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衛平
(太原鐵道工程交易中心 山西 太原 030013)
目前在招投標的實踐中,無論是政府采購、還是建設項目招標通常都是在半公開、半透明的狀態下進行,往往是公開部分信息,公布一定的結果,在保密的情況下評標,合同是否執行、如何執行,只有招標人、中標人清楚,無論是監管部門、還是投標人都無法全面了解、掌握招標的全過程。客觀上,招投標活動中參與各方信息存在較大的不對稱,任何人、任何單位在參與招投標活動之前,無法了解相關方的信用情況、也無處了解對方是否誠實守信,而各地市、各有關行業的有形建設市場建立的網站只是程度不同地反映建設項目、招標投標、政策法規等方面的信息、不具有權威性、公信度也不高,這樣監管部門、投標人以及公民既無處查找、更無從行使監督權。
公開、公平、公正、誠實信用原則是《招標投標法》的立法根本,依照這一基本原則,從權利對等、信息公開的角度出發,我們認為有形建設市場建立的網站應起到招標投標交易平臺的作用,它應具備如下功能:
(1)信息公開:涵蓋招投標過程信息、政府采購或建設項目信息、從業單位、人員信用信息;
(2)明確監管部門的公權力、審批程序及審批時限,接受招標人、投標人的監督;
(3)公布交易市場的交易規則、交易程序、規章制度及各項辦事程序,以便參與各方共同遵守;
(4)建立電子政務系統,實行電子評標、隨機抽取評委,具備網上購買招標文件、遞交投標文件等功能;
(5)實行合同執行監督制度。公布各項目的合同簽訂、履約情況以及糾紛處理結果;
(6)公布郵箱、設立微博和舉報電話,廣開投訴、舉報渠道,加強建設市場監管力度;
(7)設置查詢功能。
根據招投標交易平臺的上述功能,設計、編制的招投標交易平臺應分為五個部分。
信息平臺是招投標交易平臺的“主板”,它應該包括:建設項目信息、招標投標信息、信用信息以及有關招標投標的新聞和政策法規。對信息平臺的要求:及時、準確、全面、完整。
建設項目信息應披露:項目審批信息、項目建設管理信息、從業單位、人員信息。

附圖 信息平臺公示信息示意圖
信用信息是指從業單位和從業人員的信息。具體來講就是指以參與本項目建設的項目經理、項目總工等為主體組建的項目經理部以往完成建設項目的業績信息、信用評價信息以及該項目部項目經理、項目總工等主要成員以往的從業信用信息。
招標投標過程信息依照有形建設市場交易規則,按照交易程序從建設項目入場、發布招標公告開始到交易結束、交易合同備案,按程序、分步驟,一步一步公告(或公示),以便監管部門、各相關單位和公民監督。
考慮信息的權威性和信息來源的便利性,招投標交易平臺要與同級政府網站進行有效鏈接,要借助該政府網站了解建設項目信息和信用信息。
政策法規是指國家、國務院有關部委、有形市場主辦方有關招標投標的法律、法規、規章、規定。信息平臺管理單位要及時收集、更新此方面的信息。
信息平臺所發布的信息必須明確主辦單位和審核單位、審核時限、發布時限,以上信息及政策法規和其它信息的發布單位為有形建設市場的管理單位。建設項目信息中的項目審批信息、項目建設管理信息、從業單位、人員信息,招標投標過程信息,信用信息具體內容詳見附圖。
明確招投標主管部門的審批事項、審批程序、審批時限,并在網上公示。目前,主管部門一般審批招標計劃、招標公告以及招標公告的補遺公告、招標文件以及招標文件的補遺、評標辦法、監督開標、評標、定標過程、核準中標結果。因此,為了滿足招標人、投標人以及各級監管部門監督招投標主管部門公權力行使情況,在設計招投標交易平臺時,按交易流程公示各審批事項的審批過程,促使主管部門依法行使公權力、提高工作效率。
隨著招投標市場的健康發展,招投標制度的不斷完善,招投標主管部門應減少對招標人發布招標公告、編制招標文件等一系列微觀行為的干預,還權于招標人,并與招標人、投標人一起按照市場規則辦事。同時集中精力培訓招標人、評標專家和招標師,不斷提高招標從業人員的素質,研究如何進一步規范招標人的招標行為、招標代理機構的代理行為以及評標專家的評標行為,如何運用現代化管理手段進一步提高監管效力,使招投標市場健康、有序,充滿活力。
有形建設市場是各地市、各行業主管部門根據市場經濟規律投資設立、用于建設項目、物資設備招標采購交易的場所。其市場規則一般包括市場設立的主體、條件,辦理《交易證》需提供的資料,招標計劃的上報和批復、招標項目的入場條件、招標公告的發布以及隨后應履行的程序和每一程序相應的時間規定。制訂市場規則的目的是為了規范招投標雙方的交易行為,使其按照《招標投標法》的相關規定辦事,依法行使權利、承擔相應的義務。
市場交易程序是市場交易規則的細則,它明確了招標項目的每一個步驟及每一步驟提交的資料、辦理的事項,要求詳盡、具體,具有可操作性。規章制度和辦事程序是為了嚴格按照交易規則、交易程序辦事而制定的,是建設市場工作人員、招標人和投標人以及招標代理機構人員的行為準則。另外,為了工作需要,還需公布建設市場的自然概況、地理位置、聯系電話、開戶銀行、收費依據和標準等信息。上述規則、程序、制度需要市場主管部門、建設市場、招標人、投標人和招標代理機構共同遵守,以維護市場正常的秩序。
