出現了日本修學旅游今天繁榮的局面。
2.財團法人日本修學旅行研究協會的監督指導
財團法人日本修學旅行研究協會(ETI educational tour institute,以下簡稱全修協),是日本修學旅游活動的指導監督機構,對日本修學旅游的發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動作用。 全修協是日本的公益法人。它以創造新型的修學旅游為目標,以修學旅游的安全性、教育性和經濟性為三大基本方針,主要職責是對修學旅游進行研究、調查,進行資料信息的匯總及分析,并為外界提供相關信息支持,處理有關修學旅游的申訴及請求,同時為修學旅游提供資金及人力資源支持等。
全修協為日本的修學旅游的發展做出了巨大的貢獻。首先,作為修學旅游事業的現實推動者,全修協在資金、技術、人員上都給修學旅游以大力支持。其次,作為修學旅游活動中的協調者,全修協積極協調與相關利益部門的關系,從各個方面為修學旅游的順利開展提供有利條件。再次,作為修學旅游活動的研究者和監督者,全修協通過各種調查及會議活動監督修學旅游活動的開展,并且進行更深入的探索和調研,積極探索修學旅游發展的新形勢和新方向,促進修學旅游活動的不斷深化和升華。最后,作為修學旅游活動的信息供應者,全修協向社會各界提供廣泛的修學旅游相關信息,不僅為政府部門的相關決策提供依據,還為交通部門、旅游景區、旅游企業、各個學校及個體提供信息咨詢服務。比如說全修協每年會定期召開研究大會,以促進全修協委員及參與修學旅游活動的學校的校長及相關團體的交流,不斷提高修學旅游質量。全修協還積極與交通部門溝通協調,保證修學旅游專用列車的安全運行。
3.政府相關部門的大力支持
修學旅游的綜合性決定了其順利開展離不開政府相關部門的鼎力支持。例如,日本的交通部門。交通部門一直以來都是修學旅游的堅定支持者,這體現在一方面最新的交通工具都能馬上應用于修學旅游,另一方面每一次交通方式的變革都會帶來日本修學旅游的變革。此外,交通部門還為修學旅游的學生提供一定的價格折扣,并通過開設專列等方式保障修學旅游的安全開展,其為修學旅游的繁榮發展作出了巨大的貢獻。
到了明治時代,火車成為了全國主要的運輸工具,同時也被迅速應用于修學旅游。此時已經出現了一些為修學旅游開通的臨時列車,并開始為修學旅游的學生提供價格上的折扣。二戰后不久修學旅游復蘇,此時出現了修學旅游的臨時列車,還出現了地區范圍內的修學旅游專列。各地修學旅游專用的車輛和船舶都相繼在20世紀40年代前半葉陸續誕生。昭和45(1971)年1月13日、2月19日、4月6日根據與全修協的相關協議,國鐵為修學旅游設立專用車輛并免車費,這些措施促進了戰后修學旅游的復蘇。
1964年10月,新干線投入運營,這是日本運輸業的一次變革,高速、安全性高、占地面積少、覆蓋面廣的新干線迅速占據了日本鐵路運輸的核心地位。昭和45(1971)年10月國鐵決定從昭和46(1972)年3月開始,向中學生收半價車費,高等學校學生打八折,這些措施以及新干線的安全便利很快促使其成為了修學旅游的主要交通工具。昭和46(1972)年開始,就進入了利用新干線的修學旅游時代。新干線極大促進了日本修學旅游的繁榮,例如由于新干線的使用,昭和51(1977)年京都旅館的修學旅游住宿人數就增加到了109萬人,加上一般的修學旅游團體一共是494萬人,再加上個體旅游總數高達3 692萬人,這意味著一年之中平均一天就有10萬人住宿。此外,昭和51(1977)年統計數據還顯示,近畿地區中學校到中國、九州的旅行次數及人數也隨著更多新干線的開通而激增??梢娦赂删€不僅是對日本交通業的一次變革也是對日本修學旅游的一次變革,其廣泛應用大大促進了日本修學旅游活動的開展。
從昭和53(1979)年開始,國鐵運費連續五年間持續增長,至昭和57(1983)年4月20日國鐵運費增長近6.1%。由于國鐵運費的增長,新的替代性交通方式開始出現。同年,有3家航空公司都表示愿意將針對修學旅游的費用降低35%,這促使日本部分學校開始利用航空方式開展修學旅游。昭和58(1984)年公布的《修學旅行實施基準》同意學校有條件地通過航空方式進行修學旅行,海外修學旅游因此而更加繁盛起來。
