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琦
有關人生價值的幾點思考
■戴琦
青年學生由于缺乏理性上的辨別是非的能力,往往依據對一些具體現象的判斷與評價作出價值選擇。
1.主體意識越來越強烈,自我意識凸現但不偏激,注重自我價值的實現。自改革開放以來,自我意識的覺醒和強化一直是青年學生的特點之一,如對人生理想的追求,把“個人事業成功,生活美滿”擺在第一位,在談到人生最大幸福時,則要求“有一個溫暖家”或“事業成功”,都反映出對個人自我價值的追求,自我意識的加強。但如今青年學生常常是講人生價值就是自我價值,講成才就是個人成名家,講人生幸福就是個人幸福,從而滋生出以“我為中心”的極端個人主義苗頭。
2.重功利,講實惠,對物質利益越來越看重,蘊含著趨樂避苦的趨向。隨著市場經濟的不斷發展,大學生對我國現行的公有制主體的多種經濟成分形式的認識明顯提高,市場經濟觀念日益增強,經濟頭腦、實惠觀念愈來愈重。
3.具有不穩定性和可塑性。青年學生處表青春期,某些生理和心理因素處于極不穩定的變化中,具有強烈的好奇心,容易被外在熱點所吸引,并使其興趣熱點游離帶來很大的隨意性,同時由于青年學生中的人生觀尚處于不斷形成過程中,其人生價值觀也必然存在很強的可塑性。
4.具有多元化和復雜性。社會價值取向多元化必定引起當代青年學生人生價值觀的多元化。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第一,相當多的大學生否定絕對的單一的人生價值標準和價值選擇,他們承認他們歷來宣傳的榜樣和典型的合理性,但并不把它作為人生的唯一準則和楷模;他們認為書本上的人生理論是正確的,但在現實中是難以實現的;他們仍用馬克思主義來要求別人,卻又以個人主義業來對待自己;他們反對別人自私自利,自己卻又以個人利益為重。
1.市場經濟體制的負面影響。市場經濟對大學生的影響具有雙重性:一方面,市場經濟的發展促進了大學生創新意識、合作意識、競爭意識等新的觀念、意識的形成和強化,增強了大學生的社會適應力。另一方面,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金錢至上、功利主義等腐朽思想在社會上泛濫,并成為一些人價值衡量的標準。
2.不正之風和腐敗現象的影響。少數黨員干部成為以權謀私、揮霍國家財產、違法亂紀的腐敗分子。這對大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價值觀帶來種種干擾,一些大學生在理想信念上產生困惑和動搖,有的厭惡政治、玩世不恭,有的則強化了當官發財的思想意識。
3.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實效性不強。長期以來,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存在形式單調、內容僵化、針對性不強的問題;此外,還存在教育手段落后、教育力度不夠的問題;對青年學生中表現出來的不良思想傾向,缺乏從根本上解決其深層次問題的有效機制;對青年學生忽視政治理論學習、不遵守學校紀律等問題缺乏有力的約束機制;這都不利于當代大學生形成正確的人生價值觀。
4.家庭道德教育的欠缺。我國的基礎文明教育狀況是不容樂觀的,一方面我國家長的平均文化程度偏低,決定了學生所接受的家庭教育是不全面的;另一方面,許多父母溺愛孩子,只注重孩子物質方面的需求,而忽視精神生活的需要。加之長期以來受應試教育的影響,許多父母一味地促進孩子智力和學習成績的提高,而忽視孩子成長過程中出現的價值錯位、道德滑坡以及心理畸形等問題。
5.自身特點的變化。青年學生自身特點的變化是其人生價值觀形成的內在因素,現在的大學生絕大多數是從家門到校門的,視野較窄。在學生期間,隨著人際交往的增多,社會接觸面的拓寬,其價值取向不僅受社會的影響,更受社會的支配。
黨的十四屆五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九五”計劃和2010年遠景目標的建議》中特別提出:堅持不懈地加強道德建設和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社會主義思想教育,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據此,在新形勢下應該從以下三個方面對大學生進行人生價值觀教育。
1.堅持對大學生進行愛國主義價值觀教育,增強民族自信心,樹立以知識報國的高尚情操。當代大學生是跨世紀的一代,是黨和國家的財富。在大學生中營造愛國主義氛圍,堅決抵制“外國的月亮比中國圓”崇洋媚外思想的侵入,必須引起高校政治思想工作者的重視,通過升國旗、成人儀式、教唱愛國主義歌曲、組織觀看愛國主義影片等活動的教育,引導大學生高舉愛國主義這面旗幟,正確處理好個人命運同國家民族命運的關系,“國家興亡,匹夫有責”、“保家衛國,責無旁貸”,進一步提高民族自尊心、自豪感和自信力,樹立“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的遠大理想。
2.堅持對大學生進行集體主義價值觀教育,弘揚中華傳統美德,培養敬業奉獻精神。堅持集體主義價值觀教育就是要強調個人利益服從集體利益,強調個人利益和集體利益的辯證統一。同時也要對大學生進行“自力更生、艱苦奮斗”、“敬業奉獻”的教育,使大學生懂得,一個人只有當個人的選擇和集體相一致時,他的價值才可能真正得到實現,“三步走”的戰略目標需要一代又一代人的艱苦創業,那種“個人至上”、“自我實現”、“自我設計”、“拜金主義”的人最終會陷入個人主義、利己主義的泥潭。
3.堅持對大學生進行社會主義價值觀教育,端正自強自立的主體意識,把個人價值和社會價值有機地結合起來。要引導大學生珍惜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為實現個人價值所造就的良好的機會和條件,增強自強不息、自主自立的主體意識,走出“自我”的誤區。
河南省外貿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