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哇,好漂亮的地方!”一下車,時光布偶和小雪花就被眼前的景象驚呆了:在一片片翠綠色的草地上,佇立著一座座紅色磚石砌成的谷倉。它們外面都帶有白色的柵欄圍起來的小院子,里面種著各式各樣的植物。很多現在都已經開出了五顏六色的花朵,好像一個個小花園。“種子俱樂部”的主任約翰正從其中的一座花園里走出來迎接他們:“很高興見到你們,來自中國的小客人!”
“您好,約翰先生。”時光布偶和小雪花有禮貌地和他打招呼。然后跟著他一起走進了花園。剛進門,他們就看到在院子的左邊種著一排西紅柿,青翠的葉片下面掛著一只只小紅燈籠一樣的果實。但等走近后仔細再看,就會發現這些西紅柿和平時在市場上看到的有些不同。它們的個頭不大,身子扁扁地,而且顏色也有點淺。不像別的西紅柿那么鮮紅鮮紅地,而是——粉紅色的!
“咦,這一定就是‘種子俱樂部’研究出的新品種吧?”小雪花好奇地湊過去,左看右看,越看越覺得有趣。約翰先生卻笑著說道:“呵呵,這個品種的西紅柿可一點也不‘新’啦。它們就是著名的德國粉紅西紅柿。最早的種子,還是十八世紀從德國的巴伐利亞被帶到這里來的呢!”
“啊?”小雪花和時光布偶都嚇了一跳,“那不是兩百多年前的事情了嗎?這么‘老’的種子還能發芽生長?”約翰先生看著他們疑惑的表情,不緊不慢地給他們講了起來:
在十八世紀的七十年代,一對姓奧托的夫婦從德國的巴伐利亞飄洋過海,移民到了美國的愛荷華州。他們在這里辛辛苦苦地勞作,開墾了一塊荒地,把它變成了一個農場。這里種植的蔬菜和果樹的種子,有不少就是奧托夫婦從德國帶過來的。由于氣候和環境的變化,不是所有的種子都能在美國的土地上生長成活。但這種粉紅西紅柿卻很快適應了當地的土壤和氣候,迅速地茁壯成長,并成了當地的名產。奧托夫婦去世之后,他們的兒子繼承了這個農場,一直精心地培育和種植粉紅西紅柿,并注意挑選和保存優良的種子。讓這個品種的西紅柿在這片土地上繼續繁衍下來。
到了1975年,奧托夫婦的曾孫女黛安嫁給了附近另一個農場的主人維利先生,把這些祖傳下來的種子也帶到了維利的農場。維利的農場也有一件特別的出產,那就是牽牛花。他的土地上生長出的一種粉色的牽牛花,顏色非常鮮艷好看,很多人都想移植到自己的花園里。這啟發了維利和黛安。他們用自家的牽牛花和西紅柿種子和鄰居們做交換,得到了不少別人家里的特色植物的種子,然后在農場里專門開墾出土地,來進行種植和培育。漸漸地,不光是鄰居們,其他村鎮、農場的人也來和他們交換種子。就這樣,維利夫婦農場里的植物品種越來越多。最后終于發展成了現在的“種子俱樂部”。
“現在,我們這里已經成為專門收集、栽培和保存家傳種子和植物的農場。在整個美國,有一萬三千多個會員為我們提供種子。在我們這里登記的種子,一般都有50年以上的種植歷史,經過幾代人的代代相傳,才保存到現在。說起來,都是一些‘種子爺爺’和‘種子奶奶’啦!”
約翰先生的介紹讓小雪花和時光布偶聽得出了神。這時,約翰先生指了指前面的一座大谷倉:“那邊就是我們的游客中心,來,到那里去看看我們的收藏吧!”
走進這個游客中心,小雪花和時光布偶頓時眼前一亮:只見這里的屋頂被巧妙構建的木頭橫梁舉得高高地,使得下面的大廳又寬敞又明亮。這里的所有家具、陳列架都是木制的。這些架子上被分成了一個個小方格,每個小格里都存放著一種植物的種子,下面貼著標簽,寫著種子的名稱、產地和編號。他們走過去看那些標簽,發現這些種子的名字都怪怪地:有的明明是南瓜的種子,卻被叫做“長島奶酪”;還有一種西紅柿叫“鄉巴佬”;一種叫“懶廚娘”的豆子……哈哈,真是太有意思啦!
“這些名字都是種子的主人給他們起的。”約翰先生一邊解釋,一邊幽默地聳了聳肩膀,“他們最了解這些蔬菜的特點,就像父母了解自己的孩子一樣。比如,這種‘長島奶酪’南瓜,燉熟后味道很鮮美,肉質細膩,就像奶酪那樣好吃。‘懶廚娘’豆子來自羅馬尼亞,這種豆子一煮就爛,即使不怎么會做菜的人也能做熟,有了它,廚娘們當然都變‘懶’了!”
“噢,原來是這樣的啊!”小雪花和時光布偶真是大開眼界。忽然,時光布偶想到了一個問題:“約翰先生,現在的生物科技那么發達,很多科學家都在培育新品種的蔬菜,那么,為什么還要保存這么多‘老’的種子呢?”
