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野樵
在喬布斯突然辭世之后,類似于“誰將成為下一個喬布斯”這樣的話題,一時間被炒得沸沸揚揚。答案雖然紛呈,但顯而易見,像喬布斯這般天才人物,基本屬于可遇而不可求的,有一個,便是科技文明進程之大幸。
然而近日,寧波市卻發布了一份關于培養創新型領軍、拔尖人才的《意見》,將以5年為一個周期,按照3個不同層次,培養1400名“喬布斯”式的領軍人,而這一數字到2020年計劃達到2800名。其中,一個周期的培養經費就將超過5000萬元。官方解釋說:“對寧波來說,喬布斯天賦異稟,他的成功或許難以復制,但可以在環境和制度上創造條件,讓更多的創新型領軍、拔尖人才脫穎而出。”
這一消息傳出后,被公眾視為笑料,在喬布斯留下的那些精神和思想財富還未被世人完全消化的時候,寧波市政府就已經開始風風火火地制造流水線,準備批量生產“喬布斯”式的人物了。似乎在山寨了蘋果的產品,賺到滿盤缽后,寧波市政府從山寨蘋果的領袖這一模式中,也看到了巨大的收益。
我們不難理解寧波市政府對于人才的渴求,但以“超英趕美”的模式來制造精英,非但收效甚微,還可能使部分充滿潛力的人才白白流失。“百千萬人才計劃”、“長江學者”等項目實行已久,但交出的答卷并不令人滿意。長久以來,我們在人才培養上,都好大喜功,被追求速度與規模的功利思維主導著行動,而精英人才必不可缺的強烈個性和創造性卻被大大忽視了。
像喬布斯這樣的天才,是在完善的商業制度和權利公平的社會土壤中成長起來的,同時也離不開他自身的天賦與奮斗。如果沒有誠信的社會文化,沒有保護知識產權的意識,沒有鼓勵創造和個性化生存的空間,就妄想著精英人才的速成,無異于緣木求魚,那樣制造出來的只會是整齊劃一的產品。
我們不難想象,在當下的環境里,由政府層層選拔人才來進行培養,意味著什么:資金層層流失,那些沒有背景,沒有資本,也沒有關系的“潛力股”極有可能就這樣被擋在了大門之外。對政府而言,與其拔苗,不如松土,把眼光放長遠一點,將精力和財力更多地投放在重塑整個社會的秩序與道德上,培植出一片健康、充滿個性活力的學術和商業土壤,準許人才自由進入,各憑本事發展,經過激烈的競爭與淘汰后,還能夠持續閃耀的,才可能是我們尋找的那一枚鉆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