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科技帶來腫瘤微創或無創治療技術的發展和創新,可高效治療局部腫瘤,對人體損傷小,無外科手術風險。這些微創的“刀”并非真正意義上的手術刀,而是一種物理能源性質的“刀”,具有殺腫瘤、無刀口、不流血的治療作用。
氬氦刀 也稱氬氦超導系統,已在肺癌、肝癌、胰腺癌、腎癌、前列腺癌、腦腫瘤等局部消融中獲得理想療效。根據腫瘤大小選擇不同規格的超冷刀頭,在CT準確引導下,經皮膚穿刺插入病灶中心,利用高壓氬氣在60秒內冷凍病變組織達-140℃,再利用高壓氦氣快速升溫回暖。反復的冷熱逆轉效應使腫瘤細胞脫水,細胞質中形成冰晶,細胞膜滲漏或破裂,腫瘤細胞便成了碎片。死亡了的腫瘤細胞還可調控腫瘤抗原,激活抗腫瘤免疫反應。用于直徑6~8厘米的病灶是安全的。
伽馬刀 是伽瑪射線立體定向治療系統的簡稱,融立體定向技術和放射外科技術于一體,適用于顱腦和體部腫瘤。頭部伽瑪刀通常用于直徑3-4厘米的球狀病灶,可對腦組織深部形狀較規整、邊界較清楚的腫瘤實施立體定向一次性大劑量照射。體部伽瑪刀可分次(一般10-12次)治療直徑5厘米左右的腫瘤,然后再輔以全身化療、中醫藥或分子靶向治療等綜合措施,以達到根治效果。已廣泛用于肺部、縱膈、食管、肝臟、胰腺、前列腺、宮頸等多臟器小體積腫瘤(淋巴結)的治療,尤其對高齡、不能耐受外科手術的原發性腫瘤或轉移性腫瘤病人,具有創傷小、不麻醉、不出血、無感染的優勢。部分病人可能出現輕重不一的照射部位副反應,如放射性肺炎、放射性消化道(食管、胃、腸)炎、放射性脊髓炎、肝功能損害等,應及時隨訪治療。
超聲聚焦刀 利用對人體無害的超聲在體外發射,體內聚焦,直接作用于腫瘤組織,達到治療目的。(1)熱固化效應:人體腫瘤細胞在45℃就會逐漸死亡,超聲聚焦刀治療系統瞬間溫度升至70-100℃,使腫瘤細胞凝固壞死。(2)機械振蕩效應:超聲波在體內聚焦后,可在瞬間對腫瘤細胞產生高頻振蕩,使其發生致命性的破壞。(3)空化效應:人體組織液中存在有微小氣泡,在超聲波的作用下劇烈膨脹、萎陷,使腫瘤組織細胞結構產生機械性、爆炸性破壞。(4)抗血管效應:超聲聚焦刀可使靶區小于0.2毫米的微血管栓塞、凝固性壞死(對大血管相對安全),破壞腫瘤的血液供應,有效抑制腫瘤再生和轉移。(5)與放化療的協同增強作用:超聲聚焦刀對腫瘤組織細胞造成的損傷,降低了腫瘤細胞對放化療的耐受性;同時,放化療對腫瘤細胞結構的破壞,又使腫瘤組織的耐溫性大大降低。有研究顯示,準備手術切除的病人,術前適當進行超聲聚焦刀治療,可防止術中癌細胞脫落,減少腫瘤轉移機會;并可以增強細胞免疫功能,改善病人預后。
射波刀 又稱立體定位放射平臺,是最新型的全身立體定位放射外科治療設備。由機器人透射、實時影像跟蹤定位、紅光二極管同步追蹤攝像機、自動化或機器人治療床、智能化的治療計劃系統、質量保證和質量控制系統6個子系統組成。采用計算機影像引導和自動跟蹤靶區技術,獲得腫瘤的準確位置,其精確度為0.67毫米;射波刀同步呼吸跟蹤,利用巡航導彈衛星實時定位,實現了肺和其他部位腫瘤照射隨病人呼吸運動,而移動誤差不超過1毫米,大大減少了腫瘤周圍正常組織的輻射損傷,對小于6厘米的早期腫瘤可徹底消除,特別適合年老體弱病人。
其他如“粒子刀”,是一種立體定向內照射系統。采用微創技術用粒子種植槍、模板、內窺鏡將同位素源碘-125等送入頭頸或體部腫瘤內,以近距離或零距離持續性照射,常用于術后、放療后殘留病灶,以及較孤立的復發性腫瘤;“中子刀”,是利用同位素锎-252中子射線,人工放置照射源,計算機遙控治療,無明顯放射性損傷,適用于人體腔道(如食管、胃腸、氣管腔、子宮腔內)腫瘤及體表腫瘤。
無論哪種“刀”,都只是腫瘤的局部治療方法,不能夸大其治療作用。同時,應遵循惡性腫瘤的治療原則:(1)盡可能獲得病理學診斷,以便“有的放矢”;(2)要充分考慮腫瘤的部位、細胞類型及分化程度和腫瘤發展趨勢選擇治療方法,如小細胞癌應首選全身治療,以控制腫瘤的迅猛進展;(3)要盡量避開人體內重要臟器,對于胃腸道腫瘤治療要慎重,注意預防空腔臟器穿孔,臨近大血管的治療要防范大出血;(4)局部腫瘤的摧毀和消退,并不等于腫瘤已經治愈,要繼續考慮后續和維持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