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原著節選 】
《經營為什么需要哲學》
為了便于理解這種“思維方式”或哲學是何等的重要,我想出了一個“人生方程式”。下面我就給大家介紹這個方程式。
人生#8226;工作的結果=思維方式×熱情×能力
我自己長期以來,就是根據這個方程式做事的。并且覺得只有用這個方程式才能解釋自己的人生和京瓷公司的發展。
我出生在一個普通的家庭,家境不富裕。年輕的時候,初中和大學的入學考試,以及后來的就職考試都曾屢遭失敗。
有沒有一種好辦法,能夠讓像我這樣屢遭挫折,并且只具備中等才智的人,也可以做出非凡的成績呢?經過反復思考,最后得出的就是這個方程式。
表示人生結果或者工作成果的該方程式中的“思維方式”、“熱情”和“能力”三個要素,其中的“能力”也許是先天性的,包括從父母那里得到的智力、運動神經,以及健康等。
可以稱為天賦的這個“能力”,每個人都不同,如果用分數來表示的話,可以計為從0到100分。
在這個“能力”上乘以“熱情”。這個“熱情”也可以稱為“努力”。“努力”的程度也因人而異,從沒有干勁、沒有雄心、沒有活力的懶漢,到對工作和人生充滿燃燒般的熱忱、拼命努力的模范,也可以從0到100來打分。
不過,這個“熱情”與“能力”不同,它不是先天的,而是可以由自己的意志來決定的。因此,我總是持續地、最大限度地發揮“熱情”這個要素,從創建京瓷開始一直到今天,始終堅持付出“不亞于任何人的努力”。
首先,這個“不亞于任何人的努力”非常重要。很多人都自認為自己已經盡力了,但在企業界,當競爭對手比我們更努力時,我們的努力就不奏效了,我們就難免失敗和衰退。所以普通程度的努力沒有意義,必須付出“不亞于任何人的努力”,否則就無法在嚴酷的競爭中立足。
而且這種努力不是一時的,而必須是持續不斷、永無止境的。周圍人總勸我說“你這么干,總有一天會倒下”,但是我從創業以來,一直不分晝夜、全身心地投入工作。
如果拿馬拉松作比喻,就好比把42.195公里的路程,按照短跑方式全力跑完一樣。這樣的事情誰都認為不可能,但我們京瓷卻自始至終全速前進。盡管在陶瓷領域我們屬于后起的企業,但不知不覺中那些有歷史的、先行起跑的企業進入了我們的視野,我們一口氣超越了他們。現在“京瓷”已經成長為全球首屈一指的精密陶瓷制造商。這就是“熱情”,也就是“努力”所帶來的成果。
這里的“能力”和“熱情”我們用分數來表示。
比如說,某人很健康、很聰明,“能力”可打90分。但是,這個有90分能力的人過分自信而不肯努力,其“熱情”只有30分。于是,90分的能力乘上30分的熱情,該人的分數只有2700分。
另一個人認為“自己只略勝于普通人,能力只不過60分左右,但正因為沒有突出的才能,所以才必須拼命努力”,于是他激勵自己發奮努力,其“熱情”為90分。于是,60乘上90則是5400分,這比前面那位有能力的懶人的2700分要高出一倍。
就是說,即使是只具備普通能力的人,只要他付出持續不懈的努力,就一定可以彌補自身能力的不足,從而取得很大的成果。
同時,這個方程式最重要的是:在上述“能力”和“熱情”的乘積之上,再要乘上“思維方式”這一要素。而且剛才說的“能力”和“熱情”是從0到100分,而“思維方式”則從壞到好,有從負100分到正100分這么大的幅度。
例如,不辭辛勞,愿為他人的幸福而拼命工作,這樣的“思維方式”就是正值;相反,憤世嫉俗、怨天尤人,否定真摯的人生態度,這樣的“思維方式”就是負值。
這樣的話,因為三要素是相乘的關系,如果持有正面的“思維方式”,人生和工作的結果就是一個更大的正值;相反,如果持有負面的“思維方式”,哪怕是少許,三者相乘的結果不僅一下子變成了負值,而且能力越強,熱情越高,其人生和工作的結果反而越發糟糕。
用剛才的例子來講,那位有60分的“能力”和90分的“熱情”的人,如果他持有作為人的正確的“思維方式”,并達到90分,那么,60×90×90等于48萬6千分,方程式的值達到了非常優良的高分。
相反,“能力”和“熱情”的分數相同,但持有哪怕只是少許的負面的“思維方式”,比如某人的“思維方式”只是負的1分,那么方程式的結果一下子就轉為負的5400分。再比如有人持有非常惡劣的反社會的“思維方式”,達到負的90分,那么最終的乘積就是負48萬6千分,可能會給他的人生和工作帶來極為悲慘的結果。
