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998年,杰米·戴蒙與桑迪·韋爾經過16年的努力奮斗終于站在了華爾街之巔。但戴蒙并沒有欣賞多久頂巔的風景,到年底,那確定了他職業生涯的合作關系就要面臨終止了。
旅行者集團的計劃小組定期會在阿蒙克召開會議。1997年12月的會議主題是地道的韋爾式:“我們接下來收購什么?”企劃主管邁克·卡彭特主持計劃小組討論了許多可能進行合并的公司,包括美國運通、高盛、J.P.摩根、美林等。突然,有人提出花旗公司,引來一片質疑?;ㄆ旃九c旅行者集團不是一路的——花旗的規模太大,實力太強了。
戴蒙還記得他曾經的那個想法“所有收購之母”。從概念上來講,與花旗公司合并將會是最有意義的?;ㄆ煸趶男庞每ǖ街辟~戶的幾乎所有現存的銀行產品上都是全球領先者。旅行者集團在除銀行服務以外的金融產品上擁有巨大的優勢,包括旅行者的保險業務,所羅門美邦的證券經紀和投資銀行業務,以及普萊莫瑞卡的財務咨詢業務。
然而有一個突出的問題。盡管韋爾與戴蒙作為交易締造者享有卓越的聲譽,而金融服務公司之最的“蒂芬妮”花旗公司要遠遠高于他們。相比之下旅行者集團就是交易家的混合物,是多個部分的集合。雖然與花旗并購的交易會形成有意義的業務互補,但對貴族般深受尊敬的花旗公司CEO約翰·里德(John Reed)來說幾乎找不到什么理由要把至高的職位在一次并購中讓與韋爾。而很難相信韋爾還會接受作為領導者以外的職位。
但在數據上,韋爾注意到旅行者集團的市值比花旗公司差不了多少。或許旅行者集團這一品牌名稱不如全球銀行花旗公司,但十年來贏得了投資者的信任而使旅行者集團的價值達到如此的高度,使其完全可能進行與花旗的并購交易。
約翰·里德在商業銀行界出類拔萃。他被認為是他那個年代最有遠見的銀行家。他先于他的同行們看到了技術的力量,通過ATM業務以及運用數據庫搜索現有的與潛在的客戶獲得了新的業務機會,進一步推動了花旗公司的發展。他是個地地道道的商人氣質的銀行家,坐擁世界上最受尊崇的公司之一,公司在1997年收益達216億美元,凈收益36億美元。
里德也擁有這個行業的專業特點,喜歡隱匿在他的辦公室里與他的員工通過備忘錄進行交流。在這一點上,桑迪·韋爾正好與他相反。韋爾始終都是一個顯得很友好的人。韋爾最喜歡的是走到第一線與他的員工們在一起。“里德不喜歡他的員工,”一個多年的老同事說,“給他一塊白板,一間他不必與員工交流的辦公室,他會講上好幾個小時。但要注意的是,如果他確實想與你溝通,他會每天都來向你證明他比你聰明?!?/p>
然而里德很聰明,事實上他足夠的聰明,而能夠意識到在金融服務業到處進行著快速的聯合,他也不得不保持開放的思維來面對任一個與所有的關于如何保持公司競爭優勢的構想。他意識到他與公司前任CEO華爾特·芮斯頓(Walter Wriston)在這家銀行巨頭內部建立的官僚主義正使整個公司陷入窒息。公司需要一劑興奮劑使它達到平衡。盡管公司具有巨大的規模與極好的聲譽,卻仍然不時產生巨大的失誤。比如在十年前,卻就由于拉丁美洲債務危機而受到了一次其歷史上最嚴重的損失。媒體曾報道里德剛剛聯系過美國運通的哈維·戈盧布(Harvey Golub)有關花旗與美國運通的合并事宜,盡管討論失敗,但這件事顯示了花旗進行收購的可能性,這使韋爾受到了鼓舞。1997年12月,韋爾給里德打電話建議兩人見面談談,里德提出將在2月25日在華盛頓舉行的由頂尖CEO參加的工商大會見面。
里德并不十分清楚見面的原因。當他在晚上9點鐘敲響了韋爾酒店的房門,他還在想韋爾可能要他在某次慈善晚宴上花2.5萬美元買一張桌子,或者諸如此類的事情。而韋爾已經準備好了他的鼓動宣傳。里德剛剛進門,韋爾就開始說明他們兩家市值相互匹敵公司進行合并的遠見卓識,指出兩家公司的聯合將會強大地坐擁整個金融界。韋爾提議兩人可以分享CEO領導職位,兩家公司平分董事會席位。
里德并沒有立即表示拒絕。第二天上午七點,韋爾打電話給戴蒙。莫尼卡·蘭利在他的書中詳述了他們的談話。“你不會相信!”韋爾說,“這將成為歷史上最偉大的合并!”雖然戴蒙并不知道韋爾與里德的會面,但他仍然清楚他的老板韋爾在說什么?!八惺召徶??”戴蒙問?!笆前。薪灰椎内A家。”桑迪回答。
戴蒙震驚了。這是他們十年的大部分時間里所談論的夢想。從他們在巴爾的摩時的無名小卒——事實上,是從1985年在西格拉姆大廈的那些低迷的日子——他們終于還是實現了這一宏愿,到達了他們行業中的最高峰。所有收購之母不再只是閑扯間的一句遭人非議的玩笑話。
