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世基


涓涓細流方能匯成大海,厚德才能載物。建設和諧社會,創(chuàng)造幸福生活,是國人共同的追求和祈盼。需要大家共同努力,通過一次次活動,一件件工作,長期實踐,日積月累去逐步實現(xiàn)。4月2日,記者有幸參加了一次充滿和諧氣氛的晚宴,對此感受尤深。
這是一次普通的滿月宴。然而它又是不尋常的晚宴。因為晚宴的主人是前國家主席劉少奇同志的長孫劉維寧(人們通常稱他的俄文名阿廖沙)長孫添了長孫女,值得慶賀!難怪吸引了不少賓客前來祝賀!他們當中有老一輩革命家身邊的工作人員,有從黨政軍等各界領導崗位上退下來的老同志或其遺孀和他們的后人,有阿廖沙他們在廣州的好友,還有從俄羅斯趕來的他們的親友,近百人與會。
“小河清清流,微微翻波浪,水面映著銀色的月光……夜色多么好,令人多神往,在這迷人的晚上……”伴隨著這首悠揚悅耳的世界名曲《莫斯科郊外的晚上》,賓客陸續(xù)近入廣州郊外香江會館宴會廳。大廳內(nèi)喜氣洋洋,滿是歡樂的笑臉和祝福的話語。阿廖沙夫婦和兒子劉安東夫婦更是喜不自禁,在宴會廳門前迎客,用不太熟練的中國話反復說:“歡迎!歡迎!”“謝謝!謝謝!”
阿廖沙的中文不熟練,他簡短的開場白,是用俄語講由好友翻譯的,表達了他一家人對賓客到來由衷的歡迎,對組織這次宴會各方面的支持、幫助表示誠摯的謝意,同時也表達了對父親和爺爺?shù)惹拜吷钌畹乃寄钪椤?/p>
主持人把話鋒一轉,對著坐在主賓席上曾經(jīng)擔任毛澤東主席機要秘書的張玉鳳說:“張玉鳳大姐,我們知道你平時在公開場合一般都不講話,今晚這個場合不一般,大家都希望聽你即席講幾句話。”話音未落,掌聲四起。張玉鳳顯然被感動了。雖然她年近古稀,早已做外婆了,但依然神采飛揚,動作輕盈不失穩(wěn)重,她馬上站起來,鞠躬致謝,接過主持人的話筒說:“我就講幾句吧!今晚我是從很遠的地方三亞市趕過來,參加前國家主席劉少奇同志家第五代曾孫女的滿月宴。我的心情是非常激動的。過去我有幸見過阿廖沙兄弟的父親劉允斌。那時中南海每逢周六還有周三都組織舞會。這是黨和國家領導人放松一下,鍛煉身體的好機會。他們的親屬、子女,還有我們這些年青人也常去參加。大家能看到毛、劉、周、朱等領導人的舞姿。劉允斌同志從前蘇聯(lián)回來不久,也常來參加舞會。他年輕英俊,舞姿也好。我那時只有二十來歲,我們這些年青人也常在一起跳舞、聊天。看到你們現(xiàn)在的幸福生活,我聯(lián)想到你們的父親。我可以告訴你們,我比你們更幸運的是,有更多的機會見到你們的父親和爺爺。我想如果你們的爺爺少奇主席和父親允斌同志在天有知,他們在天堂知道他們家第五代的長孫女出世滿月,也一定會感到欣慰!謝謝大家。”她的這番話,感情真摯,樸實無華,贏得熱烈掌聲。
主持人請年近八旬的中組部原副部長楊建生老前輩講話,他說:“我很少參加這樣的活動。今天晚上真的很受感動。阿廖沙希望大家今晚多喝幾杯酒,我就喝四杯祝福的酒:第一杯酒,祝福今天滿月的小天使劉麗莎健康、幸福地成長,將來像她的前輩那樣,多為國家為人民作貢獻;第二杯酒,祝福小天使的父母、爺爺、奶奶健康幸福,希望小天使永遠不要忘記前輩;第三杯酒,祝福今晚的貴賓們大家都健康幸福。希望年輕人互相幫助,共謀發(fā)展;第四杯酒,祝福遠道來的俄羅斯客人,中俄兩國人民是友好的,希望你們把中國當作第二故鄉(xiāng),經(jīng)常來走一走、看一看,增強兩國人民的友好合作。現(xiàn)在,我請大家都舉起杯來,我把這四杯酒合成一杯,干了!”在大家熱烈的掌聲中,楊老帶頭,一飲而盡!
宴會在繼續(xù)進行,大家親切交談、互致問候,頻頻舉杯。
這時,只見一個光頭、瘦高個的人走上舞臺,他是抗日戰(zhàn)爭時期劉少奇同志任中原局書記時的代理書記、老一代革命家朱理治的兒子朱勇。年過花甲他曾在陜北農(nóng)村下放過,今晚他有感而發(fā),用近似阿寶那樣的原生態(tài)的陜北腔高唱“東方紅”。1946年葉挺、王若飛等幾位老一代革命家同時因飛機失事遇難的“四八烈士”之一的鄧發(fā)同志的兒子鄧北生、女兒鄧金娜,都坐不住了,姐姐支持六十多歲的弟弟接著上臺,聲情并茂地高唱了用毛主席的一首《沁園春?雪》譜寫的歌。這兩首歌,激發(fā)了大家的熱情和沉思。張玉鳳和楊老等邊聽邊頻頻點頭,拍掌。
阿廖沙夫婦和曾經(jīng)負責少奇同志警衛(wèi)工作的吳文橋老前輩的兒子吳志濱一道,演唱了在中國廣為流傳的世界名曲《喀秋莎》和《小路》,引發(fā)人們對蘇聯(lián)人民友好的感情和思念。張玉鳳更是邊點頭邊合著節(jié)拍輕輕擊掌。六歲的小男孩李墨用小提琴演奏了《游擊隊員之歌》,節(jié)奏明快,像模像樣,很有戰(zhàn)斗氣息。同時還有人分別演奏了新疆和西藏等少數(shù)民族的歌曲……直到宴會結束,大廳內(nèi)似乎還有余音繞樑,不絕于耳,……。
記者見縫插針走上前去向張玉鳳和楊老分別敬酒,我說:“張玉風同志我早就認識你,那是過去從電影記錄片、畫報上看到你,今天才見到你本人,我給你敬杯酒吧!”她說:“不,我敬你!”我說:“互相敬吧,碰杯!”我提出能不能合個影?她說:“好!”合影后又在我的小本子上端端正正地寫上“張玉鳳”三個字,并寫明時間。我拿出一本廣東出版的《健康》雜志送給她,她說:“謝謝你,《健康》雜志很好,健康很重要,人人都要健康嘛!”當問到她這次來廣州的印象時,她以贊美的口吻說:“亞運會使廣州變得更漂亮了!”
宴會結束前,很多人都擠到一個大屏幕前攝影留念,屏幕上現(xiàn)出溫家寶總理寫的剛勁有力、寓意厚重的三個大字:“全家福”。主持人告訴我,這是溫總理此前送給劉家的手跡,今天拿出來展示。我想,家庭是社會的細胞,建立和諧社會的基礎在家庭。有和諧才有幸福。家庭如此,社會也是如此。溫總理題“全家福”,既是對劉家的祝福,也是對全國人民的祝福,祈盼全國所有的家庭“全家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