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愛輝
(中山市交通項目建設有限公司,廣東 中山 528403)
我國現有工程造價管理的方法中對于工程造價的確定,從概算到預算還是按照直接工程費、間接費、計劃利潤和稅金等部分進行劃分的,其中工程造價的直接費中的工料機費都是參照國家或地方的標準定額與造價信息確定的;同時也是一種基于資源和部門的工程造價控制方法。我們的控制對象和方法都是針對具體資源的消耗占用和具體部門的消耗費用分攤的,是一種間接的和比較粗放的造價管理方法,這種方法不能滿足開展全過程造價管理的需要。
在設計階段的招投標中往往片面地重視設計方案的招標,在很大程度上忽略了技術設計、施工圖設計階段的招標工作及設計的經濟性,這樣一旦方案中標,就造成在后續的設計中缺少競爭機制,設計單位沒有壓力,控制造價的積極性也不會很高。
根據國外一項資料統計,民用建筑工程事故原因統計中,設計原因所占比重高達40.1%,居于各種原因之首。而我國也曾對建筑行業514項工程事故的原因進行統計分析,設計原因造成的工程事故占40%。由此可見,設計質量問題對于工程質量的影響是十分巨大的。
設計如果出現質量問題,輕則由于不斷發生設計變更而導致工期延誤,重則導致已建工程無用,蒙受巨大經濟損失,甚至于投入使用后發生事故,這個后果更是不堪設想。雖然設計師要為其錯誤承擔法律和民事責任,但是業主遭受的損失是無法衡量的。
另外,設計階段的風險還包括設計不當問題和設計進度問題,對工程的投資影響及由于延誤工程帶來的損失是非常巨大的。
1)由于目前客觀上存在的專業壁壘,概預算人員對工程設計的有關專業知識知之甚少或根本不懂,只是一味的遵從設計圖紙進行概預算的編制。而設計人員則對工程造價的控制問題不甚關心,只是按照設計任務書的相關要求進行設計出圖。設計人員不能與概預算人員結合起來,最終導致工程造價控制的失效。
2)由于現行的設計收費標準是按造價的比列計提,導致有的設計單位為追求利潤,盲目擴大工程規模,任意提高設計標準,過渡的追求安全系數,不認真進行經濟技術方案的優選優化,甚至隨意加大梁柱截面,提高混凝土強度等級,增加配筋量,導致設計概算的超標現象頻繁發生。其他的相關外單位亦沒有較強的聯系,造成工程的造價不能在一開始就得到很好的控制[1]。
針對設計階段造價管理的片面性,設計階段的造價控制要采用全過程的造價管理。工程項目全過程造價管理是基于活動的成本核算和基于活動的管理理論與方法的。工程項目設計階段的活動包括項目的初步設計、技術設計及施工圖設計等。工程項目的設計階段造價即可被分解為各階段的造價,即有公式如下:
其中,C1是初步設計階段的造價;C2是技術設計階段的造價;C3是施工圖設計階段的造價。同時,設計階段所劃分的每階段費用都是由各項具體活動消耗的各種資源和占用的資源費用形成的。各階段的設計活動要耗費許多從事智力勞動的人力資源和一些相關的其他資源,如:計算機資源、紙張、墨盒等。這樣每個階段的造價的表達式可如下:
各階段的造價部分進行造價的控制。
2.2.2.設計階段工期要素的影響分析
因為工程項目所消耗的資金、設備、人力等各種資源都具有自己的時間價值,工程項目所消耗或占用的各種資源都可看成是對于貨幣資金的占用。設計階段的造價也與工期直接相關,且隨工期的變化而變化,設計階段要注意采取一定的手段對設計工期進行控制。可由以下公式具體表達:

其中,(Ac)ij是第 i項具體活動的成本;j=1,2,3,┅,m;m是該工程項目設計階段第i項子階段的具體活動數。
由上述2式,整個設計階段的總造價就可表達為:工程項目設計階段的造價

其中,MT是指工程項目累計到第t年的資金占用時間價值;Mrt是指第t年所發生的資金占用時間價值;Mdrt-1是指累計到本年初的貸款本息額;Mdt是指本年的貸款總額;Rt是指第t年的利息率。
2.2.3.設計階段質量要素的影響分析
設計的質量指設計能夠滿足業主或客戶需求的特性與指標,其中包括設計質量的檢驗與保障工作和設計質量失敗的補救工作。這兩項工作都要消耗資源,產生質量成本。
1)質量檢驗與保障成本(Cqp)。這是為保障設計的質量而發生的成本,是設計階段各項具體活動的質量水平要求(Rli)與設計人員的質量保障能力(Pli)的函數,可表達為:

其中,j=1,2,3,┅m;m是該工程項目設計階段的第i項子階段的具體活動數。
若工程設計只需兩階段或一階段,則需按實際情況,改為兩階段或一階段計算即可。對于設計階段的造價管理必須從對各項具體活動所消耗與占用資源形成的造價管理入手,通過對這些具體活動造價的科學管理,實現對于設計階段的各個子階段的全面造價管理[2]。
設計階段是整個項目的龍頭階段,其管理不應只注重技術即質量方面的要求,也不能孤立的、單一的僅對造價要素進行管理,項目工期長短也會造成工程造價的變動。所以對設計階段的造價管理必須對造價、工期、質量3個基本要素進行全要素的集成管理。
2.2.1.設計階段造價要素的影響分析
項目造價本身受兩個因素的影響,其一是設計階段全過程各項活動所消耗和占用的資源數量,其二是設計階段全過程各項活動所消耗與占用資源的價格。

