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同學們,“閱讀快車”又要出發(fā)啦!今天我們的目的地是南京市夫子廟小學,它位于古城南京的秦淮河畔,就在著名的夫子廟景區(qū)內(nèi)。夫子廟小學是一所極具特色的學校,以“開筆禮”“成童禮”“狀元禮”遠近聞名。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快快跟隨我們的鏡頭一起去看一看吧!
隆重的“開筆禮”
2011年9月1日,開學第一天。上午9點,夫子廟大成殿內(nèi)古樂聲聲,氣氛莊嚴。走進大成殿明德堂內(nèi),放眼望去,呵,夫子廟小學的師生們已經(jīng)統(tǒng)一著裝,齊聚一堂。原來啊,夫子廟小學要在這里舉行隆重的“開筆禮”儀式!
“開筆”俗稱“破蒙”。是古代人們?yōu)樯賰号e辦的一種“識字習禮”儀式。夫子廟小學的現(xiàn)代“開筆禮”,是學校特色文化教育的第一步,儒家文化的浸潤由此開始。
一陣悠揚的古樂傳來,我們循聲望去,呵,原來是“小星星民樂團”的孩子們正在演奏《擊缶歌》,在美妙的音樂中,儀式即將拉開帷幕。
熱烈的掌聲響起來了!我們忙把鏡頭對準今天的主角——一年級新生。只見他們身穿古代儒生禮服,頭戴長翅璞頭帽,表情嚴肅而又認真,正排著隊整齊地走進大成殿。
儀式正式開始了,在馮愛東校長熱情洋溢的歡迎詞后。臺上的老師開始帶領孩子們齊誦《論語》,聽——
“學而不厭,誨人不倦。”臺上的老師一字一句地慢慢念著。
“學而不厭,誨人不倦。”臺下的孩子們跟隨老師,搖頭晃腦地用稚嫩的聲音吟誦著。
“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
“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
……
吟誦完畢。只見一位老師用毛筆端端正正地寫出了個“人”字,孩子們伸出小手,一筆一劃地慢慢學著-,嘴里還念念有詞。
“通過這一環(huán)節(jié),我們要讓孩子們懂得,‘人’字的一撇一捺表示人與人之間要團結(jié)友愛,互相支持。”蔣夢麟主任解釋道。這真是極富深意的開學第一課。
咦,孩子們雙手打拱,高高舉過頭頂,這是干什么呀?原來,他們正向孔子像深深鞠躬呢。
快看,在隊伍的前面,面帶微笑的馮校長正在給孩子們“點朱砂”。她左手捧著朱砂、右手握著鉛筆,用筆端的橡皮輕輕地蘸一下鮮紅的朱砂,在孩子的額頭正中輕輕一點。“點朱砂,又稱開天眼,寓意孩子從此眼明心明。好讀書,讀好書。”蔣主任這樣說道。
儀式最后,孩子們獲贈了《論語》,還一起撞響了啟蒙鐘。“鐺——鐺——鐺”,聽到低沉洪亮的鐘聲響起,他們高興地咧開了小嘴。
“也許今天,孩子們可能還不知道孔子是誰,可能也不知道《論語》是什么,但從隆重的儀式中,他們會產(chǎn)生一種意識:今天是不一樣的一天,從這刻起,我的人生有了新的起點,我是一名小學生了!”馮校長信心十足地對我們說道。
快樂的“成童禮”
“開筆禮”儀式結(jié)束后,我們跟隨馮校長來到了她的辦公室。
記者:“開筆禮”是專門為一年級新生舉行的活動,那么“成童禮”又是怎樣的呢?
馮校長:在我國古代,“成童禮”是指為告別童年,帶著父母老師的恩慈步入少年的孩子們所舉行的傳統(tǒng)禮儀。每年新年,我們都會為三年級的學生舉行“成童禮”,啟迪他們崇尚自然、敬畏生命、學會知恩立志。
記者:“成童禮”的過程是怎樣的呢?
馮校長:“成童禮”的整個氛圍是歡樂與感恩的。儀式上,孩子們齊誦《弟子規(guī)》,雙手打拱,舉過頭頂。深深地俯下身去,向家長和老師鞠躬謝恩。
記者:看到這種場面,在場的父母、老師肯定特別感動吧?
馮校長:是的,在場的媽媽們都會感動得熱淚盈眶,孩子長大懂事了,多么讓人欣慰啊!然后,孩子們會吃寓意破殼而出的紅蛋、吃“成童面”,再到操場上一起擁抱充滿生機的古銀杏樹,感受茁壯成長的快樂。共同慶祝人生的第一個十年。
感恩的“狀元年”
六月是收獲的季節(jié),也是離別的季節(jié),在離開母校之際,夫子廟小學都會為畢業(yè)生們舉行一場特殊的畢業(yè)典禮——“狀元禮”。
瞧,“狀元禮”開始了!首先是畢業(yè)生們的節(jié)目表演,他們格外珍惜這最后一次登上母校舞臺的機會,抒情的朗誦、深情的歌聲、動情的短劇……一聲聲,一幕幕,訴說的都是對母校的愛,回憶的都是師生情。
最激動人心的時刻到了!一個鋪上紅布的“狀元臺”出現(xiàn)在我們的眼前。畢業(yè)生們在音樂的伴奏下。一個一個地站上“狀元臺”。
他們從馮校長手中接過紅彤彤的畢業(yè)證書,系上寄托了美好祝愿的紅絲帶,齊誦畢業(yè)誓詞,齊唱母校校歌……告別的時刻多么感人啊,孩子們圍在老師身邊,個個哭成了淚人兒。舍不得啊,美麗的母校;舍不得啊,像媽媽一樣的好老師;舍不得啊,同窗六年的同學們。
“老師,讓我抱抱你吧!”
“孩子,記得常回母校看看!”
……
孩子和老師緊緊抱在一起,他們久久不愿離去……
彈指一揮,六年時光。母校的教誨、包容、溫暖,這一點一滴深深烙印在了畢業(yè)生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