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希濱
(黑龍江護理高等專科學校 黑龍江 哈爾濱 150036)
近年來,我國高等教育體制發生了深刻變化,由高等專科學校、高等職業技術學校、成人高校、本科學校的二級學院和具備條件的民辦高校形成的五路大軍共同發展了我國的高職教育。事實證明:高等職業教育已成為我國高等教育的一種新類型;已成為我國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
我校抓住了機遇,在特殊時期,由中等職業學校轉軌與升格,給學校帶來了新的生機。升格必然伴隨著招生規模的擴大和辦學定位的轉型,這不是簡單意義上的學校更名、師生增加和專業調整,而是學校辦學定位的轉移,培養目標的變化,辦學層次的提升,隨之而來的是學校學科建設和專業方向的調整,師生研究和學習方向的轉移,讀者知識層次和知識需求的變化。所謂高等專科學校的培養目標,就是培養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需要的,適應基層和生產一線需要的,德智體全面發展的高等應用型人才。作為高校辦學條件三大支柱之一的圖書館,也將在升格的推動下帶來無限的生機和變化。其自身必須完成兩個大的跨越:升格與轉型。升格是圖書館層次的提高,轉型是圖書館由傳統模式轉變為現代模式。如何做好準備,迎接挑戰,是擺在我們面前的問題。本文就我校圖書館如何適應時代發展的需要,從以下三個方面談一下自己粗淺的看法。
圖書館要解決發展定位問題,必須制定一個定位準確、科學有效和切合實際的發展規劃。在制定發展規劃時,應充分考慮以下幾個方面:一是認真研究學校發展規劃。準確把握、全面了解和分析學校在各個時期的發展規模、學科建設、專業設置、師資隊伍結構、科研發展方向和人才培養目標等方面的規劃和部署;二是深入調查研究,反復科學論證。深入調查了解廣大讀者在文獻信息方面的實際需求。組織館員、專家學者和相關領導針對圖書館在館藏結構和文獻體系、布局建設和資金投向、管理模式和隊伍建設、服務平臺和評價體系等方面進行認真分析和充分論證;三是切合實際,講究實效。圖書館的建設必須和學校的發展同步,充分考慮升格后學校教學、科研和社會服務的實際需求和經濟實力兩個方面的因素,規劃既要保證發展需求又要切實可行,同時制訂與之相配套的階段性實施方案。圖書館的發展規劃要具有科學性、實效性和廣泛的認同性,使之成為學校發展規劃的重要組成部分。
圖書館要解決發展過程中的科學決策問題,必須充分發揮三個主體的作用。廣大師生在文獻信息方面的需求是圖書館發展的決定因素,廣大師生是圖書館的需求主體,圖書館的各項工作都要圍繞這一主體來開展;館員的整體素質和工作狀態,決定著圖書館的管理水平,全體館員是圖書館的管理主體,提高館員的整體素質,激發館員的主人翁意識,充分體現館員在圖書館管理工作中的主體地位;學校領導層對圖書館工作的重視程度,決定著圖書館的發展速度和建設水平,學校領導層是圖書館發展建設的決策主體。升格后的高校圖書館要解決發展建設問題,就必須善于利用和借助廣大師生的反映、相關部門的支持和專家學者的影響,以及圖書館的高效管理,促使學校決策層對圖書館發展建設的重視和支持,只有學校決策層給予圖書館工作以準確定位,才能真正解決升格高校圖書館發展建設中的科學決策問題。
圖書館的功能歸根到底應該是信息的功能,而信息的組織者——圖書館人是非常重要的因素,如果一個圖書館擁有較多的高素質、高學歷的圖書館人才,這個館就必然有較強的功能。要適應升格學校的教學和科研需要,最重要的是要加強圖書館隊伍的建設,必須形成一支思想過硬、高素質的圖書館員隊伍。而圖書館讀者服務工作水平和服務質量,恰好又取決于圖書館員的整體素質。升格后的圖書館館員只有通過不斷的學習,才能提高自身的素質,跟上時代的潮流與新世紀圖書館事業發展的腳步。
