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立俊
(蘇州經貿職業技術學院,江蘇 蘇州 215009)
中小企業作為當代經濟生活中最具活力的力量,對任何國家而言,其地位和作用都是不可小覷的。據2010年有關統計,目前我國工商注冊的企業中,中小企業比重超過了企業總數的99%,對GDP的貢獻超過60%,對稅收的貢獻超過50%,提供了70%的進出口貿易額,創造了80%左右的城鎮就業崗位。中小企業已成為中國創造社會財富的主體,勞動力就業的主力,并且已經成為推動經濟社會和諧發展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然而長期以來,相對于其數量及對經濟發展的作用而言,中小企業在資金融通方面受到較大限制,融資難已成為制約廣大中小企業生存和發展的重要因素。自國際金融危機爆發,解決實現V型反轉以來,由于原材料價格上漲、勞動力成本上升、人民幣匯率調整等原因,許多中小企業的經營步履維艱。受到國際金融動蕩以及國內銀行信貸緊縮的影響,中小企業融資難度加大,融資渠道不暢,經營壓力上升。由于政策支持力度小以及自身缺陷等問題,中小企業的發展受到嚴重制約。
目前我國中小企業融資渠道相對狹窄,其發展主要依賴于自身的積累,即內源融資比例過高,外源融資比例相對不足;而外源融資又以間接融資為主,缺乏直接融資渠道。中國人民銀行的調查結果顯示,我國中小企業的銀行貸款滿足率為88.3%,而貸款覆蓋率僅有18.7%。據世界銀行統計,目前發達國家的中小企業貸款滿足率為82.8%,其貸款覆蓋率則超過50%。我國的貸款滿足率與國際水平相近,但是極低的貸款覆蓋率相對于發達國家來說差距甚大。
以鄉鎮企業為例,20世紀90年代以來,鄉鎮企業流動負債占負債總額的比重不僅保持在80%以上,而且呈不斷上升的趨勢。長期負債比重的下降,使得中小企業進行設備更新換代和產業技術升級等的資金主要依靠企業自有資本的再投入,而金融機構在中小企業發展過程中的扶持作用并不顯著。從不同地區情況看,東部和中西部地區中小企業固定資產投資資金來源內部構成中,差異比較明顯的是自有資金與外資比例,而金融機構貸款比例差異并不顯著。東部地區在自有資金的比例上相對中西部地區高出近15%,說明東部地區中小企業的盈利水平相對較好,自我積累能力較強。
改革開放后的一段時間內,我國中小企業主要的融資渠道是銀行貸款。但社會信用環境缺失嚴重阻礙了銀行放貸。信用缺失增加了經濟的不確定性與變數,使銀行與企業間的正常交易變得偶然和難以預測。從社會信用環境來說,盡管國家和央行采取了一些措施,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受各種利益的驅動,一些地區和企業逃廢債屢禁不止,嚴重破壞了銀行與企業之間的信用關系,以致出現銀行“惜貸”、“慎貸”,甚至“恐貸”的現象。社會信用環境的惡化,導致了銀企關系的緊張,是影響信貸投放的重要因素。
截至2010年底,蘇州全市共有境內外上市企業48家,募集資金300多億元人民幣。2010年,蘇州有9家企業先后在境內外上市,上市企業數量繼續在全省保持領先。蘇州中小企業在快速發展的過程中對資金的需求持續增長,但根據蘇州銀監會的統計數據來看,蘇州中小企業的貸款額僅占金融機構的貸款額平均的15%左右。在中小企業的直接融資渠道中,股權融資不完善,現行的企業上市政策決定了蘇州的中小企業很難爭取到滬深股市發行股票的機會;在債權融資方面,蘇州的中小企業能夠得到信貸資金品種也相對單一。2008年1月4日,國家發改委將企業債券發行核準程序由原來的先“核定規模”、后“核準發行”兩個環節,簡化為直接“核準發行”一個環節。盡管程序簡便了,但對于12萬多家的蘇州中小企業來說,能滿足上市融資和發行債券條件的企業卻屈指可數,不到萬分之一。
通過對蘇州市多家中小企業短期融資的來源情況調查分析,有三成企業需要借助于銀行貸款,六成靠自籌,有約7.5%通過內部集資方式籌資,僅有2.5%的企業依靠股票籌資。可以看出目前蘇州中小企業的融資環境不容樂觀,其融資方式主要靠內源性融資(如內部職工集資、外部民間借貸等)來解決問題。根據蘇州市統計局的統計資料分析,蘇州中小企業中與商業銀行有借貸關系的企業不到兩成,超過八成的企業未獲得任何信貸支持。