“啊,這個可就是說來話長了。”約翰先生請他們到后面的休息區,在一張木桌邊坐下,給他們倒了兩杯茶。“不錯,現在的科學技術,尤其是轉基因技術,已經能使人們改進蔬菜的品種,讓它們長得更快、更大。甚至讓本來在夏天生長的蔬菜也能在冬天結果。但是這樣改造出來的蔬菜,往往會失去原有的一些特點。比如,顏色、味道、形狀都會發生改變。”
“可不是!”小雪花想起來了:這些年在市場上買到的草莓,雖然個頭大了,但味道淡淡地,哪有酸甜可口的感覺啊?還有冬天在超市里賣的西瓜,有的吃起來就像黃瓜一樣,只有股清香味,一點也不甜。“所以說,還是純天然的品種好!”
“呵呵,這個需要科學的證明,我們不能亂下結論。”約翰先生說道,“但作為‘種子俱樂部’,我們的目標就是保存這些‘原汁原味’的植物品種。不但可以讓它們繼續被種植、生長,繁衍生息,而且也可以為研究機構提供最原始的基因樣本。其實,在自然界中的一些植物品種,已經具有了我們人類所需要的特性。”
約翰先生說著,從架子上拿來了一包種子,給小雪花和時光布偶看:“這是‘艾德瑪’生菜。它是1977年,一位90歲高齡的老人克洛伊先生捐獻給我們的。這個名字是取自他的祖父的名字。他在1861年的南北戰爭期間開始種植這種生菜。我們通過試驗發現,這種生菜的耐熱性很強,還能抵御當地的病蟲害。很顯然,種植它的那位老先生在當年就已經對它進行了改良,而且這些特征都通過基因傳承下來了。這說明通過自然的選擇,而不是人工技術,仍然是可以得到優良品種的蔬菜的。”
“嗯,所以說,只有保持生物的多樣性,才能讓更多的優質基因流傳下來。要是世界上只有一種西紅柿,那它們連大小都長得一個模樣,那可太沒意思啦!”時光布偶又開始發揮想象力了。“可是,植物是通過開花、授粉來結果、繁衍的,怎么才能保證別的品種的基因不會通過花粉被傳播到這里來呢?”小雪花這次可提了個“高難”的問題。
約翰先生領著他們來到了游客中心的后院,呀,這里原來也是一個小花園。兩邊的黑土地上種著不同的植物。有的植物“頭”上套著一些紙口袋,還有的干脆被罩在好像“塑料大棚”的小帳篷里面。約翰先生向他們解釋道:“我們已經非常小心,防止這些特殊品種和本地生長的其他品種發生雜交。像那邊‘住’在絕緣帳篷里的是胡蘿卜。因為這里有大量的野生胡蘿卜,所以我們專門制作了這種帳篷,來防止本地胡蘿卜的種子‘入侵’。用紙袋來防止花粉的傳播,也很有效。”
接著,約翰先生又領著他們參觀了“種子俱樂部”的數據庫。在被登記到這個數據庫里之前,種子們需要被種到專門的培養床里。約翰先生和他的工作人員會仔細觀察,并且詳細地記錄下種子從發芽、長大到成熟的整個過程。包括各個時期生長的高度、對水的需求量、對溫度的適應等等情況。最后,當它們的果實成熟之后,還要進行收割和品嘗。一顆種子從被收集到被編入目錄,大概需要三年的時間。“要做一個‘種子俱樂部’的工作人員,還真需要有耐心啊!”時光布偶感嘆著。
“呵呵,看起來這工作確實很枯燥。但也有不少樂趣。”約翰先生說,“我們在記錄這些數據的同時,也收集關于這些種子的歷史故事。每個品種、每個種子都有自己的故事。所以,在我們的眼中,它們不僅僅是一種植物,而且也是一份文化和歷史的記錄。”
“那么,這里豈不是變成了一個好大的‘種子博物館’了嗎?”小雪花驚呼起來。約翰先生卻回答說:“我們和博物館是有區別的。這些種子不光會在這里得到保存,而且還可以得到傳播。我們會向有興趣的農藝師、園丁提供他們所需要的種子。同時,我們會向美國農業部的‘種子銀行’提供樣品,讓這些多樣的品種被更多的人種植、分享。”
“哇,種子也有銀行?”小雪花和時光布偶還是第一次聽說。“是的。不光在美國,在挪威、丹麥等地,也都有類似的種子庫。現在,很多國家都已經意識到保存植物品種的重要性。在你們中國也有同樣的研究機構,我們很愿意和他們合作,交換這些代表著友誼的種子。”
聽到約翰先生這么說,小雪花和時光布偶可來勁了:“那,約翰先生,我們現在就想帶一些種子回去,讓它們在中國的土地上開花結果!”“哈,那太好了。讓我幫你們挑選一些適合亞洲氣候和土壤的種子吧!”約翰先生說著,領著小雪花和時光布偶,又走進了“種子俱樂部”的游客中心……如果有機會,你也可以到“種子俱樂部”來看一看,挑選幾包種子,自己種種看,領略一下植物大家庭的豐富多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