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按:春季來臨,細菌、病毒等微生物滋生繁殖活躍,一旦兒童抵抗力減弱,對環境的適應力失調,往往容易誘發腹瀉。在此提醒家長朋友們——
家住在福州羅源縣的小朋友茅思俊,今年才1歲半,每天活蹦亂跳的。日前,思俊一連5天拉肚子,每次都是蛋花樣便,飯后還嘔吐,可把父母急壞了。到醫院檢查才知道,小茅患上腹瀉病,還出現了脫水、代謝性酸中毒。
危害 警惕5大并發癥
腹瀉造成的危害,主要取決于病情的輕重程度和腹瀉持續時間的長短。臨床上,急性腹瀉可以危及小兒的生命。一旦腹瀉持續的時間較長,大量的水分、電解質流失,會導致孩子貧血、營養狀況差、機體免疫力下降,繼發感染,甚至休克、死亡。國外一些研究認為,兒童經常腹瀉,可能會影響身高及智力發育。還容易引發其他的一些疾病,主要有——
1,神經系統癥狀:3,5%的患兒出現驚厥等,可發生于輪狀病毒感染所致的胃腸炎。
2,溶血、尿毒綜合征:由出血性大腸桿菌引起的最多。常見于血水樣便或黏液血便患兒,發生在病程的中后期,或突然出現少尿、無尿時。病兒嘔吐物可有血性液體,或出現黑便,尿中有蛋白或發生血尿。
3,格林一巴利綜合征:一種急性四肢弛緩性癱瘓疾病,多與空腸彎曲菌感染有關。大部分患兒在腹瀉癥狀好轉后,出現四肢軟癱,逐漸加重,以致不能行走。嚴重者出現飲水嗆咳、咽喉麻痹及呼吸肌麻痹等。
4,病毒性心肌炎:可發生在腸道病毒感染所致的腹瀉之后。由于患兒抵抗力進一步下降,病毒侵犯心臟而引起病毒性心肌炎。常導致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甚至危及生命。
5,腸套疊:腹瀉時腸蠕動失去正常節律性,腸環肌發生持續性局部痙攣,腸近端劇烈蠕動,將痙攣的腸段推入遠端的腔內。
治療 牢記4招“殺手锏”
循證醫學表明,僅有39%的腹瀉患兒童得到適當的治療。積極的治療措施主要包括預防脫水、糾正脫水、繼續喂養和合理用藥幾大方面,具體有四點注意事項——
1,不應禁食:患兒腹瀉時進食和吸收減少,而營養需要量卻增多。所以,應當考慮繼續喂養,滿足生理需要,補充疾病消耗。只要患兒能吃,精神好,給予適當的飲食,即使腹瀉次數多一些,也會逐漸好起來。
2,不應濫用抗生素:70%腹瀉患兒不應該用抗生素。濫用抗生素的后果是引起腸道功能紊亂,加重腹瀉。由于其他感染必須大量使用廣譜抗生素時,應加用微生態制劑。
3,不要濫用靜脈輸液:90%腹瀉患兒屬于輕、中度脫水,應大力推廣使用簡單、經濟、高效的口服補液鹽(0RS),提倡家庭治療。靜脈輸液僅適用于不到10%的重度脫水者。造成小兒腹瀉死亡最重要的原因就是脫水、電解質紊亂和酸堿失衡,因而補充水和電解質的早晚及充分與否,往往決定小兒的生死存亡。
4,慎用的幾種藥物:臨床上治療腹瀉的藥物很多,但其中有些藥物對于機體發育尚不健全的小兒來說則不宜。如易蒙停,影響中樞神經系統,5歲以下兒童禁用;復方苯乙哌啶,腸道反應強烈,應嚴格控制用藥劑量;氟哌酸,可能影響骨代謝,12歲以下小兒不宜選用;四環素,可致恒牙黃染、牙釉質發育不良,8歲以下的小兒應避免應用。
預防 從3個方面入手
腹瀉的傳播途徑,一般是通過呼吸和消化系統。預防小兒腹瀉,可以從以下3個方面人手——
首先,應定期對孩子的奶具、毛巾、湯勺、玩具等進行消毒;保證小孩常洗手,特別是已經會走路的小孩,由于經常會邊吃邊玩,小手摸摸這又摸摸那最后又伸進嘴里,很容易招引各種病菌;家長回家后,先別急著與寶寶親密接觸,應先洗手或洗澡,避免把細菌帶給孩子。
其次,保持食物不受污染。春夏季腹瀉細菌感染多一些,秋冬季腹瀉則病毒感染多一些。因此,家長一年四季都要保持食物清潔,以免細菌或病毒有機可乘。同時,孩子的飲食應該營養均衡,葷素搭配,粗細搭配;添加輔食一定要到位,要遵循從少到多,從單種到多種的原則。
再次,小兒腹瀉,發現是關健。比如說小孩某一天的大便次數,由一次變為兩次或者三次,并且呈水狀、糊狀便,或者有血液、膿了;同時孩子出現嗜睡、精神不振或煩躁等癥狀時,就應該察覺這可能是腹瀉的信號,及時求醫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