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翟 峰
曲沃縣:推行“153”工作法,扎實推進下鄉駐村活動
■翟 峰
開展干部下鄉駐村活動是聯系群眾、鍛煉干部、轉變作風的一項經常性工作。為了使活動扎實、深入開展,在具體工作中,曲沃縣下鄉駐村干部重點推行了“153”工作法,即:“圍繞一個目標,狠抓五項措施,突出三個結合”,推進干部下鄉變作風、促轉型,確保活動取得實效。
圍繞“組織創先進、黨員爭優秀、干部變作風、群眾得實惠”這個目標,以該縣開展的“千優百先一爭創”活動為抓手,教育引導廣大干部,深入基層、深入群眾、深入一線,察民情、解民憂、辦實事。
一是抓規劃,摸實情,工作思路有新突破。干部下鄉駐村后,積極組織召開“兩委”會和黨員群眾座談會,進行解放思想大討論;同時,深入農戶家中、活躍在田間地頭進行走訪調研。通過走訪,科級以上領導干部分別確定包聯農戶,并深入包聯農戶家中,了解農戶訴求,結合實際,制定出切實可行的幫扶計劃。
二是抓班子,帶隊伍,基層組織建設有新加強。下鄉駐村干部結合“千優百先一爭創”活動,加強村“兩委”班子和村干部隊伍建設,使每個村基本都有1至3人的后備干部和1至2人的入黨積極分子,為村“兩委”班子建設儲備了后備人才,提前做好了換屆準備工作;幫助村里創建“五好”黨支部,引導黨員爭做“五帶頭”共產黨員;指導聯系村運用“四議兩公開”程序定“兩定”,用“三評”保證“四議兩公開”程序的落實,建立和完善了村“兩委”班子議事規則,促進了農村“兩委”班子和村干部隊伍的規范化建設,增強了村“兩委”班子的凝聚力、戰斗力。
三是抓調產,促發展,經濟建設有新起色。下鄉駐村干部結合當地實際,充分發揮部門優勢,積極幫助群眾調整產業結構,增加科技含量,推動農村經濟發展。通過開展科技扶貧、物資幫扶等“引資”、“引智”工作,積極引導農村黨員干部轉變觀念,理清致富思路,制定經濟發展規劃和措施,注重發展高效特色農業,逐步形成“一村一品”,由“輸血式”幫扶變為“造血式”脫貧致富。
四是抓重點,辦實事,解決問題有新成效。下鄉駐村干部把幫助群眾解決生產、生活中的困難作為工作的重點,通過廣泛聯系群眾,接觸群眾,對群眾反映強烈、關系群眾切身利益的突出問題高度重視。特別是對苗頭性、趨向性的問題做到早發現、早處理,把影響社會穩定的問題解決在萌芽狀態,切實維護社會穩定,促進社會和諧。
五是抓幫扶,送溫暖,社會事業有新發展。各下鄉駐村單位結合自身優勢,積極為貧困村、貧困戶找出路、謀發展,在改善民生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通過扎實推進“四化、四改、六個一工程”,有效地解決了群眾行路難、吃水難、上學難、看病難等問題。下鄉駐村干部還深入田間地頭,積極協調水利部門,指導麥田澆水保墑,開展抗旱服務。
一是與新農村建設相結合。下鄉駐村干部圍繞新農村建設,按照“二十字”方針的要求,制定新農村建設規劃。堅持突出重點,找準發展致富項目,分步實施,促進農民增產增收,從而加快新農村建設步伐。
二是與“三聯三建”相結合。結合已經開展的“三聯三建”活動,科學確定聯系村:黨群部門聯系“兩委”關系不協調、黨建基礎工作差的村,政法部門聯系亂村,涉農部門聯系產業村,經濟部門聯系集體經濟薄弱村,文化部門聯系群眾文化生活貧乏村,企業單位聯系周邊村等,從而增強了幫扶工作的針對性和實效性。另外還充分考慮親情關系,讓單位主要負責人聯系本村,帶著感情、帶著責任駐村幫扶。
三是與轉變干部作風、提高駐村干部素質相結合。
他們要求駐村干部要帶著感情、帶著責任,與群眾同吃同住同勞動,不僅要“身入”,還要“心入”,要真正接到“地氣”,從而密切黨群干群關系,促進社會和諧。同時,駐村干部結合黨員干部特點,統一制作了《曲沃縣干部下鄉駐村聯戶“六個一”活動工作紀實手冊》,每位駐村干部人手一冊,及時記錄群眾的訴求、愿望和生產生活中遇到的突出問題、實際困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