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 進 于雪峰 崔英海 喬 鐵 郭振武
(1遼寧中醫藥大學附屬二院,遼寧省沈陽市皇姑區黃河北大街20號,110034;2遼寧中醫藥大學)
支氣管哮喘是由多種細胞和細胞組分參與的氣道慢性炎癥性疾病。這種慢性炎癥與氣道高反應性相關,引起反復發作的喘息、氣急、胸悶或咳嗽等癥狀,是常見的呼吸系統疾病,其發病率呈逐年上升趨勢。本課題組采用溫肺平喘顆粒聯合固本溫肺貼膏治療支氣管哮喘急性發作期(中醫分型為冷哮證)患者,取得了較好的療效,現將結果報道如下。
1.1 研究對象 所有病例均來源于遼寧中藥大學附屬第二醫院和沈陽市皇姑區中心醫院呼吸內科門診或住院的支氣管哮喘發作期輕、中度患者。采取隨機對照的臨床研究方法,將患者分為治療組與對照組各30例。治療組中,男12例,女18例;年齡28~65歲,平均(46.37±11.4)歲。對照組30例,男13例,女17例;年齡29~65歲,平均(45.00±14.56)歲。2組患者在性別、年齡上,經統計學處理,無顯著性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
1.2 診斷標準 西醫診斷標準:按照中華醫學會呼吸病學分會哮喘學組2003年頒布的《支氣管哮喘防治指南(支氣管哮喘的定義、診斷、治療及教育和管理方案)》[1]進行。中醫分型辨證標準:主癥:喉中哮鳴如水雞聲,色白而多泡沫;次癥:口不渴或渴喜熱飲,形寒怕冷,天冷或受寒易發,面色青晦;舌、脈象:舌苔白滑,脈浮緊或弦緊。
1.3 納入及排除標準 納入病例標準:符合支氣管哮喘診斷標準,病情處于急性發作期(含慢性持續期);病情嚴重程度屬輕中度(間歇狀態和輕度持續);符合中醫證候辨證標準;年齡在18~65歲之間;簽署知情同意書。排除病例標準:合并支氣管擴張、肺結核、肺纖維化等原發肺部疾病者;激素依賴性哮喘患者;合并心、肝、腎、造血系統等嚴重原發性疾病者;合并精神疾病患者;妊娠及哺乳期婦女或過敏體質或對多種藥物過敏者;依從性差,言語交談障礙的患者。
1.4 治療方法 治療組:溫肺平喘顆粒(炙麻黃,廣地龍,五味子等組成):每次1袋(含原生藥5g),每日3次口服。固本溫肺貼膏(麻黃、紫蘇等組成),貼敷雙定喘、雙風門,每日1次,每次貼敷3h后取下。對照組:布地奈德吸入劑(商品名:普米克都保),1吸,日2次吸入和口服茶堿緩釋片(廣州邁特興華制藥廠有限公司生產)0.2g/次,1日2次,2組療程均為10d。
1.5 觀察指標 觀察患者治療前后中醫療效、西醫療效、肺功能FEV1%、ACT評分(ˉx±s)和證候積分(ˉx±s)的變化。
2.1 療效判定標準 中醫療效以積分法評定,西醫療效參照疾病療效判定標準,2種方法均參照《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中支氣管哮喘的療效判定標準[2]。
2.2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3.0統計軟件包。全部數據均以ˉx±s表示,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
3.1 治療組、對照組臨床療效比較 結果見表1、表2。2組治療結果比較,無統計學意義(P>0.05)。即治療組的療效與對照組的療效比較無顯著差異。但治療組中醫療效優于對照組。