進一步考慮之后,里德覺得合并的想法讓他很感興趣,于是建議韋爾與花旗公司副主席保羅·柯林斯(Paul Collins)繼續會談,時間定在3月2日。到這個階段,韋爾鑒于合并的重要性,只帶了戴蒙與公司企劃主管邁克·卡彭特進入會談,這兩人在3月5日聚集到韋爾的家里,繼續商討如何將這次合并付諸實施。接下來的幾天里,戴蒙一人回答了柯林斯關于這次交易的大部分財務問題。
兩家公司的合并小組約定3月20日至21日,里德一從海外旅行回來就在阿蒙克舉行會談。然而在此之前,韋爾請里德在19號晚上進行了一次私人會談。如果說韋爾扼殺他的門徒戴蒙的抱負就像投下的一枚枚炸彈,那么在共進晚餐時,韋爾秘密地投下了遏制他門徒的抱負的第一枚炸彈。
韋爾后來寫道,他注意到里德很喜歡戴蒙,便告訴里德不要把戴蒙看成合并后公司最終的CEO?!安灰獮榱说玫浇苊走@個接班人而進行這樁合并,”韋爾說,“你必須為自己看,有些問題是你不了解的?!睂τ谶@個問題沒有繼續談論,但是一個不可逆轉的計劃已經開始了。(詹姆斯·羅賓遜在某種程度上是通過委任彼得·科恩來除掉了桑迪·韋爾。韋爾如果讓那種事情再上演一次可真是該死了。這一次,他不會再在“成功之后出局”了。)
接下來的兩天,雙方團隊詳細地討論了對于合并的概念框架,包括將新公司命名為花旗集團,以及確定了三個大的業務部門:公司投資銀行業務部、消費業務部和資產管理業務部。戴蒙合理地設想到他會被任命去負責管理公司投資銀行業務部。這是跟在所羅門美邦他與莫恩聯合管理的那份同樣的工作。
鑒于他在旅行者集團董事會的任職及其在幾年里旅行者所接管的公司,他所沒有考慮到的就是他不會進入花旗集團董事會的可能性。這是韋爾投下的第二枚炸彈。在三月中旬,韋爾與戴蒙在韋爾家討論合并的細節。這時韋爾轉向他多年的老副官說,“杰米,你將不能夠進入新公司的董事會?!?/p>
這句話標志著曾經比大多數的父子更為緊密的關系最終產生了不可調和的決裂。即使兩人又為此陷入了爭吵,但這次再也不是以前的那種爭吵了。韋爾告訴戴蒙他永遠都不會成為花旗集團的CEO。即使其包含了更多隱含的意思,但這就是結局。如果是在童話故事里,戴蒙會接替他的導師韋爾,引領花旗集團取得更大的輝煌。那么,杰米·戴蒙就不會去領導花旗唯一一家強大的競爭者,十年后花旗集團就不會瀕臨絕境。換句話說,美國銀行未來的發展就會是另一個樣子。如果桑迪·韋爾滿足了戴蒙的熱切期望,使戴蒙確信他會成為韋爾的接替者,那么歷史將要進行大幅度的改寫。然而韋爾還不準備跳出他自己的職業生涯去思考。他生活在現在,戴蒙是他的部下,他對認為他們兩人是平等的想法感到深惡痛絕。如果董事會已經有一位跟他平起平坐的約翰·里德,那么韋爾就不需要一名部下了。
戴蒙對此瞠目結舌。“桑迪,我跟你一起奮斗了15年來建造這個公司,請你不要這樣對我。”戴蒙氣急敗壞地說。韋爾便開始羅列出不大能說得過去的理由來向他解釋為什么大家都認為既成事實的東西,最終卻成為了不可能。韋爾說,他已經與里德達成協議,規定除了韋爾和里德之外沒有其他內部人員加入新公司的董事會。戴蒙并不買賬,說可以安排另一名像保羅·柯林斯這樣的花旗管理者跟他一起進入董事會。韋爾又以鮑勃·利普作為理由來反駁,如果只是任命了戴蒙而沒有任命利普,那么他會怎么想?!吧5?,去問問鮑勃吧,”戴蒙回答,“鮑勃會告訴你讓我加入董事會?!?/p>
戴蒙說,除此之外還有尊嚴的問題。人們已經沸沸揚揚地議論戴蒙會成為新公司總裁的事情。戴蒙說如果他真的擔任總裁一職,他會成為一家大型上市公司里唯一一名沒有進入董事會的總裁。也就是說,這是一件尷尬而又說不過去的事情。但是韋爾語意堅決,“我們已經決定了?!贝髅稍僖矡o法忍受,就離開了韋爾的家。
戴蒙承受了巨大的震驚與悲痛,他后來對他一個朋友說,“天啊!我幫助建造了旅行者集團?!彪m然戴蒙因為所受到的不公而感到沮喪,其實他沒能領會韋爾所說的話中更大的含義。桑迪·韋爾已經開始著手廢除美國公司史上時間最長、知名度最廣,也是得到了最廣泛認可的繼任計劃。
更多內容請見《最后的勝者》原著
[作者簡介]
達夫·麥克唐納
著名作家,《紐約》雜志特約編輯。曾在《名利場》、《GQ》、《連線》和《時代》等知名雜志發表諸多文章,頻頻出現于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美國全國廣播公司財經頻道(CNBC)和??怂剐侣勵l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