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景教學”是指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有目的引入和創設具有一定情緒色彩的、生動具體的場景,以引起學生一定的態度體驗,從而幫助學生理解教材,并使學生心理機能得到發展的方法。化學作為一門和生活密切相關的學科,教師更應在新課程的化學課堂教學中,努力創設教學情景,充分利用情境教育特有的功能,讓學生忘我地由“扮演角色”到“進入角色”,實現由“被動角色”到“主動角色”的轉變。
一 情景教學在化學教學中的意義
1.情景教學有利于解決問題。學生學習知識的目的是為了今后能用知識獨立解決實際生活中碰到的問題,這就意味著需要知識的遷移和應用。而情景對知識的遷移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因為情景本身就是知識的一部分,學習者只有在真實情景下學到了知識,才會真正了解所學知識的意義價值,知識才能成為學習者解決實際問題的工具。脫離了情景的知識不具備良好的遷移功能。
2.情景教學能提供有意義的學習脈絡。一個好的教學情景除了給學生講述一些豐富的生活故事或生動的歷史故事之外,也應該能夠給學生一些問題,并力爭是這些問題能夠成為指引這一堂課的關鍵問題。
3.情景教學能幫助學生形成良好的情感、態度和價值觀。新課標要求在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三個維度上培養學生,由于情景來源的多元化及教學情景的真實性,教師完全可以通過選擇合適的教學情景,有效地幫助學生形成良好的情感、態度、價值觀。
二 化學教學中情景設計的原則
1.適應性。一個好的教學情景應該與主題緊密吻合、具有全局性,它不是用來舉例子說明觀點的,它是向學生提供學習材料和環境的。它應該貫穿整個課堂,并能成為課堂問題產生的源頭,既使得整個課堂能夠圍繞這個情景展開,又使得教學任務得以輕松實現。
2.合理性。教學情景的設置應該具有合理性。這種合理性既指設置的教學情景在時間上要合理,不能占有太多的課堂教學時間,也指一堂課教學情景的數量,并非多多益善。如果教學情景過多,就會使整堂課顯得雜亂無章,這樣會減弱學生對情景背后知識的關注。
3.普遍性。所設計的教學情景應該具有生活化,普遍化的特征,所謂真實的情景并不只是將日常生活情景引入課堂,可以有多種形式
三 中學化學情景教學的幾種常見方法
1.強調實驗的作用,增強科學性。化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自然科學。通過實驗,學生可以觀察到大量生動、有趣的化學現象,加深對所學知識的理解。通過實驗,還可以培養和提高學生動腦、動手的能力,培養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和嚴肅認真的工作作風。因此,實驗不僅有教學意義,而且還有教育意義。教師應通過精心設計的演示試驗和學生實驗,創設有利于學生學習的情景。例如,在講解“過氧化鈉的性質”之前,我們先叫學生做“滴水生火”和“吹氣生火”的實驗,這樣便把學生引入到一個非常好奇的意境中來了,當然整堂課的效果可想而知了。
2.課堂情景問題化,增強趣味性。美國教育家杜威說過:“我們主張必須有一個實際的經驗情景,作為思維階段的開始,思維起于疑問。”在課堂中建構問題情景,讓學生在自己的認知矛盾運動中學習知識和技能。如在講酯的內容時,首先提出問題:①為什么老陳酒有一股醉人的香味?②廚師做菜時經常用白酒和食醋混合作調味劑,為什么?問題輕松,涉及生活,學生興趣非常高,之后演示乙酸乙酯的制取實驗,學生親眼觀察到在Na2CO3溶液中凝結一層油狀液體,親自聞到了它的特殊香味。結合前面所提的問題,使學生進入積極的思維情境后,再講解相關知識。需要注意的是根據心理學家維果茨基“最近發展區”理論,所提出的問題應略高于學生現有的認知水平,不能過高或過低。
3.課堂情景多媒體化,增強信息性。多媒體技術因其形象、直觀、生動、信息量大等特點,在教學中得到越來越多的應用。利用多媒體創設情景,可以宏觀模擬微觀,將抽象的事物形象化;變靜態為動態或對瞬間定格分析;模擬實驗室中不能或不易完成的實驗,使實驗更加完整;各種場面模擬,展示感性材料,縮短時空距離。多媒體影像生動形象、圖文并茂,為學生創造一種賞心悅目的情景;優美的韻律、歡快的節奏,使學生為之動情,即集中了注意力、樂于求知,又鞏固和加速記憶所學的知識。例如,象鹽類水解這樣抽象的教學內容,我們便可以制作模擬動畫來增強學生的學習興趣,這樣既可以幫助學生理解,又讓使得整堂課更為輕松。
4.課堂情景生活化,增強活動的真實性。化學與生活聯系緊密,生活中處處涉及化學,從化學在實際生活中的應用來創設情景,既可以讓學生體會到學習化學的重要性,又有住于學生利用所學的化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例如,為了加深學生對油脂性質的理解,我們可以引入這樣一個情景——實驗室的棉花很容易吸水,大家都知道棉花樹是在野外生長的,那如果開花時碰到下雨,棉花樹會不會遭滅頂之災呢?這個與生活相關的化學問題,看似簡單,但能很快地激發學生的興趣。當學生解決了這類問題后,在日后再遇到“鴨子游泳時為什么不會濕”等類似問題時,就會將鴨子的羽毛與化學的油脂知識聯系。
總之,教師在化學新課程的課堂教學中,要努力構建富有適應性,合理性和普遍性的教學情景,以增強學生的學習興趣。
(作者單位:江西省南昌二中)
責任編輯:周正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