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醫科大學紀委書記 顧昭明
從制度創新入手向重大問題著力不斷提升反腐倡廉建設的科學化水平
■山西醫科大學紀委書記 顧昭明
制度創新是一項帶有根本性、探索性和艱巨性的系統工程。科學而管用的制度,總是與時代的發展相呼應,與人民的意愿和要求相銜接。山西醫科大學承擔著人才培養、科學研究和社會服務三大職能,橫跨教育和醫療兩個行業,備受社會矚目。幾年來,我們從制度創新入手,向重大問題著力,不斷提升反腐倡廉建設的科學化水平,有力地推動了全校各項工作的順利開展。
一是注重制度的總體規劃和設計。反腐倡廉制度創新是對現有制度的再創造,是對于新的矛盾的破解。其內容豐富、任務繁重,必須有計劃、有步驟地開展工作,必須立足當前、著眼長遠、統籌安排、突出重點。中央和省委關于懲防體系的《實施綱要》下發后,我們及時制定并出臺了貫徹落實的方案,對反腐倡廉制度建設進行了總體規劃和設計,明確了指導思想、主要目標、工作重點、方法步驟,并按年度、按部門、按職責對制度創新任務進行了具體分解。通過兩個《實施方案》,最終形成了涵蓋學校教學、科研、后勤、黨政管理以及學生工作等方方面面的51項制度,學校的懲防體系初步形成,為依法治校、規范管理提供了制度保障。
二是注重制度創新的質量和水平。制度創新的質量和水平直接關系到反腐倡廉的效果。為了切實提高質量,每一項制度制定前,我們都要在吃透政策的基礎上,深入基層做科學細致的調查研究,并盡可能爭取群眾的廣泛參與,經過上下醞釀、反復討論。如學校51項反腐倡廉制度,經黨委會議就討論了16次。每一項制度出臺后,都要進行試運行,對試運行情況進行跟蹤了解,收集各方面的反映,對正確的意見和建議及時采納,并根據情況進行制度修訂和補充。
三是注重制度的建設系統與層次。反腐倡廉制度具有系統性、層次性。系統性制度和層次性制度,總體性要求和具體化規定,相互依存、相互配套、相互作用,缺一不可。近年來,我們在反腐倡廉制度建設中,注意把握了這一點,從而有效地促成了制度的系統集成。如,學校制定出臺了《山西醫科大學經費管理規定》,同時配套制定了《山西醫科大學基本建設資金管理辦法》、《山西醫科大學后勤經費管理辦法》、《山西醫科大學科研經費管理辦法》和《山西醫科大學學生經費管理辦法》,加強對學校各類經費的管理,有效地預防經費管理使用中可能出現的不廉潔行為。
享受優質教育資源,在風清氣正、學風濃郁的大學校園深造,是家長對學校的期盼;享有優質醫療資源,在方便、快捷、省錢的大醫院得到名醫的診治,是患者對醫院的期盼。作為一所醫學院校,最大限度地滿足人民群眾的需求、回應社會的關切,既是辦好人民滿意的大學的需要,也是黨風廉政建設的著力點。近年來,學校亂收費、醫院藥價虛高等種種問題,已嚴重損害了人民群眾的利益。紀檢監察機關作為“黨的忠誠衛士,人民群眾的貼心人”,理應在糾正這股不正之風上有所作為。
一是規范辦學行為,優化育人環境。2008年1月,學校制定并通過了《山西醫科大學章程》,明確了學校的辦學定位和辦學宗旨等社會廣泛關注的重大問題。據此,紀委出臺了《關于加強行風建設的社會承諾》,從依法治校、師德師風、部門作風、醫德醫風、教育收費、考風考紀、陽光招生、校務公開、監督檢查等方面規范了辦學行為。學校紀委書記在省廣播電視臺行風熱線欄目代表學校向全社會作出了承諾,并現場解答了群眾提出的熱點問題。紀委組織協調,積極推動學校各職能部門、各院系、各附屬醫院,也根據各自的工作特點,制定和出臺了各自的行風建設承諾,在校園網和校報上廣泛刊登,公開接受社會監督,有效地遏制了辦學中不規范的行為。
二是狠抓“雙德雙風”,樹立師表形象。師德缺失禍及未來,醫德缺失殃及當下。正因如此,自古就有學高為師、身正為范和大醫精誠的傳統。為了有效地解決師德師風和醫德醫風方面存在的突出問題,我們堅持貼近工作、貼近生活、貼近現實,用身邊人教育身邊人。我們從全校黨員中遴選出一批優秀共產黨員代表,將他們的感人事跡拍攝成專題片,并制作成《我們身邊的優秀共產黨員》光盤,下發給各支部,組織黨員學習。通過這些真實、生動、鮮活、感人的身邊模范典型的樹立,大大增強了教育的實效性,收到了明顯的教育效果。
