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陰似箭,彈指揮去的只是春花秋月,卻揮不去心頭如夢如歌的澳門情結。忘不了澳門,因為那里有我和老伴劉祖漢構筑的新婚愛巢;那里是我倆畢生相攜奔向祖國的橋頭堡。
歲月留痕
1949年10月1日新中國成立的嘹亮號角響徹全球!11月9日位居香港14家航空業務之首、亞洲第一的中國航空公司和稍小的中央航空公司(簡稱中航,央航,統稱兩航)在境外聯袂宣布震驚世界的“兩航起義”。中航駐澳門辦事處、電臺、通信課車間三個部門的員工家屬與兩航香港基地的員工家屬分批編隊舉家回歸。當年青絲紅顏的我依依不舍別濠江。重返澳門已是滿面皺褶鬢如霜。
最難忘:自“兩航”宣布起義,已屬新中國的兩航在港巨額資產,遭遇長達3年的產權歸屬與流血斗爭。
此外,在香港,一艘滿載兩航資產內運的貨船,被港英水警發覺追蹤尾隨到澳門。情急無法擺脫的押運員。求助于澳門愛國人士何賢先生。深夜,顧不得休息的何先生,立即“調兵遣將”巧施“掉包計”,貨船“變”客船,大搖大擺在水警眼皮下乘風逐浪順利北上。
被英警盯梢的香港三位兩航護產員工,同樣到了澳門才甩掉“尾巴”?,F在天津安度晚年的繆主恩便是其中之一。
在澳門卻是男番景象:新中國緊缺急需的軍民兩用寶貴器材,同樣面臨“產權訴訟凍結”的危急時刻,有愛國的何賢挺身出面與澳督斡旋;有中航員工的當地碼頭工友熱情協助,一夜之間毫厘無損搶運離境。人員器材無一遺漏的雙回歸,被贊為兩航起義中的“愛國集體”
當年受命澳門“兩航”起義五人委員會之一兼秘書的老伴,組織動員、護廠護產、安排回歸諸事紛繁,重任與“危險”并存。直到帶隊離境,全體人身安全未受傷害未遭摧殘。就連協助工作、戳穿“共產共妻”惡毒謠言,動員家屬隨同回歸的我,也未遇阻攔和刁難。兩航人至今心懷感念。
數百年來,殖民統治下的澳門與祖國血肉相連的母子情,親如手足的同胞情,不斷在此演繹。1950年棄高薪厚奉,扶老攜幼義無反顧跨邊境歸來的兩航人就是見證。他們陪伴祖國母親同甘共苦擺脫貧困;同心同德戰勝災難;改革開放走向國富民強;五星紅旗太空飄揚!舉奧運、辦世博……躍居世界大國強國前列,天翻地覆的變化備受世人景仰。澳門留給走過風雨的兩航人千絲萬縷的情結,同樣扯不完拽不斷。
夢醒何處
2007年暮春,又到珠海拱北海關,關那邊白蓮花旗高高飄揚的地方,就是我魂牽夢縈的澳門。
最動情:莫過于一夢乍醒“紫荊”盛開。“白蓮”飄香?!耙粐鴥芍啤毙嬷趁窠y治在我國徹底消亡!希望“澳人治澳”“港人治港”鼓顯的大國風范輝煌強勁生命力,推動兩岸“九二共識”的前進步伐,加快!再加快!!以期有生之年親眼目睹消除60年隔閡攜手完成統一大業,捧得為人類和平作出卓越貢獻的諾貝爾和平獎!
三巴尋夢:100年前孫中山先生在澳門高舉辛亥革命思想火種走向世界。1999年12月20日。殖民枷鎖伴隨夕陽永遠沉入海底。無愧于革命搖籃的澳門,薪火相傳繼承發揚愛國傳統,澳門回歸時才7歲的容韻琳。小小年紀就能淋漓盡致地展現澳門愛國思想。她感悟并領唱“七子之歌”的悲愴哀婉之聲催淚斷腸。曾飽受國破家亡之痛的我,感謝那稚嫩的淺吟低唱撥動全民激越的愛國心弦。
澳門,迎接回歸第一個新年和世紀千禧年第一縷陽光的管弦樂奏響,六所中學的青年列隊大三巴引吭高歌。歌聲,豪邁雄壯!青年,“早晨八九點鐘的太陽”不正象征擺脫殖民枷鎖的澳門欣欣向榮的明天嗎?