表1 2組治療后中醫療效比較

表2 2組治療后西醫療效比較
3.2 治療組、對照組治療前后肺功能FEV1%改善情況比較 結果見表3。治療組、對照組治療后FEV1%均升高,治療組、對照組與治療前比較,有顯著性差異(P<0.05);治療后,治療組、對照組組間比較,無統計學意義(P>0.05)。
3.3 治療組、對照組治療前后ACT評分改善情況比較 結果見表4。治療組、對照組治療后ACT評分均升高,治療組、對照組與治療前比較,有顯著性差異(P<0.05);治療后,治療組、對照組組間比較,無統計學意義(P>0.05)。

表3 2組治療前后肺功能FEV1%比較(ˉx±s)

表4 2組治療前后ACT評分比較(ˉx±s)
3.4 治療組、對照組治療前后證候積分比較 結果見表5。治療組、對照組治療后證候積分均降低,治療組、對照組與治療前比較,有顯著性差異(P<0.05);治療后,治療組、對照組組間比較,無統計學意義(P>0.05)。

表5 2組治療前后證候積分比較(ˉx±s)
支氣管哮喘是當前最常見的呼吸系統疾病之一,是一種嚴重威脅人類健康和生命的疾病。吸入型糖皮質激素在防治哮喘中已經取得了一定療效,但長期使用糖皮質激素存在患者依從性差,且部分患者停藥或減量后又出現哮喘發作,少數患者對糖皮質激素無效等問題。茶堿除能抑制磷酸二酯酶,提高平滑肌細胞內的cAMP濃度外,還能拮抗腺苷受體;刺激腎上腺素,增強呼吸肌的收縮;增強氣道纖毛清除功能和抗炎作用,是目前治療哮喘的有效藥物。茶堿與糖皮質激素合用具有協同作用[3]。
支氣管哮喘屬中醫哮病范疇。若病因于寒,素體陽虛,痰從寒化,屬寒痰為患,則發為冷哮。本課題組在中醫基礎理論的指導下,基于對機體整體狀態的認識,開展內外同治療法,提高其臨床療效,豐富哮喘的治療手段。溫肺平喘顆粒以宣肺散寒,化痰平喘為治則,方中麻黃善于宣肺平喘,麻黃中的麻黃堿和偽麻黃堿均能松弛支氣管平滑肌,解除支氣管痙攣;其水化乙醇提取物及揮發油能鎮咳、祛痰、抑制過敏介質的釋放。地龍功在平喘、通絡,其含有的廣地龍次黃嘌呤具有顯著的舒張支氣管作用,并能拮抗組織胺及毛果蕓香堿對支氣管的收縮作用。五味子收斂肺氣,其主要有效成分五味子素對呼吸系統有興奮作用,有鎮咳和祛痰作用。穴位敷貼膏藥,通過穴位、經絡的傳感作用直達病所,起到溫陽化痰、平喘利氣的作用,通過針刺穴位作用和藥物持續作用,對機體進行整體性、良性調節[4]。
本研究結果表明,2組支氣管哮喘患者經治療后臨床癥狀、肺功能均明顯改善,哮喘證候積分減少,ACT評分升高,2種方案治療支氣管哮喘均有良好的效果。糖皮質激素是目前治療哮喘最有效的抗炎藥物。FEV1是評價氣道阻塞嚴重程度的最佳單一指標[5]。溫肺平喘顆粒聯合固本溫肺貼膏治療支氣管哮喘達到與控制哮喘一線用藥等同療效,說明中醫藥治療哮喘療效確切,值得進一步研究。
[1]中華醫學會呼吸病學分會哮喘學組.支氣管哮喘防治指南(支氣管哮喘的定義、診斷、治療及教育和管理方案).中華結核和呼吸雜志,2003,26(3):132.
[2]鄭筱萸.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北京: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2002:54.
[3]陸再英,鐘南山等.內科學[M],第7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8:69-78.
[4]趙杜鵑.穴位注射卡介菌多糖核酸對哮喘患者預防呼吸道感染的作用.上海醫藥,2004,25(8):354-355.
[5]林耀廣.支氣管哮喘的治療學進展.中華結核和呼吸雜志,1995,15(4):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