翟文學
摘要:精品課程是具有一流教師隊伍、一流教學內容、一流教學方法和手段、一流教材、一流教學管理等特點的示范性課程;是對學生進行知識傳授、能力培養、素質形成的精彩演繹;是一種引導學生追求真、善、美的精神活動。本文從五個方面對精品課程的建設進行了再研究。
關鍵詞:精品課程;建設;素質;機制
精品課程建設是一個"想"和"做"完美結合的過程。我們既要高瞻遠矚、細致入微地進行思考和運籌,更要踏踏實實、精雕細琢于每一種課程要素,進而打造真正意義上的精品課程。本文將從以下五個方面對精品課程的建設進行再研究。
1 從教師隊伍建設入手
教師是課程的靈魂,教師隊伍建設對精品課程建設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人們往往從管理的角度來探討和實踐整體教師隊伍建設,其實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教師隊伍建設是每一個教師個體自覺自為的自我提高過程。
1.1 加深學術功底
扎實的學術功底是教師勝任精品課程的基礎。教師應通過各種途徑使自己的學術功底不斷得到鞏固和加深。第一,教師要多渠道進行繼續學習,包括進一步的學歷教育和各種短期培訓及進修。第二,教師要積極參與科研。教師通過科研工作,將對本學科有深刻的了解,領會其精髓,掌握其前沿,并能高屋建瓶,通觀學科全局,教起課來就能得心應手,運用自如。第三,教師要充分融入團隊學習。在團隊學習中,既有教師間的相互學習、切磋和勉勵,又有德高望重的學術權威以奉獻、關懷的敦厚精神對年輕教師的傾力馱載。在充分融入團隊這一過程中,思想匯聚了,經驗提純了,知識整合了,功底扎實了。
1.2 提升教育素質
除了學術功底外,教師也應掌握教與學的學問,摸索教學本身的規律性,探求教學過程的藝術性,不斷提升自身的教育素質。教學能力是教師科學、有效地設計課程、實施課程的一種基本職業能力。講授精品課程的教師只有具備嫻熟精湛的教學能力,才能真正于內心運籌課程,于外在駕馭課程。
在思想上,教師要深刻領會教育的價值,理解教育的最終使命,并由此激發出對學生厚重的責任、關懷和愛。在行動上,教師不但要用心揣摩教學,更要渾然忘我地投入教學,出神入化地演繹教學,要把自身的能力傾向、素質特點、情感流動、精神世界都融會在課程要素之中,滲透在教學過程之中,浸潤在學生的思想之中。
2 從教學內容建設入手
教學內容建設是精品課程建設的核心,它直接關系到學生知識、能力、素質的協調發展,也是學生建立真、善、美價值觀的起點。教學內容的建設主要通過選擇教學內容和組織教學內容來實現。
在任何一門課程中,教學內容是對知識經驗加以選擇、提煉、加工的產物。選擇教學內容即從"一般文化中選擇有文化價值的文化","從有文化價值的文化中選擇合乎社會需要的有價值的文化","從適合特定的社會需要的有價值的文化中挑選適合教育過程的文化"。經過這番"層層過濾"的工夫之后,教學內容將成為真、善、美的聚合體,其功能和價值大大增強。
在選擇教學內容之后,更為重要的是通過組織教學內容來構建知識體系,即確定教材結構。在理論意義上,教材結構應將雜亂的文化知識經驗按照一定的思想、邏輯主線編制成有利于學生學習的材料,使知識形成最為簡約的立體化網絡結構。教給學生這種高度結構化、高度融合化的教學內容體系,將有助于形成和發展學生的認知結構,有助于培養學生自動更新和創新知識的能力。抓緊知識的邏輯主線,有機組織教學內容;創立全新思想主線,重建教學內容體系。在精品課程建設中,確立教材結構,組織教學內容正應指向這樣的目標。
3 從教學方法和手段建設入手
教學方法和手段建設是課程建設的關鍵所在。在精品課程建設中,教學方法和手段建設是對傳統教學方法和手段所存在弊端的克服和超越。教學方法應于潛移默化中引導學生、培植學生、塑造學生,教學手段應于別有洞天處吸引學生、激勵學生、支持學生。在教學方法上,以"問題"啟迪學生的思維,可以使用發現教學法、案例教學法、討論教學法等;在教學手段上,利用多媒體教學和網絡教學,拉近學生與真、善、美的距離,在現代科學技術的支持下,多媒體教學和網絡教學實現了教學手段的現代化和多元化,精品課程要利用多媒體教學的直觀展示、豐富資源來拉近與學生心靈、思維上的距離。
4 從教材建設入手
教材建設是精品課程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只有精品教材才能支撐起精品課程。但這里的精品教材是一個廣義的概念,不僅對教材內容和教材結構提出了精品化的要求,更對教材的形式提出了立體化的要求。教材內容和教材結構建設包含于教學內容建設之中,因而教材建設主要探討教材的形式建設,即教材立體化的問題。
5 從機制建設入手
完善的激勵機制和健全的評價機制是精品課程建設的保障,激勵機制應真正調動起教師的積極性和能動性,使教師在外在激勵和內在激勵的推動下全身心地投身于精品課程建設;評價機制應使立項課程在層層科學把關、環環嚴格監督中真正錘煉成精品。這兩種機制的結合將使精品課程于淋漓盡致中詮釋人才培養。
通過經費支持、政策支持、精神支持,完善精品課程的激勵機制;通過選擇立項課程、中期考核、課程驗收、精品課程復審,健全精品課程的評價機制。只有這樣才能確保精品課程的順利建設。
總結:
"精"字當頭的精品課程必定來自積淀,來自創新,來自義無返顧的奉獻和執著不渝的追求。精品課程是突破常規、前瞻創新的成果,它不可能拘泥在固有的課程模式中,更不能容忍弊端的存在。高瞻遠矚地全盤布局;細致入微地絲絲解剖;切中要害地大膽改革;獨領風騷地創新構筑為課程打上"精品"的烙印。
參考文獻
[1]楊會良,張玉柯.大力開展精品課程建設切實提高教育教學質量[J].遼寧教育研究,2005
[2]陳彬.高校精品課程建設思考[J].黑龍江高教研究,2004
[3]李銀芳.高校精品課程建設中應注意的問題[J].中國高教研究,2007
[4]周晶晶.國家精品課程建設的現狀、問題與對策[D].廈門大學,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