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對新課標的不斷學習和深入實踐,我越來越體會到先進的理念有利于學生的身心健康發展和個性的張揚。除了在語文課上貫徹課改精神,引領學生以全新的視野主動積極地看世界外,我還在作文教學上大膽探索、創新,做了以下三個方面的嘗試,感覺收效不錯。
一 營造快樂學習氛圍,讓學生輕松寫作
作文對孩子來說,應該是他們精神生活的一部分,是他們幼小心靈的真實寫照。然而,長期以來,由于受應試教育的影響,我們的一些教學手段,如給學生制定寫作提綱,過早出示范文,限制文章的字數,一定要寫有意義的事等過多成人化的寫作要求,束縛了學生的手腳,使學生不敢在作文中表露自己的真實感情,文章充滿了虛情假意,千篇一律地朝著教師設定的方向“前進”,全無自己的個性,更談不上創新。因此,學生對寫作興趣索然,甚至“望而卻步”,把寫作文當做一大苦差,一條畏途。
針對這些情況,我在作文教學中力求減輕學生的寫作壓力,保護他們獨特的個性和思維。針對每次的習作內容,只提供一些寫作方法或要注意的問題等方面的參考,鼓勵學生放開膽子,想寫什么就寫什么,不限制其內容,不做字數要求,只強調一點——用心去寫,寫出的每一個字每一句話都須是自己傾力發揮,仔細斟酌的,力爭每一篇習作都展示出自己的水平,顯示出自己獨特的個性,或幽默,或嚴肅,或快樂,或憂傷,或褒獎,或鞭撻。這樣,將寫作的主動權還給學生,使他們將寫作當成傾吐自己心聲的一種方式,在不知不覺中愛上寫作。
二 鼓勵給作文“裝潢”,提高學生綜合能力
以往的作文本上,除了學生的字外,就是老師留下的紅色批語了。我大膽嘗試,鼓勵學生運用自己的創造力、想象力和愛好,如在完成習作時,結合作文內容配上自己的圖畫,也可以用自己喜歡的圖畫來裝飾,但一定要反映文章的中心思想。通過這樣的方式,將一篇篇作文“裝潢”成一幅藝術作品,給人的感覺是賞心悅目,耳目一新。在這一過程中,學生不僅是在完成習作,還在享受創作的快樂,更重要的,“裝潢”的過程也是提高學生想象力、創造力、審美力及繪圖、編輯等多種能力的過程。長此以往,學生能不樂意寫作,愛上寫作嗎?
三 創辦習作小刊物,使學生嘗到成功的喜悅
在班內創辦作文平臺或作文小刊物,將班上學生的好作文展示出來。讓每個學生都有展示自己習作的機會,嘗到成功的喜悅。這樣長期堅持下去,學生的寫作能力自然而然會得到提高。
習作的空間十分廣闊,我教給學生的還十分有限,要讓所有學生特別是學困生都樂意寫作、善于寫作,任重而道遠。
作為教師,要求學生做到的,教師必須首先做到?!白约簭姶罅恕保k法多了,改變別人才有可能,這是魏書生老師的觀點。他很中肯地指出了教師素質的重要性。此外,教師還應有創新的觀念,這樣才能適應時代發展的需要,教育事業發展的需要。
(作者單位:江西省興國縣瀲江第二小學)
責任編輯:王 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