和國內其他創業投資公司相似,蘇州創投企業為當地中小企業解決融資困境方面發揮了很好的作用,提供了很大的資金支持。中新蘇州工業區園區創業投資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新創投”)于2001年11月28日正式成立,是一家注冊資本為人民幣17.3億元人民幣,由五家股東出資組建的蘇州創業投資龍頭企業。中新創投在蘇州市工業園區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對達不到銀行貸款門檻的初創企業特別是一些科技企業,給予了很好的融資支持。中新創投有力地發揮出了創業投資支持創業、促進高科技產業升級的積極作用,有力地發揮出了創業投資在多個層面促進自主創新的積極作用,有力地發揮出了中新創投作為園區高科技產業發展投融資平臺的積極作用。但是,總體看來,蘇州創投企業投資規模還有一定的局限性,創投資金滿足不了大的需求。
蘇州實施的是以吸引和利用外資為主的發展戰略。截至2010年底,在蘇州落戶的世界500強企業138家,投資企業共計400余家。在地方政府的強勢主導下,財政、金融、土地等優惠政策相當大部分向外資企業傾斜,外資企業蓬勃發展。而大量由人財物資源產生的“擠出效應”導致蘇州本地中小企業的發展(尤其是融資)受到較大影響,中小企業在獲得地方政府政策扶持及其它優惠措施方面遠遜于外資企業。
信息不對稱主要表現為中小企業的財務管理水平相對低下,其財務信息未必客觀準確,信用等級較低,資信相對較差。信息不對稱可能導致逆向選擇。銀行因信用風險較高而不愿向中小企業提供信用貸款。與此同時,銀行也不愿意向從事高新技術風險經營的小企業放貸,因為銀行在承擔其高風險收益的同時卻不能與企業的高收益相掛鉤。另外,由于中小企業的貸款額往往規模較小,周期較短,但手續繁雜,這也增加了銀行放貸成本。銀行的高成本、高風險相對于中小企業的低利率需求的不對稱,銀行產生惜貸、拒貸也在情理之中。
由于我國股票市場缺少層次設計,主板入市條件較高,為數眾多的中小企業因其門檻太高而難以進入;公司債市場不夠發達,債券融資比例較低,債券發行門檻高,其規模遭到嚴格控制,中小企業也難以通過發行企業債券的方式直接從市場融資。
我國中小企業的成立與發展長期缺乏對市場信息分析、技術研究開發、人力資源培訓、產品生產導向、法律事務咨詢等方面的服務。另一方面,我國商業銀行的經營與管理體制決定了其貸款傾向大型國企和外資企業,而專門服務于中小企業的金融機構嚴重不足。盡管國家鼓勵商業銀行促進對中小企業的資金扶持力度,但繁雜的審批手續,嚴格的授權規則,缺失風險的激勵制度很大程度降低了信貸人員的放貸熱情。
對于融資,大型企業的選擇幾乎完全集中在工農中建等國有大型商業銀行、股份制銀行、城市商業銀行(含信用社)這三類主要的金融機構,中小企業特別是微型企業盡管對這三類金融機構也有較多選擇,但對其他資金來源的選擇也為數眾多,規模以上企業的選擇有9%指向親戚朋友,微型企業則為15.7%,甚至超過了其對城市商業銀行(含信用社)的選擇(12.4%)。
就不同的企業而言:首先,規模越小的中小企業越傾向于通過非正式渠道進行外部融資;其次,制度化水平低的企業更傾向于非正式渠道以及內部融資;第三,無下屬公司的企業進行外部融資時更傾向于選擇非正式渠道;第四,私營企業及混合所有制企業比其他類型所有制企業更偏向通過非正式渠道;第五,中西部地區的中小企業更傾向選擇非正式渠道進行外部融資。
不同規模企業的資金需求不盡相同,一個比較完善的資本市場應該能夠覆蓋不同規模的企業,滿足各類企業多樣的融資要求,提供豐富的融資方式,以促進國民經濟的持續、穩定、快速發展,因此應該加快建立一個多元化的資本市場。對于有較高競爭實力和較好市場前景的高新技術中小企業,應支持其到香港聯交所、紐約交易所等進行融資,這對于企業國際化發展有著積極而深遠的影響;同時,還可以借鑒國外的成功做法,適時設立內地的二板市場。還可考慮建立地方性的中小企業產權交易市場以及證券市場,為中小企業直接融資和股票交易提供場所。
