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鳳林
(黑龍江省社會科學院東北亞研究所,黑龍江哈爾濱150018)
日本一直是黑龍江省傳統的、重要的貿易伙伴之一。黑龍江省對日貿易額自2006年創下6.3億美元的歷史最高位后,2007—2009年分別為5.93億美元、6.12億美元和6.04億美元,總體上相對穩定。2010年,在黑龍江省對外貿易進出口總額創下255.04億美元歷史高位的情況下,黑龍江省對日貿易額也創下了6.68億美元的歷史最高水平(見表1)。然而,黑龍江省對日貿易并不能令人滿意,主要體現在多年來黑龍江省對日貿易呈徘徊局面沒有徹底改觀,增速偏小,對日貿易額在黑龍江省對外貿易份額中所占比例呈下降態勢等。以2010年為例,黑龍江省外貿總額同比上漲57.23%、黑龍江省同其他主要貿易伙伴俄羅斯、歐盟、東盟、美國、中東和拉丁美洲等進出口額分別增長34.00%、35.99%、97.88%、65.43%、64.14%和68.9%的情況下,對日貿易額增速僅為10.56%,增幅明顯落后于中日雙邊貿易增長速度(30.6%)、黑龍江省外貿總額增長速度和黑龍江省同其他主要貿易伙伴貿易增長速度。另外,2002—2010年,黑龍江省對外貿易總額從43.5億美元增長到255.04億美元,增長了5.86倍,對日貿易總額從3.73億美元增至6.68億美元,僅僅增長1.79倍。在黑龍江省對外貿易總額中,除2009年對日貿易額所占份額有所提高外,其余年份所占份額呈逐年下降趨勢。

表1 2006—2010年黑龍江省與日本貿易情況 金額單位:億美元、%
從黑龍江省出口市場排位來看,2007年以前日本基本保持在前五位,2008—2010年,位次有所下滑,基本維持在第九位水平。
從出口規模來看,2006—2010年,黑龍江省對日出口額基本上在2.7億~3.9億美元之間浮動,呈緩慢增長態勢。
從出口商品類別來看,黑龍江省對日出口額較大的商品類別主要有農副產品、家用或裝飾用木制品、機電產品、鋸材、家具、鞋類、箱包和服裝等,上述產品年均出口總額占黑龍江省對日出口總額的70%左右(見表2)。農副產品是黑龍江省對日出口的第一大商品,也是黑龍江省最具優勢和潛力的出口產品。2008—2010年,農副產品對日出口分別占當年黑龍江省對日出口總額的25.5%、25.4%和26.4%,糧食(玉米、谷物及谷粉、大豆及其他豆類)、蔬菜(鮮或冷藏)、食用油籽及干果等是黑龍江省對日出口的主要農副產品;木制品類(含家用或裝飾用木制品、家具、鋸材等)是黑龍江省對日出口額較大的商品類別,這主要源于黑龍江省豐富的木材資源、自俄羅斯進口木材較多以及木材加工企業較多等優勢。2008—2010年對日出口分別占當年黑龍江省對日出口總額的30.1%、28.4%和16.78%,其中,2010年比2008年和2009年均有不同程度下降;機電產品也是黑龍江省對日出口金額較大商品類別,2008—2010年出口金額分別占當年黑龍江省對日出口總額的9.3%、8.3%和9.45%。另外,箱包及類似容器、服裝及衣著附件、鞋類等對日傳統商品也基本保持一定出口比例;原來出口較少的商品,如醫藥品、手表、肥料、紡織紗線、初級塑料等商品均有不同程度增加,特別是黏土及其他耐火礦物產品出口的增長幅度在2010年同比增長333.49%,達到2115.04萬美元,占黑龍江省對日出口總額的5.42%,已進入黑龍江省對日本出口主要商品類別。此外,在對日本出口商品中,藥材、膠合板及類似多層板、通斷及保護電路裝置、天然碳酸鎂、塑料制品等也占有一定的比例,說明黑龍江省出口日本的商品種類正在增多和優化。