而實際上,任何國家的任何社會都有這樣的經營者,他們才華出眾、熱情洋溢,創建并發展了企業,獲得了巨額財富。然而因為他們逐漸變得旁若無人、一意孤行,因而受到社會的制裁,轉眼間就從舞臺上消失了。這種人的失敗原因就在于“思維方式”成了負值。
那么,必須具備怎樣的“思維方式”呢?前面已經談了一些,在這里,我再列舉一些我認為是正面的“思維方式”。
積極向上、具有建設性;擅于與人共事,有協調性;性格開朗,對事物持肯定態度;充滿善意;能同情他人、寬厚待人;誠實、正直;謙虛謹慎;勤奮努力;不自私,不貪欲;有感恩心,懂得知足;能克制自己的欲望,等等。
正面的思維方式就是上述這些內容。那么另一方面,負面的思維方式又是指哪些呢?就是與上述正面思維方式相反的內容。在這里我也一并列舉出來。
態度消極、否定、缺乏協調性;陰郁、充滿惡意、心術不正、想陷害他人;不認真、愛撒謊、傲慢、懶惰;自私、貪心、愛發牢騷;憎恨別人、妒忌別人等等,這些都是負面的思維方式。
自己的思維方式究竟是正還是負,其數值是高還是低,是左右方程式結果的關鍵。
我想出這個方程式以后,就經常把它展示給員工,向他們說明“思維方式是何等的重要,思維方式決定了人生和工作的結果”。同時,我也時刻鞭策自己,力求使方程式的數值最大化。
同時,我就是這樣,把“作為人,何謂正確”作為判斷基準,“將正確的事情以正確的方式貫徹到底”。在這個基本思想的指引下,再把日常工作中一點一滴的感悟隨時記錄在筆記本上。
不知不覺中,筆記本就寫滿了,我把其中的內容歸納為“京瓷哲學”,將它作為自己的行為準則,同時作為企業哲學,努力讓員工們共有。在這里,我介紹一下“京瓷哲學”中的一部分內容。
第一條是“腳踏實地,堅持不懈”。
擁有遠大的理想和愿望固然重要,但即使制定了宏偉的目標,日常工作中仍然要做看似平凡簡單的事情。因此,有時會感到煩惱,覺得“自己的理想與現實之間差距太大”。
但是,無論哪個領域,要想取得卓越的成就,不可或缺的就是不斷地改良和改善、進行基礎性實驗并收集數據、邁開雙腳跑客戶、接定單等等,日復一日、鍥而不舍,一步一步地付出努力。
人生亦是如此。在人生的旅途中,沒有噴氣式飛機可以載著你輕松地抵達目的地,只能像尺蠖蟲一樣,一步一步地不斷前行。
但是我們還是會覺得自己描繪的目標離現實太遠,“每天孜孜不倦地做這樣瑣碎的工作,什么時候才是盡頭!這樣做下去,夢想能成真嗎?”我們常為此焦躁不安。
實際上我也常有這樣的煩惱,想把公司經營得更出色,但現在的工作、眼前遇到的問題,必須一件一件來處理,每天重復平凡的工作,這樣周而復始,公司能做大嗎?
但是,在實踐中,我領悟到企業經營不能靠經營者單槍匹馬,必須與員工們共同努力。一個人能做的事很有限,需要許多志同道合的人團結一致、腳踏實地、持續努力,才能成就偉大的事業。
鉆研創新,聽起來似乎很難。但是,明天勝過今天、后天勝過明天,不斷地進行改良和改善,不是簡單地重復相同的事情,而是今天用這種方法試試,明天用更有效的方法試試。即便平凡簡單的作業,只要不斷地鉆研創新,也會帶來飛躍性的進步。
決不能漫不經心地重復與昨天相同的作業,要在每天的工作中時刻思考“這樣做是否可行”,同時帶著“為什么”的疑問,今天勝過昨天,明天勝過今天,持續不斷地對工作進行改善改良,最終一定能取得出色的成就。
不懈地、踏實地努力,加上每天鉆研創新、持續改良改善。這個方法不僅能夠提升技術實力,而且還能使中小零散型企業成長為大型企業。說這個方法是唯一有效的方法也不過分。我想京瓷的發展就證明了這個真理。
如果經營者沒有明確的哲學,企業只會片面追求利潤的增加,在經營中只會片面追求合理性和效率。同時,企業內會逐漸釀成一種“只要賺錢就行”的壞風氣,就會出現用不正當的手段去賺錢的員工和干部。
這種不正當的行為哪怕只有一絲一毫,倘若聽之任之的話,公司的道德風氣將會很快墮落。而在充滿著墮落氣氛的組織里,正直的人也會失去認真工作的積極性。公司的風氣將急劇地敗壞,業績也會隨之惡化。
更多內容請見《經營為什么需要哲學》原著
[作者簡介]
稻盛和夫
1932年出生于日本鹿兒島,鹿兒島大學工學部畢業。27歲創辦京都陶瓷株式會社(現名京瓷Kyocera),52歲創辦第二電電(原名DDI,現名KDDI,目前在日本為僅次于NTT的第二大通訊公司),這兩家公司又都在他的有生之年進入世界500強,兩大事業皆以驚人的力道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