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永華,徐 波,武思標
(三峽大學土木與建筑學院)
基于交通分類的城市道路系統規劃研究
樊永華,徐 波,武思標
(三峽大學土木與建筑學院)
目前,中國多數大中型城市面臨日益嚴峻的交通擁堵問題。交通擁堵問題的產生一方面與汽車保有量的快速增長有關,另一方面也與城市交通組織和道路系統規劃的不合理密切相關。對此,在深刻認識城市交通發生機理的基礎上,論述了城市對外交通和城市內部交通分類組織和道路系統規劃的要點,并配以示意圖加以闡述。對城市的合理建設,從城市布局規劃階段著手解決城市道路交通問題,保證城市內外交通的便捷和通暢有指導性作用。
交通分類;城市道路;系統規劃
在城市規劃中,常把城市交通分為兩類:一類為市際交通,亦稱城市對外交通;另一類為城市內部交通,亦稱城市交通。要做好城市道路交通系統規劃,必須要對城市中的各種交通認真研究,認識其產生機理、功能要求和運行特點,有針對性地把不同的交通流組織到不同的運輸系統和道路系統中去,實現城市交通的合理分流,充分發揮各種不同交通工具和道路設施的效率,從而實現城市交通的便捷和通暢。
城市交通的產生、分布主要與城市生產、生活方式及用地布局有關。解決城市交通問題必須要處理好城市布局結構與道路系統的合理關系,分清不同城市用地產生的不同性質的交通,并按照不同類型交通的特點和功能要求,合理地布置不同類型和功能的道路,形成合理的道路系統與用地布局的配合關系,簡化和減少交通矛盾。
按交通目的,城市內部交通可大致分類如表1所示。

表1 城市內部交通主要類型
表1中可見,除公務出行的出行端點難以從規劃上進行固定外,其他出行的出行端點都可從規劃上進行相對固定。因此,為使城市交通分布均勻、流動通暢,可以對城市交通組織如下。首先,商品市場分一級市場與二級市場。一級市場如日用品批發市場、蔬菜批發市場、水產品批發市場、服裝批發市場等,布置在城市交通干道兩側并與市外道路系統有方便的聯系,某一類商品的批發市場數量可根據城市大小確定為1~4個;二級市場為布置在城市各個鄰里中心的菜市場、超市、服裝店等,方便居民就近采購;考慮到大件商品采購的頻率較低,可不分級設置,其數量可按城市居住組團數確定,布置在居住組團中心。與此類似,將生活服務設施和娛樂設施相應配置在鄰里中心或居住組團中心。其次,居民居住用地分鄰里單位與居住組團兩級。將居民大部分生活性出行如上下學、日用品采購、體育鍛煉、餐飲等出行盡量控制在鄰里單位以內,以近距離出行吸引居民采用步行、自行車交通方式,減少機動車出行。最后,城市道路分級設置。鄰里單位內設置生活區道路和城市支路,居住組團內設置城市支路與城市次干道,居住組團之間設置城市次干道與城市主干道(大型城市適當補充城市快速路)。這樣,城市各類交通可組織如表2所示。

表2 城市內部交通分類組織
從表2可見,城市中大部分出行的交通范圍能控制在鄰里單位內或居住組團內,實現了城市道路交通的三個合理的金字塔結構:其一,短距離、中距離、長距離交通距離結構呈金字塔型;其二,步行、自行車、汽車交通方式結構呈金字塔型;其三,居住區道路、支路、次干道、主干道(快速路)路網結構呈金字塔型。同時,也較好體現了人車分離,快、慢速交通分離的思想。
圖1為城市道路與用地布局規劃示意圖。城市主干道為城市居住組團的分界,從居住組團之間的綠地穿過,將車站、工業區、大型批發市場、倉儲等聯系起來,保證市內大宗貨運和人流長距離交通的快速通暢。城市次干道為鄰里單位的分界,保證各鄰里單位和組團中心與主干道的聯系。城市支路各居住小區分界,居住區道路為居住小區內部道路,與城市支路一起將各居住小區和鄰里中心與次干道聯系起來。道路的分級布置與用地布局配合良好,實現城市內部交通的分類組織。

