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江西高考將在寫作部分增加閱讀表達題,取消自2007年以來的對話填空題。這一題型主要要求考生閱讀一篇短文,并根據所給題要求作答。題目類型主要有:短文轉述填空;指代關系的確認;短文信息歸納表達;補全文章中空缺的句子;概括文章大意、標題或指出作者寫作的主要原因。這是山東、天津等省份近幾年采用的一種新的測試題型。下面就幾個常見的問題來探討一下閱讀表達題的解題技巧。
一根據文章大意或主旨
針對此類設問,要善于對文章的整體內容進行根據或歸納總結,善于尋找段落的主題句和剔除出文中的細節事實或作者的論據,關注每一段的首句和尾句是一個很不錯的方法。根據出來的中心意思一定要能夠覆蓋全文或整個段落,不能以偏概全。文章標題格式可以是完整的句子,也可以是簡潔的短語,同時注意字數的要求。
二補全文章中空缺的句子
回答該類問題時,一定要弄清楚上下文意思,弄清楚上下文之間的邏輯關系,如遞進、并列、對比、轉折、因果等,根據問題的字數要求慎重作答。答完后要檢查一下,看上下文是否通順,能否恢復作者原本想表達的思想、內容或意圖,所寫句子有無語病,等等。
三指代關系的確認
此類題型要求學生能正確地分析句子成分,尤其是結構較為復雜或者包括一些特殊的表達的句子。同時,我們一定要根據文章的內容、邏輯思路,確認該詞到底在文章中是什么含義。
總之,閱讀表達題將讀與寫的考查相結合,既考查學生獲取信息的能力,又考查學業生歸納、整合與轉換信息的能力,融閱讀理解與書面表達于一體,具有較高的區分度和信息度。那么,如何在日常的學習中進行此類題型的積累和實踐呢?
1.要在平時的課文理解、課外閱讀中多思考、多理解,解題時不僅要尋讀具體信息,而且要理解主旨大意,同時理解語段的邏輯結構和作者的寫作意圖和態度。
2.平時要多積累、多聽、多讀,常閱讀、常練筆。
3.嘗試去解析一些句式復雜的句子,并試圖抽調一兩個句子,關注文章中的一些指示代詞、重要名詞等,加大訓練的力度,多進行實踐學習,做到心中有數。
(作者單位:江西省吉安縣第二中學)
責任編輯:王 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