一聲“快看三巴”,凝神的我隨歡呼人群魚貫登上修葺大三巴的高高腳手架。當年引頸仰望牌樓,頭暈眼花莫辨。而今零距離欣賞栩栩的雕工神韻,眾人交口贊嘆不絕于耳。高架無值守,成人小童沒有一人一手觸摸牌坊。更無“某某到此一游”的刀刃刻傷。人們規范自覺,應是當局一貫重視保護古跡使然。
從而想起1987年已捐贈147件我國古代文物的澳門“愛國賭王”何鴻燊,繼豬首銅像之后不惜以6800萬港元重金拍得圓明園流失的馬首銅像捐獻國家,他說:“能參與搶救流失海外的文物很榮幸,希望借此宣揚愛國意識,帶動更多人參與。”
正因保護歷史文物的觀念不僅深入人心,且付諸行動習以為常。所以“澳門歷史城區”理所當然榮登《世界文化遺產》史冊。
遍布祖國各地的五千年文明,不也同樣有賴炎黃子孫如此呵護效仿嗎?……
就這樣,我邊走邊看邊想:媽祖廟香火鼎盛,圣母雪地殿雖小融中西文化的壁畫意深。不論中國的佛還是外國的神,都在人心里點亮一盞指迷途凈心靈的燈。勸人為善普愛眾生。管中窺豹,這也是澳門中西兼收并蓄,互不相擾的特色之一吧?
博彩探秘:一生尚未進過賭場。有心前往“小鳥籠”探秘。倏見萬道華光閃耀。啊!世界三大賭城之一“新葡京”無與倫比的獨特造型,昂立228米美不勝收的宏偉氣概吸引我進入金碧輝煌的宮殿。黃金大堂的舞臺上洋美女勁歌勁舞正酣,恍如置身小巴黎的舊上海。名品店、宴會廳、客房、會所、各國美食的餐廳、鉑金貴賓娛樂廳處處雍容華貴精美絕倫。
賭臺旁,兩對全神貫注的白發老夫婦分外搶眼,有時靜坐觀望,有時拋出籌碼,那么巧,一對連輸兩次,一對連贏兩回。輸者不撈本不沮喪,贏者不貪多不奢望。似約定“適度”玩兩把便相視一笑起身離去。他們莫非當年為生活奔波的鄰舍?或者已然錦衣玉食的當年一式大褲腳漁婦村姑?晚景幸福了,得閑相伴來此消遣愉悅身心?
不貪妒、任勞怨,吃苦受累平和心,是我當年感知的濠江人。
情滿濠江
都說“吃住行在澳門方便又低廉”。街頭巷尾24小時營業的風味食肆、不勝枚舉的百樣小吃,游人品著笑著帶著開心而去。大馬路窄街道、如過江之鯽的大巴士小出租,井然禮讓有序運行。上有纜車下有地鐵,就連過街天橋、地下通道亦有電動扶梯代步。市區巴士每位二元五,松山纜車也只區區三元。不解為何售票員還“主動”少收我車資?想不到,澳門將老年過客等同當地長者優待乘公交,且見霜滿面連證件都無需出示。翻遍夢中老皇歷,也沒“無功受祿”這等夢!誰能告訴我,這“主動”“信任”里的溫情到底有多重?
那天午后,陰云密布,春雨霏霏時斷時續,往昔老伴傘下相依領略雨中趣。今包車漫游但見雨霧罩三島,輕紗掩佼容,萬般嫵媚半露,千種嬌羞含情。正懊惱隔窗觀景未及端詳轉瞬即逝。不意駕技嫻熟的TAXI司機更善解人意,不但減速還自動擔當起新舊景點“粵式普通話”導游。
轎車駛近澳門大學,司機娓娓道來:澳門現有4所高等院校。澳門大學設有五個學院及兩個中心:上世紀90年代初就有學生五千多人。擁有著名大學博士學位的教師。來自斯坦福大學、加州伯克萊大學、牛津大學、劍橋大學、多倫多大學、北京大學等地。致力發展為電子化校園、國際化師資、及中英葡三種教學語言并存的特色國際化地區性大學。以培育高素質當地及中外專才為辦學宗旨……
尤記1950年別去澳門時一所大學也沒有的小漁村,今天不僅是“世界文化遺產”的旅游名城,“中西文化合璧”的文化名城!相信即將遷址橫琴島實現百年宏偉藍圖的澳門大學,定將成為向世界展示特色澳門的閃光名片。
為澳門自豪之神情溢于言表如數家珍的司機,助我們飽覽三島風光,得知許多未知掌故。這位熱情豪爽愛崗樂業的年輕人,莫非當年我的友鄰后代?
樂觀,自信,對自己對澳門充滿憧憬,是我結識的現代澳門人。
追夢澳門正值周末公休。未能拜見2004年10月7日澳門日報刊發我的《憶兩航起義花絮》加了精辟《編者按》的素未謀面編輯,遺憾至今。若非兩航人?稔熟兩航鮮為人知的起義細節?令我感動萬分!
人的一生去過很多地方。有的居留時間雖長,但值得回味的東西很少。有的逗留時間雖短,念念不忘之情甚多。如改寫了兩航人命運的港澳,“兩航人”誰能從記憶深處把她抹掉?多年來,但凡見到網絡報刊有關港澳信息的詩文圖片,都被我悉心下載剪貼珍藏。
澳門,從我心頭牽出一串掛滿澳門情結澆鑄的銀鈴,幾十年來,無論輕輕觸動哪一顆,流失于歲月的悅耳叮咚都如夢如歌!
啊!澳門,甜蜜迷人的夢!永恒動聽的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