權威數據顯示,我國人均占有水資源量僅2188立方米,排名全球第109位。而在城鎮化、工業化加速推進的浪潮中,普遍存在的各種高耗水“殺手”日益加劇了我國的水危機。
“工業殺手”:掠奪性水耗記者從水利部最新獲悉,2009年中國萬元工業增加值耗水量高達116立方米,是發達國家的2至3倍,而工業用水重復利用率比發達國家低出15到20個百分點。
“農業殺手”:漫灌式水耗 在我國用水總量中,農業用水占了大頭,達到62%。但是,我國農業灌溉用水有效利用系數僅為0.45,大大落后于發達國家0.7-0.8的水平。記者在調查中了解到,目前我國大部分地區農業仍然采取傳統的大水漫灌的方式,有效灌溉面積僅占農業灌溉面積的39%。
“服務業殺手”:奢侈型水耗 伴隨城市服務業的發展,各種洗浴中心、溫泉會所無節制地擴張。以北京為例,擁有洗浴場所約3000家,年用水約500萬噸。

“污染殺手”:質變性水耗 水源污染的加劇,使可用的水愈加短缺。如地處長江中游的江漢平原,本是我國淡水資源最豐富的地區。然而,嚴重的水污染使當地居民改變了千百年來直接從河中取水的習慣,改為喝自來水或到集鎮上買水飲用。
“地下水超采殺手”:超前性水耗由于地表水質惡化、水源缺少,很多地方開始挖掘和享用子孫后代的水,形成一個個“漏斗區”。如山西省大同、忻州、太原、臨汾、運城等5大盆地,地下水均嚴重超采,深層地下水水位每年下降2米至30米不等,有的水井深度已超過1000米。
水安全問題已引起高層高度重視。1月29日,《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加快水利改革發展的決定》作為今年的“一號文件”發布。文件劃定了“三條紅線”:一是確立水資源開發利用控制紅線,二是確立用水效率控制紅線,三是確立水功能區限制納污紅線。中央農村工作領導小組副組長、辦公室主任陳錫文強調:“一號文件明確水資源管理的‘三條紅線’,就是要全社會像重視18億畝耕地紅線一樣,重視水資源保護和管理。”
(據《半月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