表2 2008—2010年黑龍江省對日主要出口商品構成單位:億美元
日本是黑龍江省傳統的進口市場之一,自2006年黑龍江省從日本進口達到創紀錄的3.34億美元后,2008—2010年分別為2.83億美元、2.89億美元和2.78億美元,進口金額相對穩定,但占全省進口比重有所降低,進口排位也處于下降趨勢。2008—2010年分別排在黑龍江省主要進口市場的第六位、第七位和第八位。
黑龍江省自日本進口額位居前列的商品類別主要有機電產品、鋼材、廢金屬、紙及紙板、農副產品等。2008—2010年機電產品(含高新技術產品)進口額分別占全省進口總額的57.5%、58.6%和71.8%。機電產品中,2010年高新技術類產品進口額為6448.92萬美元,較2009年增長121.1%,增長幅度較大。此外,肥料、印刷品、醫療儀器及器械、未鍛造的銅及銅材、苯乙烯等商品的進口同比也有較大幅度增加。2010年,鋼材類及廢金屬產品等進口額銳減,同比下降42.76%和49.21%,這也是導致黑龍江省自日本進口額下降的主要原因。從進口商品構成看,機電產品類(包括高新技術產品)、廢金屬及鋼材類產品等是黑龍江省從日本進口的主要商品。

表3 2006—2010年黑龍江省自日本進口主要商品構成單位:億美元
日本作為黑龍江省重要的貿易伙伴之一,本次地震給黑龍江省與日本貿易帶來沖擊。短期內除對黑龍江省從日本進口產生影響外,從中長期看,災后重建需求對黑龍江省部分行業的出口和市場拓展增加了機遇。
一是大地震及海嘯、核泄漏等次生災害引發的日本電力供應緊張、國內生產鏈條中斷和旅游商業活動的減少等對日本經濟增長產生極大的負面效應,對日本經濟恢復構成嚴重沖擊,日本經濟恢復緩慢將對黑龍江省擴大對日貿易規模帶來不利影響。二是日元匯率變化的影響。黑龍江省對日出口除農副產品外,勞動密集型產品包括紡織、服裝和鞋類等傳統商品對匯率變動非常敏感,本次地震后,日元兌美元匯率持續保持高位,再加上人民幣升值等因素,將直接影響雙方貿易的發展。三是日本消費陷入低迷的影響。根據日本內閣府2011年4月份消費動向調查數據,一般家庭消費者態度指數比3月份驟降5.5個百分點,為2004年4月以來最大降幅,顯示震后消費者對經濟前景的擔憂加劇,食品及油價上漲也給消費心理留下陰影,日本消費低迷狀態將使黑龍江省對日非急需產品的出口受到壓制。四是以對日進口帶動出口的部分產品將受到沖擊。如黑龍江省對日出口機電產品的同時需大量進口高技術產品,其中,電子、精密儀器、機床、電器等領域對日本產品依賴度較高,此次地震后一方面受累于日本原裝零部件供應短缺問題,一方面面臨日本市場消費下降影響,出口受沖擊的可能性更大。
(1)農副產品出口面臨新的機遇
資料顯示,本次地震及海嘯、核輻射影響最重的日本六縣(宮城、巖手、福島、茨城、櫪木和群馬縣)是日本重要的農產品出口產區,水稻、豬肉、蛋雞等農產品產量占日本國內總產量20%以上。地震重創了日本的農業生產,海嘯、核泄漏等造成日本可耕地面積減少等情況將長期存在。為了保證糧食及其他農副產品的供應,日本將尋求更多的農副產品進口來源,而中國作為日本的主要農產品進口國,在未來幾年甚至更長時間內,農產品出口規模將呈擴大趨勢;另一方面,核輻射導致日本農產品超標的陰影將長期困擾日本民眾的消費心理,與其消費可能受核污染的本地農產品,還不如消費相對價格低廉優質并經過嚴格檢驗的外阜農產品。因此,對具有出口農副產品絕對優勢和潛力的黑龍江省來說是繼續擴大對日出口規模的一個很好機會。
(2)木材類產品出口面臨的機遇