4.新聞媒介的全力配合
日本社會各界對于修學旅游一直保持著廣泛的支持態度,尤其是新聞媒體的參與和配合。例如,AKT秋田電視從1969年就開始在其所覆蓋的學區的超市和個人商店的范圍內,在傍晚時段播出修學旅行的孩子的平安狀況,至今仍舊堅持以15秒的CM來播報學生修學旅游狀況。同時KBS、山梨縣山梨廣播等都在自己的播放轄區內定時播報修學旅行的相關信息。通過這些媒介,學生家長能夠清楚了解到修學旅游中的孩子的安全狀況。
一方面,新聞媒介提供了有關在修學旅游活動中的孩子們相關情況的信息,讓家長能時時了解孩子的最新情況,照顧到了學生家長的心情,贏取了學生家長對修學旅游活動的信任和支持,進而促進修學旅游活動的開展;另一方面,新聞媒介對修學旅游活動情況的時時報道,也是一種對修學旅游活動的監督,促進了修學旅游的規范性和安全性。由此可見,新聞媒介的全力配合也是日本修學旅游繁榮發展的重要原因之一。
5.修學旅游產品形式多樣,適應時代需求
日本修學旅游產品豐富多彩,從學習傳統文化知識、參觀國家公園、訪問歷史古跡,到涉及職業選擇、自然體驗、考察先進企業甚至體驗商人活動等等,涵蓋了政治經濟文化等各個領域,充滿時代的個性。
例如,近年來,由于升學壓力的增大,不少學校開展了旨在為學生提供職業選擇參考的修學旅游課程,2006年9月,在“修學旅游班級活動”之一的政治課上,40多名刈谷南中學的三年級學生參觀了眾議院第一議員館,與眾議院的議員們進行了面對面的交談。在政治課上,議員們向學生介紹了自己的人生經歷,并且激勵學生要堅定信念,為實現心中的理想而不斷努力,還滿足了學生們合影留念的要求。課程結束后孩子都深受鼓舞,并且在回學校后寫的感想書中表態自己開始確定自己今后的奮斗方向。這些孩子除了“政治課程外”,還有包括有參觀美國海軍橫須賀基地的“和平教育課程”,尋訪相撲教室的“體育課程”等六大主題的課程,這些課程都為學生在將來不同領域的職業選擇上提供了借鑒。
這些豐富多彩的修學旅游產品抓住了“修學旅游”的內涵,提高了修學旅游的“質量”,滿足了學生綜合素質發展的要求,適應了時代的需要,得到了學生喜愛,家長支持,極大地促進了日本修學旅游的繁榮 。
二、對中國修學旅游發展的啟示
中國的學校教育長期以來只注重對學生進行單純的知識傳授,其方式也主要依靠課堂教學,這種傳統的教育模式忽視了對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不利于其健全人格的形成。而修學旅游完全可以成為對傳統知識教育的重要補充。通過修學旅游,學生們不僅能從中獲得愉悅的旅游體驗,還能學到許多課堂上、書本上學不到的知識,開闊視野、增長能力,因而將修學旅游納入中國學校教育中來是很有必要的。日本修學旅游的發展給了我們如下一些啟示:
1.政府應將修學旅游納入學校教育體系中
修學旅游是一項準公共產品,它同其他旅游商品的最大區別就在于它最終的目的是為了實現其教育性,是為了完善學生的綜合素質,提高其綜合能力,而這與以經濟利益為最高目標的普通旅游市場是難以協調的,因而修學旅游不能單純依靠市場運作,而是需要政府給予一定的方向指導和政策支持。
21世紀是全球化和知識經濟大發展的時代,為培養與國際接軌的高素質人才,彌補中國學校教育只注重知識傳授的不足,我認為中國也有必要像日本那樣,由政府出面用行政命令的方式將修學旅游確定為學校教育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值得欣慰的是,在2008年11月,為拉動國內旅游市場,緩解金融危機的沖擊,國家相關部門制訂了“國民休閑計劃”,在該計劃中,修學旅游成為了其中一個重要組成部分。而率先成為實驗區的廣東市也已經通過了《關于加快廣東旅游業改革與發展建設旅游強省的決定》(以下簡稱《決定》),在此《決定》中,修學旅游被納入了中小學必修課程。可見修學旅游已經引起了國家有關部門和部分地方政府的重視,但是要真正確保修學旅游的制度化和規范化,還需要政府像日本那樣制定完善的法律法規,采取相應的財政支持和進行專門的監督管理。
