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亞雪 李曉敏
(河南省周口市中醫院,466000)
妊娠合并心臟病是嚴重的妊娠合并癥,心力衰竭(Heart Failure,HF)又是導致孕產婦死亡最常見、最主要的原因,嚴重威脅著母嬰生命安危。根據其臨床表現,中醫學屬“妊娠心悸”、“妊娠怔忡”等病證范疇。我院2009年1月~2010年12月共收治妊娠合并心衰患者32例,我們按照中醫傳統理論,采取辨證施護的方法,取得了良好效果,現總結如下。
患者,女,32歲,宮內孕32周,四胞胎。以“胸悶、喘促,不能平臥1天”為主訴收住院。測T 36.6℃,P 140次/min,R 60次/min,BP 60/40mmHg,胸悶,喘促,氣急,兩肺底布滿濕啰音。面唇爪甲青紫,舌質紫黯,脈細數。立即遵醫囑給予嗎啡3mg肌注;25%葡萄糖20ml加西地蘭0.2mg靜脈注射;丹參飲(顆粒劑)300ml溫服;面罩高濃度吸氧,氧流量10L/min。2h后生命體征趨于平穩,P 110次/min,R 30次/min,BP 80/50mmHg,在硬膜外麻醉下行剖宮產術,術后遵醫囑給予硝酸甘油、多巴胺加液體持續靜滴,6h后給服生化湯加丹參飲300ml,以后改為每日2次溫服。護理上采取辨證施護措施,術后第7天,患者腹部刀口甲級愈合,諸癥消失。低熱,測T 37.5℃,遵醫囑給予十全大補丸。護理上給予藥膳指導及功能鍛煉善后。
辨證分析:患者入院診斷為妊娠合并心衰,屬血瘀氣滯型。心血瘀阻,心脈不暢,故胸悶、喘促、氣急;脈絡瘀阻,血行不暢,故面唇爪甲青紫;產后氣血耗傷,血虛傷陰,陽浮于外而致發熱。
護則:產前化瘀行滯,通絡安胎;產后消瘀活血,溫經止痛;恢復期補益氣血。
產前護理:①生活起居環境:“驚則心無所依,神無所歸”,所以病室及環境必須保持安靜、整潔、舒適。保持病室內空氣新鮮,溫濕度適宜。②情志護理:派護士專人守候,態度和藹熱情,做好安慰解釋工作,及時解答孕婦及家屬提出的問題,為其提供心理支持。③保證充足的休息:動則耗氣,應囑孕婦絕對臥床休息,取舒適體位,必要時半坐臥位,床頭搖高60°,或提供依靠物如高枕、高被等,以節省體力,注意保護孕婦安全,防止墜床。④嚴密觀察孕婦的生命體征變化,采取面罩高濃度吸氧,保證胎兒及孕婦心肌供氧量,并根據醫囑給予強心藥物及鎮靜劑。⑤監測胎兒宮內情況:給予胎心電子監護,準確觀察和記錄胎心率的連續變化,或每30min監測胎心音一次。⑥嚴密觀察產程進展,發現異常應立即配合醫生做好剖宮產的術前準備。⑦遵醫囑給予消瘀活血中藥溫服。山楂、桃紅、丹參煎湯代茶飲用。⑧保持大便通暢,指導產婦勿屏氣用力排便。禁止有便感時努爭。
產后護理:①產后立即于腹部放置2kg沙袋,持續24h,以防腹壓驟降,周圍血液涌向內臟而增加心臟負擔。②產后72h派專人護理,密切觀察病人生命體征及心功能的變化,并記錄宮底高度、宮縮情況和陰道出血量。嚴格控制輸液、輸血速度。③準確記錄24h出入量。④保障產婦充足的睡眠和休息,置產婦于安靜環境,給予心理支持,必要時遵醫囑應用鎮靜劑。⑤預防感染:如為剖宮產,應密切觀察傷口有無出血、有無紅腫,按時換藥,換藥時嚴格無菌操作;注意外陰部的清潔,每日溫開水清洗會陰。遵醫囑應用抗生素,防止感染性心內膜炎的發生。⑥飲食護理:加強營養,增強體質,多食高蛋白、高熱量、高維生素、低鹽、低脂肪、富含鈣及鐵等礦物質的食物。產后6h遵醫囑給予生化湯加丹參飲300ml溫熱服。并給予流質飲食,隨病情恢復逐漸過渡到普食,每日少量多餐。多吃水果及蔬菜,預防便秘??捎眉t參、烏梅煎湯當茶飲。⑦及時回奶,指導產婦及家屬進行人工喂養。
恢復期護理:①告知產婦繼續保證合理的營養,適當活動和休息,注意個人衛生和會陰部清潔,保持良好的心境,適應新的家庭生活方式。②根據產婦的恢復情況,由弱到強循序漸進地進行保健練習,以促進腹壁、盆底肌肉張力的恢復,防止尿失禁。避免負重勞動或蹲位活動以防止子宮脫垂。③可適時給予中藥膳食進補,如熟地歸芪羊肉湯:熟地黃30g,黃芪25g,當歸頭15g,白芍15g,陳皮10g,生姜3片,紅棗5枚(去核),羊肉500g。文火燉3h,每日1~2次,以補益氣血,促進早日康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