三是建設“陽光超市”,打造廉潔醫療平臺。隨著臨床醫學的發展,醫用植入材料越來越廣泛地應用于臨床手術中。同時,由于信息的不對稱、價格的不透明、手術使用的復雜性,醫用植入材料的管理成為醫院多年的重大棘手問題。對此,我們做了深入調查和詳細了解,積極推動山醫大二院建立了醫用內植入材料“陽光超市”。要求對植入材料的產地、價格、性能和使用說明等逐一標明,由患者和家屬根據自身情況進行選購。“陽光超市”運行5年以來,產品由原來的近百種增至現在的六百余種,質量明顯提高,價格降幅平均在10%~15%之間。根據測算,僅此一項,平均每年為患者節約開銷350萬元。植入材料“陽光超市”的建設在全國屬于首例,產生了很好的社會影響。
近年來,我們始終按照“抓重點、抓熱點、抓薄弱環節”的工作思路,及時進行制度創新,做到了制度建設與防范廉政風險的有機統一。
一是抓重點,圍繞權力運行進行制度創新。反腐倡廉的實踐一再表明,在權力運行的重點部位和關鍵環節最容易滋生腐敗。反腐倡廉建設要取得實效,關鍵是抓好這些重點部位和關鍵環節。近年來,我們以建立健全“結構合理、配置科學、程序嚴密、制約有效”的權力運行機制為目標,排查權力運行的風險點,找準問題發生的主要環節,有針對性地通過建章立制加以治理和防范——健全和完善了黨委領導下的校長分工負責制,對決策的議事內容、形式、程序、紀律進行細化和規范;健全和完善了領導班子自身建設、監督制約、廉潔從政、轉變作風等制度;健全和完善了領導班子和領導干部向全體教代會代表報告工作、接受監督的制度;健全和完善了誡勉談話、函詢、個人重大事項報告及“三重一大”等制度;健全和完善了黨務公開、校務公開、情況通報、重大決策征求意見等制度,有效地防止了領導干部的決策失誤、權力失控和行為失范。
二是抓熱點,圍繞維護師生員工利益進行制度創新。近年來,我們圍繞廣大師生和社會關注的基建工程、教材圖書、大宗物資采購、財務管理、科研經費使用以及管人、管財、管物、管事等重點部位和重點環節,圍繞廣大師生和社會關注的干部選任、人員招聘、招生考試、教育收費、學生管理等與師生切身利益相關的重點部位和重點環節,全面進行了制度建設。
三是抓薄弱環節,圍繞管理上容易產生漏洞和人們容易忽視的部位加強制度建設。高校作為社會的一分子,與社會有著千絲萬縷的必然聯系。社會上一些不良的風氣,可能時時影響和浸染到高校的每個角落。原來被認為“清水衙門”的崗位,也或多或少出現了這樣和那樣的問題。據此,我們根據變化了的情況,從管理上容易產生漏洞的環節和容易產生腐敗的部位入手,盡量堵塞漏洞,防患于未然。如,在學生獎學金評定與發放方面,制定實施了《國家助學獎學金評審辦法》、《優秀學生獎學金條例》。在貧困大學生資助方面,制定實施了《國家助學貸款管理操作規程》、《助學金暫行條例》等,確保了黨和國家的惠民政策落到實處。
“天下之事,不難于立法,而難于法之必行”。制度的生命力在于執行。胡錦濤同志曾經指出,“再好的法規制度,如果不去執行,也會形同虛設。許多法規制度之所以沒有發揮應有的效力,一個重要原因是執行不力?!睘榱擞行У靥岣咧贫鹊膱绦辛?,學校建立了學習宣傳機制、考核評價機制、督促檢查機制和責任追究機制,從而有效地保證了各項制度的貫徹落實。
多年的反腐倡廉實踐,使我們深深體會到:制度創新是反腐倡廉取得成效的關鍵。推進制度創新,必須從大處著眼,小處著手;必須總體規劃,系統設計;必須解放思想,真抓實干;必須大膽實踐,勇于試驗。我們深信,有山西省委和山西省紀委的正確領導,有兄弟單位的創新經驗可資借鑒,我們一定能夠把我校的反腐倡廉建設提高到一個更高的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