運用現代電子計算機技術和互聯網傳輸功能,建立招投標電子政務系統,既便利、又可行。此電子政務系統應具有如下功能:
本文第二項“公權力使用”提到的審批工作可以在互聯網上完成。即招標人利用互聯網上報招標計劃、招標公告、招標文件等文件、資料;主管部門審查、批準招標人上報的上述文件、資料;招標人(投標人)在網上出售(購買)招標文件、收取(遞交)投標文件。在此過程中,招標人、招標主管部門、建設市場須各保存一份紙質的上述審批過的文件、資料,以備核查。
開標前,在招投標主管部門和紀委的共同監督下,招標人或招標代理機構在本網站上按照招標文件規定的條件、利用評委專家隨機抽取系統隨機抽取相關專業的評標專家,評委專家隨機抽取系統通過手機短信或語音提示通知被抽取的評標專家,評標專家在規定的時間內回復確認的即可組成評標委員會。評標委員會名單在開標前半小時方可打印出來,這樣,既公開、公正、公平,又保密,有效地解決人為干擾的一系列問題
根據招標文件的要求,投標人在規定的時間內,使用電子鑰匙,利用數字認證技術和互聯網的傳輸功能,將投標文件發至指定的郵箱,評標專家根據授權、使用電子鑰匙,打開郵箱,在規定的時間內獨立完成評標工作。
按照程序要求,投標文件隨機編號,其中的商務文件、技術文件、報價文件中的單位名稱、地址、法定代表人、技術負責人等有關該單位的信息全部覆蓋,否則,系統不予接受。評標專家依據招標文件規定的評標辦法,在不知情、不受干擾的情況下對投標文件進行詳實的評審,客觀地提出自己的評審意見,并在規定的時間內完成,否則,系統拒絕接受。評標工作既可以集中、也可以遠程分散進行,集中評標時要全程監控。評標結束后,評標委員會工作人員根據各評委的評分,對照投標文件隨機編號和紙質的投標文件匯總、計算得出各投標人的總得分,并按序排出名次。這樣,有效地隔絕了投標人、招標人代表、招標代理機構與評標專家在評標前、評標時的聯系,保證了評標工作的公平性、公正性,維護了公平競爭的市場秩序。
市場經濟是信用經濟,也是法制經濟。信用是市場經濟的基礎,法律是信用建設的保障。健全的法律體系是信用關系得以維系的保障。在當前的法律體系下,為了加大建設項目及其招投標的透明度,擴大社會監督的領域,促使招投標各方自覺維護自己的信用,遵守誠實信用的原則,我們擬構建以合同履約、工程質量為核心的招投標信用體系,建立統一規范的信用信息平臺,將招標人(業主、項目建設單位)、投標人(施工、監理、物資設備供應商、服務商)、招標代理機構、評標專家的信用檔案公布于眾。并且,根據國家發展改革委等十部委聯合印發的 《招標投標違法行為記錄公告暫行辦法》,建立招標投標違法行為記錄公告制度,將招標人、投標人、招標代理機構、評標專家在招投標中的違法行為和行政主管部門的失信行為予以公告。為此,在招投標交易平臺上設置“招投標過程信息”和“建設項目信息公開欄”,“建設項目信息公開欄”分設“項目信息公開區”和“信用信息共享區”。即分別是前述的“建設項目信息”和“信用信息”。
目前,已建立招投標交易平臺的有形建設市場,應打破省市、行業間的界限,逐步實現互聯互通、互認共用,以便建立起全國統一的招標投標信用體系。
在招投標信用體系實踐中,要注重建立、實施項目跟蹤監管制度、合同執行監督制度,嚴肅查處投標人不履行投標承諾、不按照法律法規規定時限與建設單位簽訂合同、不執行履約保證金制度、無故放棄中標資格以及招標人公布中標結果后,與中標人競價談判壓價或附加條件、服務,隨意變更中標人等方面的違法行為。公布每個項目涉及的施工、監理、物資設備采購、服務等方面合同的簽訂結果,在合同履約過程中,招標人要按季或按月對中標人的履約情況進行考核,并將考核結果及時告知中標人,中標人也要按季或按月對招標人履約情況進行考核。如有糾紛,還需公開糾紛處理結果。投標人的違法行為、合同簽訂、履約情況,由招標人提供;招標人的違法行為、合同簽訂、履約情況,投標人可向招標主管部門或紀委投訴、舉報,招標主管部門或紀委受理后,要盡快查實。有形建設市場的管理單位負責將上述違法行為、合同簽訂、履約情況在招投標交易平臺的“招投標過程信息”欄目上公示,以監督、約束招投標雙方的行為。
為了把招投標信用體系建設工作做好、做實,要在行政監督、信息公開的基礎上,充分發揮社會監督的作用,設立投訴電話、公布專用郵箱、設立微博,開通網上投訴、舉報渠道,真正發揮社會監督的力量,加強建設市場監管力度。
在加強招投標信用體系建設的同時,應建立、健全招投標失信懲戒和守信激勵機制,確保資金使用、項目建設、權力運行安全,杜絕失信企業擾亂市場秩序的行為。因此,將公告的招投標違法行為記錄作為招標代理機構資格認定、招標項目資質審查、招標代理機構選擇、中標人推薦和確定、評標委員會成員確定和評標專家考核等活動的重要參考。實現“一處失信、處處受罰”,增加招投標各方的違法成本,真正促進行業自律、企業自律。
[1]鐵路建設項目信息和信用信息公開管理暫行辦法.中華人民共和國鐵道部,鐵建設【2010】260 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