圖1 城市道路與用地布局規劃示意圖
城市對外交通亦稱市際交通,是指城市與城市、城市與城市以外地區之間的交通,其人和物的移動主要由設在市區內的對外客貨運樞紐和出入城市的道路系統來承擔。
城市對外客運樞紐主要包括鐵路客站、公路客站、水運客站和機場等,是城市交通中大型人流集散點。首先,為避免對城市內部交通過大的沖擊,這些設施應布置在城市外圍的城市客運交通干道兩側,并在其附近設置方便的市內公共交通客運樞紐。其次,對外客運樞紐和市內公共交通客運樞紐間可以采取專用道路、組織立體交通等方式,盡量做到城市內外客運無縫銜接,又避免對市內客運干道的干擾。再次,考慮到道路運輸對鐵路、水運、航空等運輸方式的補充作用,應將公路客站布置在鐵路、水運客站的附近,以方便鐵路、水運客流轉乘公路長途,避免過境客流對城市交通的沖擊。最后,每種對外客運樞紐的個數可根據城市規模和客流量大小靈活確定,以公路客站為例,小城市1~2個,大中型城市3~4個并應盡量布置在城市東西南北不同的對外方向上。
城市對外貨運樞紐主要包括鐵路貨站、公路運輸貨站、水運貨運碼頭、城市貨物倉庫、城市物流中心等,這些設施是市內外貨物的轉運、倉儲的地點,是城市主要貨流的重要出行端。規劃中應做到將貨運樞紐布置在城市外圍與交通性貨運干道有良好聯系的位置,倉儲設施一般靠近轉運設施布置。
出入城市的道路布置應有利于把城市對外聯絡交通迅速引出城市,并避免入城交通對市內道路、特別是城市中心地區道路上的交通的過多沖擊,還要有利于過境交通方便繞過城市。一般可將城市外圍干道直接延長與市外一般公路相連,或將城市外圍干道延長與市外高速公路以立體交叉方式連接。
某市城市規模中等,有鐵路、公路、水運、機場與外界聯系,對外交通便捷。規劃中,沿鐵路線布置鐵路客站兩個、鐵路貨站一個,水運客、貨碼頭各一個,布置公路客站三個,公路貨站及倉庫兩個。為方便各種交通之間的聯系,公路客站、火車客站和客運碼頭就近布置。并在其附近設置相應的城市公交客站,便于城市居民轉乘。城市外圍干道延長與市外高速公路以互通式立交相交,或延長為市外主要公路。這樣,即保證了城市與市外快捷的交通聯系,又避免了對外交通或過境交通對城市的干擾。圖2為某市對外交通系統規劃示意圖。

圖2 某市對外交通系統規劃示意圖
交通功能是城市的重要功能之一。通暢的城市交通對城市的發展、用地開發、改善居民生活、提高社會勞動生產率、實現社會經濟發展目標,具有重要的保證和促進作用。城市交通與城市用地布局和城市生產、生活方式密切相關,有著客觀規律可循。在規劃階段,對城市道路交通系統進行合理的分類規劃、構建合理的城市道路交通網絡是解決城市道路交通問題,保證城市內外交通的便捷、通暢的重要途徑。
[1]文國瑋.城市交通與道路系統規劃[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1.
[2]同濟大學、重慶建筑工程學院、武漢建筑材料工業學院合編.城市道路與交通[M].北京: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1981.
[3]中華人民共和國建設部.城市道路交通規劃設計規范(GB 50220 -95)[S].北京:中國計劃出版社,1995.
[4]徐吉謙.交通工程總論[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2.
[5]李朝陽等.關于我國城市道路功能分類的思考[J].城市規劃匯刊.1999,(4).
[6]徐循初.我國城市道路網規劃中的問題[J].城市規劃匯刊.1992,(6).
[7]閻軍.城市道路分類與城市用地關系[J].城市規劃.1997,(4).
TU984
A
1008-3383(2011)12-0110-02
2011-10-15
樊永華(1976-),男,講師,土木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