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人如果問我是哪所學校畢業的,我的回答從來都是“北京廣播學院”。偶爾,我會由于對方略帶困惑的眼神而不得不附帶上解釋——“就是現在的中國傳媒大學”,但即便是這偶爾,都讓我覺得別扭。因為,在我的心里,母校只有一個名字,那就是“北廣”。而每個北廣人對于母校還有一個更親切的稱呼,那就是“廣院”。
北京廣播學院,這是個多么響亮的名字呀,在這里,孕育了中國一批又一批優秀的播音員和主持人,但我卻并非沖著她的名氣而來。當年的我,一心向往首都,只要是北京的大學,我一概沒有意見。因此,進入廣院,純屬意外。
就這樣,在對廣院的一無所知中,十一年前那個夏天,我興奮地坐上了北上的列車,正式拉開了自己人生最美好和愜意的四年時光的序幕。
通往宿舍的小胡同
看學校的第一眼,我沒有驚喜;看第二眼,反倒有了些許失望。
傳說中的大學,那都該是幅員遼闊呀,兩個校門之間騎車穿行還得很長時間呢。可這廣院,居然就這么巴掌大個地方,步行參觀校園也不過花費半個小時而已。
而這種失望,在看到那條通往宿舍的小胡同之后,更是無以復加了。
女生的新生宿舍位于與廣院相鄰的中國礦業大學里,通過一條胡同與北廣相連。胡同不窄,路卻不好走,入住的那天又恰逢雨后,路面泥濘得簡直無法下腳。那時的我還不會樂觀地看待生活,走一路,也抱怨一路。
軍訓回來,我們便開始了借由那條胡同在教學樓和宿舍樓之間的穿梭。北京從前還不似現在這般雨水稀少,這本是好事,可因為那條胡同,雨在我的眼里,也變得極其讓人討厭了。
終于,慢熱的我在經過一個學期的磨合之后,適應了這條胡同,也適應了大學生活。當然,周圍的一切也隨著這種適應開始變得有趣起來。
胡同邊上的定福莊第二小學很有趣。每次從胡同走過,都會經過一排教室的窗戶,踮踮腳尖便能將里面看得一清二楚。有時看見的是鴉雀無聲的課堂學習,有時看見的是嘰嘰喳喳的課間休息,有時看見的只有黑板報留守的空空教室,無論哪樣都能勾起我無限的童年回憶,引發會心一笑。
礦業大學的操場很有趣。我最喜歡在不上課的日子去礦大操場旁邊的教學樓自習,然后在陽光最好的時候下樓來坐在有樹陰的椅子上,吃著東西看別人揮灑汗水。偶爾,我會抬頭看天,那時北京的天空特別藍,看著它仿佛時間都會停止,看著它才能最為深刻地體會到大學時光的閑適。
充滿趣味的事就這樣一樁接著一樁在生活中浮現出來了。
或許,這就是廣院給我上的第一堂課吧。這堂課告訴我的是一個亙古不變的真理,那就是調節心態適應環境,因為在這個問題上,除了改變自己,別無他法。
白楊樹、核桃林和蝴蝶蘭
說起廣院的象征,那非白楊樹和核桃林莫屬。廣院的校歌是《年輕的白楊》,廣院的論壇是“核桃林社區”,可見白楊樹與核桃林之于廣院的意義。
“校園里大路兩旁,有一排年輕的白楊,早晨你披著彩霞,傍晚你吻著夕陽……”這個旋律,北廣人不僅熟悉,還將它唱響祖國的大江南北。白楊樹的不朽生命力正是北廣人蓬勃朝氣的寫照。
核桃林由一棵核桃樹與它旁邊的很多很多棵核桃樹組成,它們如兄弟姐妹般緊緊地站在一起,遮天蔽日。白天的核桃林屬于愛學習的男生女生,因為那里樹葉沙沙,讓人神清氣爽;晚上的核桃林屬于戀愛中的男生女生,因為那里光線昏暗,從來不缺浪漫。