創設中小企業產業投資基金可以極大降低中小企業投資人的投資風險,為中小企業特別是高新技術中小企業融資提供保證。創投基金關注企業的長遠發展,投資期限相對較長,能為中小企業提供數量較大又可以信賴的資金。當前,我國的基金發展水平已經基本具備了設立中小企業產業投資基金的必要條件。創設中小企業產業投資基金要選擇管理水平較高的投資基金管理公司充當基金管理人。與此同時,為了提供投資的“退出機制”或增強其流動性,保證投資人的利益,應大力發展場外交易市場,以解決創業基金投資股權的轉讓困難問題,吸引投資者,增強中小企業的資金實力。
融資租賃是指在企業需要添置設備時,不是以現匯向金融機構借款去購買,而是由租賃公司融資,把租賃來的設備或購入的設備租給承租人使用,承租人按合同的規定,定期向租賃公司支付租金,租賃期滿后退租、續租或留購的一種融資方式。融資租賃由于其物權與債權相結合的特點,使之成為信貸市場中較為安全的融資方式。融資租賃以為客戶專門購置設備為基礎進行融資,有利于控制貸款方向,也有利于促進設備貿易的發展。飛機、信息設備、工程機械、商用車輛、船舶、醫療設備、通用加工機械等交易額大的物品多為融資租賃。融資租賃由于有物權作保證,可以解決中小企業缺少抵押物的難題,幫助其獲得設備投資的融資。我國目前中小企業多數技術設備落后,且難以獲得銀行貸款去更新。發展融資租賃業,企業就可以在資金短缺或不動用經營資金的情況下,添置或更新設備。
股權質押融資的開展,不僅可以降低企業重組改制的成本,拓寬企業投資、融資的渠道,也有利于金融機構更好地發掘信貸資源。股權質押融資是一種新興的權利質押融資方式,《物權法》出臺后,在國家工商總局的推動下,一些城市和省份對非上市公司股權出資登記進行了規范,從登記環節對股權質押融資進行了推動。在當前中小企業資金普遍比較緊張的背景下,股權質押融資受到企業的廣泛歡迎,成為拓寬企業特別是中小企業融資渠道的一種新方式。
可以借鑒西方發達國家經驗,成立中小企業擔保聯合體,通過集體的力量滿足單個企業的資金需要,實現抱團融資。互助擔保一般以省為基礎組織,名稱不盡相同,多數稱為“擔保聯合體”或“互助擔保社團”等。互助性擔保的優勢來自于民間擔保的產權結構、社區性和互助、互督、互保機制。當面臨風險時,政策性擔保機構通常的做法是將風險轉移給政府,而互助性擔保機構承擔的風險最終由會員分擔,容易被潛在的被擔保者接受,擔保審批人與擔保申請人相互較為了解,緩解了信息不對稱問題;互助性擔保將銀行或政府擔保組織的外部監督轉化為互助性擔保組織內部的相互監督,提高了監督的有效性;處于劣勢的民營中小企業通過互助性擔保聯系起來,在和銀行談判時可以爭取到較優惠的貸款條件;互助性擔保減輕了政府財政負擔,可以為政府與民營中小企業溝通創造新的渠道,容易獲得政府的支持。為適應今后的經濟發展需要,宜大力推動構建以互助性擔保機構為主、政策性擔保機構和商業性擔保機構為補充的擔保機構為基礎,以地區和市級、省級、全國三級再擔保機構為支撐的以全國工商聯及其行業商會、基層商會為助手和橋梁紐帶的融資服務結構體系。
意大利擔保聯合體融資形式是一個企業融資自救的典范,它很好地融合了中小企業自身的資金,整合集體的力量滿足單個成員企業的資金需要。它不僅為國家和地方政府減輕了經濟負擔,也為地方中小企業找到了一條具有極強生命力的融資通道。
綜上所述,要真正有效地解決當前我國中小企業融資難的問題,需要經過企業、銀行、政府和中小金融機構各方的共同努力,建立一個融資渠道多樣化、社會信用制度化的社會經濟環境,為中小企業的進一步發展提供寬松的融資環境。
[1]李麗霞,徐海俊,孟菲.我國中小企業融資體系的研究[M].北京:科學出版社,2005.
[2]程劍鳴,孫曉嶺.中小企業融資[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6.
[3]趙尚梅,陳星.中小企業融資問題研究[M].北京:知識產權出版社,2007.
[4]牟鋒.我國中小企業融資問題探析[J].商場現代化,2009(3).
[5]徐泓,蔣硯章,楊萬貴.我國中小企業融資結構研究[J].甘肅社會科學,2009(3).
[6]李毅中.緩解融資難貸款難問題 大力扶持中小企業發展[J].人民論壇,200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