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棉花產業對新疆農業生產、農民收入及信貸資金投放回籠均具有重要影響。通過對問卷調查的分析,反映了2009年新疆棉花種植效益及信貸資金支持情況,并提出了促進新疆棉農增收的政策建議。
關鍵詞:新疆;棉花;效益;信貸;政策建議
中圖分類號:F127 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673-291X(2011)05-0041-02
近年來,新疆棉花產業迅速發展,已成為新疆的支柱產業之一,其總產值已占到全疆農業總產值的30%左右,全疆農牧民人均純收入中的近20%來自棉花產業。而棉花種植、收購資金中很大一部分來自金融機構貸款。棉花產業的市場供求情況、價格走勢,對全疆農業生產、農民收入及信貸資金投放回籠均具有重要影響。
本文通過對428戶棉農進行典型問卷調查的方式,調查了2009年新疆棉花種植效益及信貸資金支持情況。
一、2009年新疆棉花生產、信貸資金支持概況
(一)棉花種植面積、產量雙雙下降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統計局的數據顯示,2009年新疆棉花種植面積為2 113.97萬畝,較2008年減少16.4%;棉花總產量為252.74萬噸,較2008年下降16.4%。
(二)棉花種植貸款及其支持的農戶數均增長較快
調查數據顯示,2009年,金融機構在新疆棉花主產區①累計投放的棉花種植貸款為127.7億元,②較2008年增長60.8%。其中,新疆農村信用社累計投放棉花種植貸款為80.5億元,占全疆棉花主產區投放量的63%,是棉花種植貸款的投放主體。2009年,金融機構共向新疆棉花主產區的33.8萬種棉農戶發放了種植貸款,較2008年增加13.3萬戶,增長了64.9%,支持的棉農數有了較大提高。
二、2009年新疆棉花種植效益情況
(一)棉花種植成本情況
農戶調查數據顯示,2009年新疆棉花每畝種植成本平均為1 232.8元,較2008年(1 104.9元)增加127.9元,成本增幅達11.6%。③
2009年新疆棉花種植成本構成方面,物化成本占55.2%、勞動成本占27.5%、管理成本占17.2%。從棉花種植成本的具體構成看,拾花費占23.5%、肥料占16.2%、土地承包費及管理費占14.7%,三者合計占比達54.4%,是影響新疆棉花種植成本的最主要因素。
2009年新疆棉花種植成本中,除農藥、機耕費較2008年略有下降外,其他構成棉花種植成本的要素均有不同程度的上漲。其中,水費上漲25.4%、拾花費上漲16.4%、肥料上漲15.7%,是上漲幅度最高的三類成本。
(二)2009年新疆籽棉收購情況
1.收購價格穩步增長
2009年新棉開秤以來,新疆2009年籽棉收購價格明顯高于2008年,呈穩步增長態勢。以40%衣分的籽棉收購價格為例,從開秤時的5.6~5.9元/公斤上漲至2009年底的6.4~6.7元/公斤,收購價最高的達到6.8元/公斤,最高收購價比收購前期價格上漲了0.8元,漲幅達13.6%,較2008年同期的最高收購價5.4元/公斤上漲了1.4元,漲幅達25.9%。農戶調查數據顯示,2009年新疆籽棉的平均收購價為6元/公斤,較2008年的平均收購價4.8元/公斤,提高了1.2元,漲幅達25%。
供需缺口擴大是2009年籽棉收購價格上漲的主要因素。國際棉花咨詢委員會(ICAC)2009年12月份預測,2009/2010年度,全球棉花產量為2 220萬噸,同比減5.0%,為連續第3年回落;消費將回升2.0%,至2 380萬噸;供需缺口達160萬噸,缺口同比多增157萬噸。
2.籽棉收購工作已基本完成
自2009年10月起,新疆棉花生產進入成熟和采摘期以來,全疆新棉收購資金充足,農戶賣棉積極性較高,收購工作較為順利。農戶調查數據顯示,截至2009年12月末,棉農99.6%的籽棉已經賣出。
(三)2009年新疆棉花種植效益情況
農戶調查數據顯示,2009年新疆棉農棉花平均收入為1 683.6元/畝,減去種植成本1 232.8元/畝,每畝棉花種植效益為450.8元,種植效益較2008年增加137.8元,增幅達44%。
從影響2009年棉花畝均種植效益的因素看,籽棉收購價格上漲直接拉動棉花畝均種植效益增加,而平均畝產下降、種植成本增加則制約了棉花畝均種植效益的增加。
以上基于平均數據的分析,反映了2009年新疆棉花種植效益的整體情況。但由于全疆各地自然條件、種植技術等各方面均存在較大差異,導致各地及不同棉農的棉花種植成本、種植收入進而種植效益均存在差異。農戶調查數據顯示,2009年被調查農戶中有17.8%處于虧損狀態,虧損比例較2008年減少3個百分點;實現盈利的棉農中有53.04%畝均效益高于平均效益(450.8元),有29.2%低于平均效益(見表1)。
三、2009年新疆棉花種植效益及加工銷售情況對農民種植結構調整及貸款回籠的影響
(一)2010年新疆棉花種植面積將有所增長
由于2009年新疆棉花種植效益較2008年大幅增長,新疆棉農對2010年的棉花市場行情、種植效益較為看好。受此預期影響,在2010年農作物種植結構調整方面,農戶調查數據顯示,有27.1%的棉農表示將增加棉花種植面積,有57%的棉農表示將保持2009年種植面積不變,二者合計達84.1%;只有11.7%的棉農表示將減少棉花種植面積。
(二)棉花種植貸款質量明顯高于2008年,七成貸款已回收
從貸款質量看,截至2009年12月末,金融機構在新疆棉花主產區投放的棉花種植貸款中,不良貸款余額較2008年同期下降51.8%。
從貸款回收情況看,截至2009年12月末,金融機構在新疆棉花主產區的棉花種植貸款收貸比①為75.3%,與2008年同期(75.6%)基本持平。同時,農戶調查數據也顯示:歸還全部貸款的棉農比例為86.2%,歸還部分貸款的棉農比例為12.9%,只有0.9%的農戶尚未歸還貸款。
四、穩定棉花市場,確保棉農增收的政策建議
(一)建立棉花產業市場運行監測分析及信息發布機制
國家有關部門應組織棉花產業專家,適時、準確分析和預測棉花供求形勢,發布較為準確的棉花市場信息,為棉農種植棉花提供有效可靠的依據,引導棉農、棉企、紡企穩定發展,保持棉花市場健康平衡運行。
(二)加大對棉農的扶持力度
在資金供給方面,應對棉花種植貸款給予貼息補貼;在生產補貼方面,應在現有的良種補貼、農資補貼的基礎上,建立棉花收購補貼等制度,建立適合中國國情的對棉農補貼制度。
(三)建立棉花生產風險調節基金
國家從農業減災基金、棉紡織品出口退稅中提取一部分資金,建立棉花生產風險調節基金,在棉花市場波動年份補貼給棉農,從而穩定棉花生產。
參考文獻:
[1] 新疆銀監局課題組.新疆棉花生產銷售及棉花產業金融服務情況調查[J].新疆金融,2008,(11).
[2] 肖雙喜,劉小和.棉花種植面積影響因素分析——基于新疆、河南、江蘇和山東四省的調查[J].農業技術經濟,2008,(4).
[3] 馬瓊,楊可晗.新疆棉花生產影響因素分析及計量模型的建立[J].農業與技術,200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