作為廣院校花的蝴蝶蘭,卻不似白楊樹與核桃林那般有名。蝴蝶蘭的花期很長,清香而美麗,北廣人就如蝴蝶蘭一樣平凡卻高貴。
說來慚愧,白楊樹和蝴蝶蘭,我在四年里似乎從未留意過。只有那片核桃林,留下了我無數的足跡。核桃林看見過我勤奮學習的身影,核桃林挽留過我疲憊不堪的步履,核桃林還傾聽過我內心最甜美的秘密。可若是要我具體描述一下核桃林的面貌,我的頭腦卻一片空白。其實,核桃林早已不是一個具體的事物,它已變成一種情結,溶入了每個北廣人的血液,無論我們看見或看不見,它都在那里,在心里。
消失的水煮魚
廣院的水煮魚大名鼎鼎,每一個畢業后再回學校的人都會選擇去水煮魚餐廳追尋上學時候的味道,即便是聲名遠揚的央視名嘴也不例外。
我是大三那年自己能賺錢以后,才認識水煮魚的。在那之前,我一直老老實實地在學校大食堂解決肚子的需求,大食堂六毛一個的肉餅曾是我的最愛。
第一次吃水煮魚的情景我早已忘記,記憶里留下的只有那被玻璃板壓住的綠格子桌布,那木質的白色格子推拉門,那擁擠狹小卻總是輪不上的包間,還有那綿長的水煮魚的香味。水煮魚剛端上來的時候油還在沸騰,魚肉薄薄的閃著誘人的金黃色,墊底的豆芽軟而入味,我每次都丟人地撈干凈最后一根豆芽才罷休。到現在為止,廣院的水煮魚依然是我吃過的最好吃的水煮魚啊。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水煮魚餐廳已不單單是個吃飯的地方,在那里我們發牢騷、談理想,我們喝酒、劃拳、我們唱歌、擁抱。水煮魚餐廳就像一個裝滿自由的容器,每一個北廣人在那里都可以肆無忌憚地想說就說,想唱就唱。
遺憾的是,去年夏天,水煮魚餐廳拆了,我后知后覺,沒有趕上品嘗最后一頓水煮魚。據說它還會重建,但重建起來的水煮魚餐廳,還會跟從前的一樣嗎?
而如今的廣院,也如重建了一般,跟從前不一樣了。為了建設綜合性大學,在合并了中國礦業大學后,廣院于建校五十周年之際正式更名為中國傳媒大學。廣院確實強大了,無論是占地面積還是所設專業都今非昔比,可它還是我的那個廣院。
廣院改了名字,但永遠不會失去靈魂。
時間如白駒過隙,轉眼畢業七年了。七年間,我很少回廣院去,所以廣院的改變我幾乎從未親眼見過。無論她怎樣變,她賦予我的那份積極、活躍與自信,已烙進我的生命,永不會再變。
(編輯 雷虎 leihu757@163.com)
【大學攻略·中國傳媒大學】
優勢專業:
1、播音與主持專業:學校名氣最大的專業。該專業報考考生普通話不得低于一級乙等水平。該專業所屬播音主持藝術學院是中國建立最早、影響最大培養廣播電視播音主持藝術專業高層次人才的教學基地。
2、廣播電視編導專業:學校傳統優勢專業之一。該專業分為電視編輯和文藝編導兩個方向。
3、廣告學專業:全國廣告學專業權威排名第二。該專業所屬廣告學院是國內創建廣告學碩士、博士培養體系最早、學科建設最完整的高等院校。
4、動畫專業:學校的新興專業。在全國僅有的八個國家級動畫教學研究基地中,中國傳媒大學動畫專業的成績尤為突出,有不少作品在國際動畫電影節上均獲過獎。
5、通信工程:該專業所屬的信息工程學院是學校組建的第一個學院,也是目前學校規模最大的學院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