傳統的圖書館員大都是文獻的加工者、管理者、借閱員,圖書館員自身的價值并沒有得到充分的體現,不是真正意義上為讀者服務。升格后的高校圖書館員在新的高標準面前應該向學科館員、知識的導航員、協調員轉變。分析讀者、了解讀者、引導讀者,從文獻資料的單純收藏者和提供者轉變為信息產品的加工者、開發者和提供者,真正做好讀者服務工作。
現代社會信息技術迅速發展,日新月異,作為信息資源與信息需求之間的橋梁,就要求圖書館員不斷的學習,提高自身的文化素質。必須具備一種思想、兩種專業知識、三種語言。一種思想即具有一定的政治覺悟和奉獻精神;兩種專業是指具備圖書情報專業知識及掌握某門學科知識,才能夠更好的對學科信息的收集、整理、分析、研究以及幫助讀者進行有目的的選擇;三種語言是指要掌握本民族語言、一門外語和計算機語言。還要根據時代、科技的發展不斷地進行充分有效的繼續教育。只有跟上時代發展的步伐,不斷提高自身的文化素質與修養,才能更好地為讀者服務。
圖書館工作的終極目標正如列寧所概括的“一切為讀者,為了讀者的一切,滿足讀者的一切需要”。資源服務應該是印刷型、電子型并重,注重服務效果,從根本上提高服務水平。尤其現在是網絡時代,越來越多的信息需求者開始利用網絡資源,這就要求圖書館讀者服務工作應從“以藏書為中心”向“以讀者為中心”轉變;從“傳統物理館藏提供”向“電子信息咨詢”轉變;從“傳統手工操作”向“現代信息技術”轉變,以適應時代的變化和要求,為讀者提供多方面優質服務。
升格后高校圖書館文獻需求的變化主要是由服務對象的層次變化所決定。讀者主體由原來的中專學生而變為專科學生,專科教育除了課程數量和深度的增加外,畢業論文的寫作和部分學生報專升本,都對圖書館所提供的服務有了很明顯的提高。同時,教師讀者也發生了變化,他們將從純教學型向教學加科研型轉化,他們潛在的文獻需求很大。因此,積極開展全方位、多形式、深層次讀者服務工作就顯得尤為重要。
(一)在師生中開展新書目錄征訂、新書、好書推薦、組織專題書刊展覽、開設文獻檢索課、開展閱讀指導等活動。靈活的綜合運用宣傳推薦、參考咨詢、館際互借、聲像、影像、網絡等手段和現代化技術,提高讀者服務工作的內容和質量,使圖書館對讀者產生強烈的吸引力,成為讀者的良師益友,發揮圖書館的教育職能作用。
(二)開展讀者培訓工作,培養讀者的信息意識和利用、檢索、選擇情報的能力。在網絡普及的今天,圖書館除了培養讀者如何利用計算機及網絡檢索信息、培養讀者的信息意識外,還必須向讀者介紹館藏及卡片式、書本式檢索工具的使用方法。因為,即時在網絡時代,紙質文獻在圖書館也有其重要地位。在此,可以向讀者開展光盤檢索培訓、校園網檢索普及、Int ernet檢索培訓,使讀者通過圖書館員的輔導和幫助,熟悉各種文獻的檢索方法,掌握獲取文獻信息的多種途徑,在茫茫的網絡信息海洋中順利地找到所需的信息資源,共同促進網上文獻資源的開發利用。
(三)保持、發展自身的特色文獻資源。每個高校圖書館都有自己特色的館藏資源,建立專題特色庫是深層次開發利用信息資源的有效手段,能為本校學科建設提供針對性較強的知識信息。圖書館應在結合本校的優勢和特點,對信息資源進行深度開發的基礎上,建設有本校學科特色的專題特色庫,發展自己的品牌,以實現優勢互補和最大限度的實現信息資源的共享,使圖書館在信息化浪潮中立于不敗之地。
2l世紀將是知識經濟時代,圖書館作為知識中心和必要的教學場所將越來越重要。因而圖書館的發展態勢應是在強化自身的特色、作好現有各方面工作的同時,充分重視圖書館數字化建設,利用現代科技手段把傳統的圖書館逐步變成書籍和數據庫相結合的知識與信息的通道,走向更具開放性的、虛擬性的無墻圖書館。
[1]陳少麗.新升格高職院校圖書館的發展探索.[J]內江科技,2010(7).
[2]王小惠.升格后院校圖書館的發展.[J]科技信息,2007(3):197,203.
[3]吳銀屏.淺談新時期圖書館讀者服務工作新理念.[J]開封大學學報,2005,19(1):70~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