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煒
摘要 城市規劃是引導城市化發展的龍頭,在當前中國的城市化快速發展的特定背景下,對城市規劃、建設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開展城市化規劃建設研究是當前規劃戰線一個非常緊迫和重要的課題。本文就此通過對城市化快速發展期城市規劃的新思維進行探析,以期能對城市規劃實踐有所裨益。
關鍵詞 城市化;可持續發展;新思維
中圖分類號TU98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 1674-6708(2011)43-0088-01
城市規劃作為城市發展的龍頭,是城市建設和管理的基礎。要想搞好城市規劃,必須要有效發揮城市總體功能,協調好經濟、社會、人口、資源、環境之間的關系,把科學發展觀融合、滲透到城市規劃之中。國內外在設計、建設、管理方面有很高聲譽的城市都有一個合理的規劃。因此,城市化進程中,城市規劃要有新的思維,要做到充分協調城市與人的關系,使城市的發展與人的需求達到完美結合。中國的城市化已進入快速發展期, 而且這種快速發展有其特定的背景。在這樣的環境下,對城市規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城市規劃作為引導城市發展的龍頭,必須用科學發展觀來指導城市規劃與建設,實現城市的發展與人的需要和諧。其具體的新思維主要體現以下幾方面。
1堅持以人為本的規劃理念
人與城市的和諧是城市發展的動力。要實現人與城市的和諧,就必須堅持以人為本的規劃理念,以人的需求為導向。以人為本的城市規劃,應該著重注意以下幾方面的工作:1)對社會經濟發展中的基礎性問題應給予充分重視2)強化對公共產品、公共資源和服務配置的實施性和引導性。;3)規劃要體現出城鎮空間布局的合理性。
2 從區域和全球的視角審視城市規劃
在以往的城市規劃中,針對某一個城市,在通常情況下是以行政區為邊界劃分城市發展的方向、規模、職能。隨著經濟發展全球一體化化的深入,城市愈來愈趨向于“無邊界”的發展,因此在新的背景下,城市規劃應從區域,甚至全球的視角來重新加以審視。這里所說的“無邊界”,不是指規劃范圍的設定可以漫無邊際,而是強調規劃中要有區域觀念和全球化視野。無邊界”的城市規劃所要求的是,在區域、全球經濟體系中尋求城市的發展空間。理論上城市規模可以無限地增長,城市的職能和等級可以無限度地提高。“無邊界”的城市規劃,并不是要避免競爭,而是通過競爭,最終消除城市發展的同構現象。城市的發展會始終與競爭相伴隨,通過競爭,城市發展需求的資源雙向流動,會在達到一個特定的平衡點后會保持一種動態的均衡,城市在單純的規模上處于相對靜止狀態,得到城市之間發展中的一種妥協。
3 確立資源環境約束條件下城市規劃的新理念
在城市化快速發展的今天,城市發展的開放性和社會的信息化使得城市發展具有了更大的自由和更多的可能,可以實現城市發展所需要的資源實現全球范圍內的供給。但是,有些資源是不可以流動的,比如土地、水資源等,這些不可流動的資源是我國進行快速城市化發展的最主要的約束條件。
作為發展中國家,經濟總量的提高固然重要,生態環境的承載能力也同樣重要。進入城市化快速發展期,資源環境對未來城市發展的約束日益加劇,在這種形勢下進行城市規劃必須確立以節約資源、保護環境為核心的城市規劃新理念。實現經濟發展與人口、資源、環境相互協調的“可持續發展”模式,并在全球范圍內達成共識,開始落實到具體的行動之中。
對于新時期的城市規劃,城市化模式、城市發展目標等各個方面的把握和安排,都要以特定的資源約束為條件,在建立一種節約型城市理念的前提下,切實從規劃理論、方法本身去尋求建立一套與中國資源約束條件相協調的城市發展之路和城市規劃指標。提高城市規劃的科學性是重中之重在城市化快速發展的形勢下,要實現資源的合理配置,這就要求城市規劃提高科學性。具體而言,城市規劃的科學性應從以下4個方面進行把握:
1)戰略性的規劃與研究:應將戰略研究作為城市進行整體功能規劃編制先導,一個成功的戰略研究首先來自于專門負責研究戰略規劃的人才群體;其次要要不斷地對戰略規劃進行深化;最后需要對間斷性地編制研究進行動態跟蹤并隨時糾正;2)合理性設置城市的發展目標:以往的城市規劃大多數是靠主觀意識、自我中心來制定目標的,往往體現出來的就是“三個結構、一個網絡”,“三個結構”就是指所謂的空間地域組織結構、職能類型結構和等級規模結構;“一個網絡”即是基礎設施網絡。當前這種目標導向應轉統籌城市與人口、經濟、資源、環境的協調和城鄉可持續發展;要以人為本進行城市規劃,體現區域經濟發展和城市發展的相關性;體現政府配置資源的相關政策的導向性,體現利益主體的多元性;體現資源的公共性;3)前瞻性的功能空間布局:前瞻性的城市布局,可以從根本上預防城市病及生態破壞,致力于環境保護、生態建設,促進生態環境協調、可持續發展。經濟的發展在很大程度上和城市空間結構的布局是相關的。不同的城市,有不同的空間布局要求,因此在空間布局方面必須要有前瞻性;4)有效的政策策略性:經濟全球化發展時期,以目標和問題為導向的公共政策研究是整個規劃體系中的薄弱環節。城市發展戰略實質上是對城市長期發展具有重大影響的要素的綜合協調和安排。科學地、有針對性地分析和認識問題,是公共政策的研究的主要目標。圍繞這些具有重大影響的問題梳理出的策略,才是能夠管用的戰略和策略,才能成為城市發展各有關方面的行動綱領和指導原則。
4 結論
目前,我國城市化已經進入全新的發展階段。城市化快速發展不可避免帶來人口、資源、環境等方向的問題,在這樣的形式下,城市規劃必須以科學觀為指導思想,實現經濟發展與人需要的和諧,只有確立這樣的新思維才能在實踐中充分發揮規劃建設管理在快速城鎮化進程中的保障作用,才能充分發揮規劃的龍頭作用。
參考文獻
[1]管潔.城市規劃管理中的“以人為本”思想研究[D].北京交通大學,2010.
[2]仇保興.按照五個統籌的要求 強化城鎮體系規劃的地位和作用[J].城市發展研究,2004(1).
[3]周家德.用科學發展觀指導城市規劃[J].六盤水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07(1).
[4]張同升,劉長岐.快速城鎮化發展背景下的中國城鎮規劃問題[J].城市發展研究,200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