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潤田
從進退留轉中看黨性
□趙潤田
黨的事業是一以貫之、薪火相傳、接力推進的。今年新一輪地方領導班子集中換屆工作已經陸續展開,勢必涉及一些領導干部的進退留轉問題,這對各級領導干部來說是一次對思想、作風和紀律的現實考驗。針對這一問題,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央書記處書記、中央組織部部長李源潮同志在幾次講話中都反復強調,各級領導干部要按照胡錦濤總書記要求,以黨和人民的事業為重,加強黨性修養,正確對待個人進退留轉,做到“進”者奮發有為,“退”者心情愉快,“留”者意志不衰,“轉”者迎接挑戰。這既為各級領導干部提了醒,又為如何對待進退留轉指明了方向,各級領導干部只有切實加強黨性修養,正確對待進退留轉,才能在換屆中準確定位自己、時刻約束自己、錘煉提升自己。
中國共產黨自成立以來,已經走過了90年的光輝歷程。在血雨腥風的革命年代,共產黨員堅持真理、不畏艱險,英勇戰斗、不怕犧牲,把勞苦大眾從三座大山的壓迫下解放出來;在建設新中國的火紅歲月里,共產黨員吃苦在前、享受在后,自力更生、艱苦奮斗,帶領人民群眾走上了建設社會主義的道路;在改革開放的新時代,共產黨員勇于開拓、大膽創新,恪盡職守、勤政為民,領導全國人民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取得了舉世矚目的偉大成就。在不同歷史時期,黨性都與黨所肩負的歷史任務緊緊相連,體現著時代進步的鮮明特征。作為一名共產黨員,在面對個人的進退留轉、利益得失時,一定要多想想為黨和人民事業犧牲的革命先烈,多看看那些衣食住行仍然有很多困難的普通群眾,多比比那些為黨和人民任勞任怨的模范人物。無論是進、是留、是轉,都要把崗位職責擺在第一位,把群眾利益擺在第一位,不以個人得失影響進取心,不以職務進退減弱責任感,始終堅持在其位、謀其政、成其事。只有這樣,才能真正踐行入黨誓言,才能無愧于共產黨員這一光榮稱號。
在井岡山革命斗爭時期,毛澤東同志向紅軍宣布了“三大紀律,六項注意”,紅軍正是靠著這樣鐵的紀律戰勝了各種艱難險阻,在斗爭中不斷壯大并取得了革命的最后勝利。在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新長征中,我們同樣要依靠鐵的紀律,才能經受住長期執政和對外開放、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雙重考驗,才能永遠立于不敗之地。今年省市縣鄉四級領導班子換屆,是黨和國家政治生活的一件大事,是對全體黨員干部的一次重大考驗。換屆紀律和風氣如何,直接影響到換屆工作能否順利進行。為此,中紀委、中組部專門下發了文件,對嚴肅換屆紀律提出了明確要求。每個黨員干部都應當按照上級的有關要求,切實強化紀律意識,自覺做到不該說的話不說,不該做的事不做,并堅決與拉票賄選、徇私舞弊、弄虛作假等行為作斗爭,始終保持一名共產黨員的高風亮節。
黨的宗旨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每一名領導干部的權力和地位都是人民賦予的。“為官一任,造福一方”,權力和地位并不是一種榮耀,它更代表著責任、義務和奉獻。如果抱著“有權不用,過期作廢”的思想,把權力和地位當成謀私的工具,必然走入違法亂紀的歧途。因此,能否樹立正確的權力觀和地位觀,是檢驗每個黨員干部黨性是否堅定的重要標尺。在換屆中,干部考慮個人的進退留轉在所難免,積極要求進步也在情理之中。但問題在于,一些同志把權力地位看得太重,對個人進退得失想得過多,心思不用在事業上,精力不用在工作上,有的甚至四處活動,跑官要官,這是黨性嚴重不純的表現。“革命戰士一塊磚,哪里需要哪里搬”,每個共產黨員都是社會主義事業的磚頭,無論砌在哪里,都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不管職務怎么變動,都能夠坦然面對,始終把心思和精力用在黨的事業和為人民服務上,這比任何權力和地位更值得一名共產黨員終其一生、忘我追求。
換屆涉及到很多黨員干部的進退留轉,這是黨和人民事業的需要,是發展改革穩定大局的需要。每一名黨員干部都應當把黨和人民的事業放在第一位,自覺服從大局,正確對待組織的選擇,擺正對待同志的心態。首先,要以感恩之心對待組織。每個黨員干部,都要看到個人的成長進步除了自身努力外,更重要的是靠組織培養,沒有組織給舞臺,即使再大的本事,也沒有辦法施展出來。要充分認識到,無論進退留轉,都是組織的需要、工作的需要、發展的需要、群眾的需要。在任何時候、任何情況下,都要自覺置身于黨組織之中,決不能在思想上、行動上“游離”于黨組織之外。其次,要以平和之心對待同志。在干部隊伍中,德才素質好、符合提拔條件的干部很多,但領導職位是有限的,能夠提拔的畢竟是少數。一個黨員干部的成長進步,離不開身邊同志們的關心幫助,應當對同志心懷感激;看到別人的成長進步,決不能心理失衡、眼紅妒忌,而應當真心實意為同志感到高興。這是一種氣度、一種胸懷、一種境界。作為一名共產黨員,無論何時都必須胸懷坦蕩、心底無私,不圖虛名,不爭小利,不攬功諉過,不詆毀中傷他人。只有這樣,才能以自身的人格魅力贏得他人的信服和尊敬。
(作者系中共菏澤市委書記,市人大常委會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