2.設立專門的修學旅游管理機構
修學旅游活動的順利開展除了要依靠政府部門的政策法規保障外,還需要有一個更為專業的部門進行更為細致的管理,具體的監督和指導。日本的財團法人日本修學旅行研究協會是一個很好的參考模板。我認為,中國也可以成立這樣一個研究協會,下屬于中國旅游局或者是中國旅游協會,依托某個大學的旅游研究中心或者專門設立研究機構。該機構可以組織相關的人員開展對修學旅游的研究;定期組織相關的調查統計;為社會各界提供信息咨詢服務;進行市場化、科學化的管理等。在學校、市場、政府部門之間架起一座橋梁。
3.加強相關部門的通力協作
旅游業是一項綜合產業,修學旅游的順利開展離不開相關利益部門的支持和幫助。這些相關部門不僅包括交通部門,還包括學校、旅館、飯店、景區等等。因而,中國想要發展修學旅游,就需要加強相關利益部門間的協作。例如,可以同交通部門協調,為修學旅行的開展提供相關的便利條件,如開設專列,提供相關價格折扣;同保險公司協調,為修學旅游的學生提供特別定制的保險服務,保障學生權益;同旅游景區部門協調,爭取景區為學生專門開設修學旅游項目,豐富學生的修學旅游活動;還應當廣泛的爭取新聞媒介的支持,適應信息時代的需要等等。如此,才能保證修學旅游順利進行。
4.旅游企業要適應時代需要,開發豐富多彩的修學旅游產品
目前中國的修學旅游并未形成成熟的市場,不僅僅因為中國還沒有形成像日本那樣的完善的修學旅游實施制度,還因為旅游部門尚未大規模推出適合學生的修學旅游產品。中國的修學旅游產品存在著產品單一、質量差,過于追求功利性等問題?,F有的修學旅游產品大多采取“名校游”的方式,開發僅停留在較低的觀光旅游層次,且由于缺乏政府部門的引導而純粹交由市場操作,在修學旅游操作過程中,修學旅游蛻變成了普通的觀光旅游,失去了其教育性。
當前,中國的大、中、小學生人數大約2億~3億之間,社會各界都逐漸認識到了發展旅游的重要意義,龐大的市場和良好的時機給中國的修學旅游帶來了巨大的市場機遇。旅游企業要想搶占商機,就要開拓思路,了解不同地區、不同層次學生的需求,深入發掘修學旅游的內涵,設計差異化產品,重新進行產品的優化組合,搶先制定游戲規則。
5.培養高素質的修學旅游服務人才
由于修學旅游的特殊性,對提供修學旅游服務的人才的素質要求也比較高。修學旅游服務者除了要具備專業的服務知識外,還要善于把握教師、學生的心理,充分了解教育的特點,掌握教育的方式方法等。然而,目前這類高素質人才在中國旅游市場上還十分缺乏,這就需要加強對修學旅游服務的專門人才的培養。此外,景區還可以聘請一些旅游目的地的教師、學者或者當地學生承擔講解或接待任務,以提高景區的接待水平,更好地滿足市場需求。
中國擁有較為龐大的修學旅游市場,更擁有很強的開發潛力,但是由于種種因素,中國的修學旅游還處在開發的初期階段,秩序較混亂,市場還不成熟。但是中國是千年古國,擁有璀璨的歷史文化和豐富的歷史遺存,幅員面積遼闊,風景數不勝數,從各個方面來評價,中國都有著豐富的修學旅游資源。有著強勢的資源優勢和巨大的潛力市場,中國應該合理使用自己獨特的資源優勢,吸取日本發展修學旅游的經驗,發展本國的修學旅游,完善教育制度,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和綜合能力。
參考文獻:
[1]新的修學旅行[J].《修學旅行匯編》財團法人全國修學旅行研究協會發刊,2006,(11):3.
[2]朝日新聞,2006-09-11(1)
[3]日本海外修學旅游調研統計[G]//第23回全國修學旅行研究大會報告書,2006:15-30.
[4]廣東率先推出國民休閑計劃修學游列入必修課[EB/OL].新華網,http://www.metrotravel.cn,2008-11-21.
[5]陳小春.修學游市場開發策略[N].中國旅游報,2007-10-25.
[6]財團法人日本修學旅游協會《修學旅游的歷史》專題[EB/OL].http://shugakuryoko.com/.[責任編輯 吳明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