“木”文化在日本人的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日本的家居、建筑、生活等方面大量使用木材。根據日本農林水產省統計,地震前的2009年,日本木材總需要量為6321萬立方米,而日本國內生產量為1758.7萬立方米,僅占27.8%,其余72.2%依賴進口;地震前宮城地區是日本重要的膠合板生產基地,產量約占全日本的1/4,地震后生產基地遭到嚴重破壞,產量下降。隨著災后重建的展開,建筑用集成材、家用或裝飾用木制品、家具等在今后的若干年內將持續保持較高需求狀態,而包括家用或裝飾用木制品、鋸材、家具等木材類產品是黑龍江省對日出口的優勢產品之一,2008年、2009年和2010年合計分別占黑龍江省對日出口總額的30.1%、28.4%和16.78%。本次地震后的災區重建將給此類產品對日擴大出口規模帶來機遇。
(3)建材類產品出口面臨的機遇
除木材類產品外,災后重建需要大量水泥、鋼鐵等建材產品,這給黑龍江省相關出口企業或公司對日出口帶來新的可能。如水泥行業,震前日本為水泥凈出口國,2010年水泥產能6147.7萬噸,凈出口水泥及熟料約1000萬噸,按照2009年四川省汶川地震災后重建啟動時水泥需求增幅46%計算,今后幾年內日本水泥供應缺口在幾千萬噸左右。再如鋼鐵行業,日本是全球第一大鋼材出口國,2010年出口鋼材4240萬噸,占全年產量的44.7%。日本震后包括新日鐵、JFE、住友金屬、東京制鋼、神戶制鋼等5家鋼鐵企業均遭受不同程度的破壞,損失大約有1150萬噸的鋼鐵產能。同時,日本建筑用鋼方面競爭力不及我國,其國內產能無法應對房屋、工廠重建的大規模需求,因此,黑龍江省生產建筑用鋼材類產品企業、水泥企業及玻璃制造企業等應更多關注災后重建創造的市場契機。
1.密切跟蹤日本地震及引發的次生災害的事態發展,注意收集和研究日本大地震對相關產業及企業的影響以及給發展雙邊經貿合作帶來的正負面影響,及時研究應對舉措,促進黑龍江省與日本的進出口貿易保持健康穩定發展。
2.加大市場調研,了解掌握日本災后重建市場需求變化,引導黑龍江省企業抓住機遇,優化對日進出口商品結構,在保持和擴大農副產品、木制品、服裝、鞋帽、紡織品等傳統商品的基礎上,不斷加強機電設備、建材、食品和高新技術產品等出口能力,加大與日本具有領先技術的汽車、電子等方面的產業合作力度。
3.廣泛加強與日方客戶關系。通過組織代表團到日本災區慰問訪問、在日本舉辦重點投資項目商談會、產品展銷會、邀請日本大企業來訪等形式,進一步緊密雙方貿易伙伴之間的信任關系,并借機廣泛深入地開展貿易投資推介,宣傳黑龍江省比較優勢,展示優勢產品,鞏固黑龍江省產品在日本的市場地位。
4.積極把握日方業務轉移機遇,有針對性地加強對日招商。經過破壞性地震,許多此前不愿意向我國轉移的日本技術、資本密集型企業會考慮至少向海外轉移一部分生產能力。另一方面,針對很多日本企業地震前已經開始在本土之外建立研發中心、數據中心的情況,經過此次災難后,這一進程將會加速。黑龍江省應有針對性的、量身制定對日招商具有吸引力的稅收、土地、信貸等政策,強化政策的促進作用。
[1]張鳳林.2010—2011黑龍江省與日本經貿合作的形勢分析與預測[R].黑龍江省經濟發展報告(2011),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1.
[2]黑龍江省對外貿易報告 2007—2008、2008—2009、2009—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