其中,C表示設計階段造價;Q表示設計階段所消耗和占用資源的數量;P表示設計階段所消耗和占用資源的價格。再將其進一步分解各項具體活動的造價即可。其中資源消耗與占用數量是一個內部控制要素,相對可控,可在這個
其中,Cqpi代表第i項活動的質量檢驗與保障成本;Rli代表第i項活動的質量水平的要求;Pli代表第i項活動的質量保障能力;Fi(Rli,Pli)代表第i項活動的質量保障成本函數;i=1,2,3,┅n;n表示設計階段中所含的具體活動數。
2)質量失敗補救成本(Cqf)。它由質量事故所造成的損失成本(Cli),和為恢復和達到質量要求而采取補救措施所花費的成本(Cri)兩部分構成。可表達為:

其中,Cqfi代表第i項活動的質量保障失敗補救成本;Cli代表第i項活動的質量失敗的損失成本;Cri代表第i項活動的質量失敗而采取補救措施的成本;i=1,2,3,┅,n;m是設計階段中所含質量保障失敗的活動數。綜合上述,設計階段的全要素造價可進一步表示為:

實踐中,要實現全面造價管理,這一計算是一個反復不斷的工作循環。設計階段的全要素造價管理應設置管理目標,但目標也需隨環境和條件的變化不斷的修訂,并進行差異分析,以開展對造價、工期和質量的集成管理與控制。另外,設計階段的造價管理還應結合其他措施,如完善設計招標,加強設計監理;加強設計人員的經濟觀念,以優化的設計來控制造價等[3]。
設計階段的風險屬于技術風險,指設計階段所使用的技術方法所存在的技術成熟性方面的問題所帶來的風險;同時它還屬于系列性風險,關系到后續的工程的實施與使用。設計階段存在的風險具有延后性和重大性。現有研究發現設計階段的不可預見費主要包括:通貨膨脹風險的不可預見費;設計錯誤與疏漏風險的不可預見費;不可抗力風險的不可預見費和其他風險的不可預見費。由于項目造價的不確定性,需從設計階段就嚴格控制。根據項目所消耗和占用資源數量和價格方面的不確定性,可用公式表示為:1)不確定性時間概率分布連續時

其中,E(Ac)ij是項目一項具體活動的造價期望值;Aij表示工程項目實現過程中的一項具體活動;Sij表示具體活動及其所消耗和占用資源的規模;Pij表示具體活動所消耗和占用資源的單位價格;P(Aij)代表活動發生的概率,當活動確定發生時值等于1;P(Sij)代表具體活動及其所消耗與占用資源數量的概率;P(Pij)代表具體活動所消耗與占用資源價格的概率。
2)不確定性時間概率分布離散時:

其中,k=1,2,3┅,w(w 表示不確定性事件的個數);其余項表達含義同上。以上只是設計階段針對于各工程項目可能包含風險的簡化處理,進而在設計階段控制設計階段及整個項目的風險,但還需對項目的風險進行識別、確定、細分、控制等。全風險要素的控制自身是一種獨立的項目控制活動,在設計階段即進行風險控制能更好地弱化整個項目的風險。這種循環是不斷反復循環的過程,在這種循環中最終實現對工程項目具體活動風險性造價的全面控制[4]。
在工程項目設計階段,項目業主、設計單位、承包商等方面需共同合作,開展設計方案的可施工性分析、設計方案的價值工程分析等活動,就可降低造價,從而使項目的全體團隊成員從中收益。這種全團隊合作管理工程項目造價的前提,是要在業主和服務提供者之間建立一種合作伙伴式的管理,這種關系能確保通過合作開展全面造價管理的收益合理的分配到每一個合作方。其關系如圖1。其中,尤為需要注意的是合作促進人的選定,一般由項目團隊的重要成員,即項目業主、承包商、重要分包商、設計單位等幾家共同合作完成。這是事關全團隊造價管理成敗的一步,需要慎之又慎。設計階段的全團隊造價控制可以推進設計-建造工程總承包方式。工程建設是一個極其復雜的系統工程,包括設計、采購、施工等諸多環節。采用設計-建造總承包方式,有利于總承包商從設計、施工全過程和整體上考慮和處理問題,實現設計、采購、施工之間的深度交叉和內部協調,對每個工程項從整體上進行有效的調控。

圖1 全團隊造價管理中各方關系
如果說大力推行設計-建造總承包方式是為了搞好設計階段的外部協調的話,那么,積極推行工程設計項目經理負責制則是為了搞好設計階段的內部協調,傳統的所長負責制,責、權、利不明晰,難以實現對設計過程的深度參予與協調。因此,推行工程設計項目經理負責制,是項目的進度、費用、質量得以很好實現的有效保證。設計項目經理應真正成為單位執行項目合同的授權代表,上級應賦予其較大的權利和責任,使之順利地行使項目合同中受托方的權利和義務,全面主持項目組的工作,協調好項目組與各專業部門的關系,有效地實行矩陣管理[5]。
結語:綜上所述,工程造價控制涉及多個環節和多門軟、硬學科,具有極高的綜合性和復雜程度,這就要求設計階段的全過程造價管理、全要素造價管理、全風險造價管理和全團隊造價管理得到有效的提升。綜合利用多種控制方法與手段,努力消除各種"模糊地帶",力爭實現對工程造價精確、有效的控制。
[1]陳曉宇,陳潮銳.設計階段公路工程的造價控制探討[J]廣東公路堪察設計,2005,3:45-49.
[2]朱曉穎.工程項目設計階段的造價管理[J].建筑與預算,2004,1:11-12.
[3]張振.設計階段的造價管理[J].四川建筑科學研究,2006,(32)1:188-191.
[4]楊飛雪.全面造價管理介紹[R].廈門:廈門市建設工程造價管理站,2006.
[5]夏冰燕.關于設計階段工程造價管理與控制的探索和思考[J].集團經濟研究,2005,181: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