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淑媛,王學文
(1.哈爾濱鐵道職業技術學院;2.林口縣交通局農村公路管理站)
隨著對交通運輸要求的日益提高,發展“長壽命低維護路面”,采用高性能路面混凝土,提高混凝土的抗折強度與耐久性是當前路面混凝的發展趨勢。
(1)國際化目標要求。1997年召開的第十六屆國際混凝土路面會議,提出路面設計不僅要提出平均強度要求,還應提出耐久性要求在未來發展方向中提出抗拉強度達17MPa的超高強混凝土,用于鋪筑連續的混凝土路面。提高混凝土路面表面的致密性、抗滲性都是很重要的,而這是需要通過高性能混凝土來實現的。
(2)高性能路橋路面混凝土的強度。高性能路面混凝土的重要特征是具有高抗折強度。使用高性能路面混凝土可以顯著提高路面的承載能力,延長使用壽命或減薄路面的厚度以降低工程造價。
(3)高性能路橋路面混凝土的耐久性。高性能路面混凝土的主要特征是具有足夠的耐久性,能夠抵抗氣候和環境的長期破壞作用,保證在路面的設計使用期限內,混凝土能夠正常工作。
(4)高性能路面混凝土的變形性質。干縮路面板表面積很大,蒸發量大,干縮有可能引起路面表面產生收縮裂縫,需加強養護;抗折彈性模量高性能路面混凝土的抗折彈性模量E,經實測,1級為4.305104MPa,2級為4.845104MPa,3級為4.605104MPa。強度3級的高性能路面混凝土的配合比中,骨料用量較少,粗骨料最大粒徑較小。
高性能混凝土廣泛用于很多離岸結構物和長大跨橋梁的建造,包括長大跨橋梁所用的拌合物。它們主要用于主梁、墩部和墩基,硅粉混合水泥。高性能混凝土有廣泛的應用性,具有易于澆注、搗實而不離析、高超的、能長期保持的力學性能,早期強度高,韌性高和體積穩定性好,在惡劣的使用條件下壽命長、高強度、高流動性與優異的耐久性。推廣高性能混凝土在橋梁中的應用,延長橋梁的使用年限和獲得更好的經濟效益。人們所關注的是高性能混凝土,而不僅僅是高強度混凝土。耐久性、養護的難易程度以及建設的經濟性已成為工程建設的目標。當前國內應用較好的如上海東海大橋用的混凝土,設計壽命100年,使用的“高性能海工混凝土”是粉煤灰、礦粉等廢料化腐朽為神奇,成為特殊的摻和材料,使海工混凝土既有高強度、耐久性、抗腐蝕等特性,又易于施工,直接節約材料成本2000萬元。不僅效果穩定,還能提前感知混凝土的過度疲勞。高性能混凝土在橋梁工程中應用的優點是(1)跨徑更長;(2)主梁間距更大;(3)構件更薄;(4)耐久性增強;(5)力學性能加強。
高性能混凝土具有高施工性、高體積穩定性、高耐久性及足夠的力學強度,為此它能相對長時間承受隨沖刷、磨耗、冰凍、水的滲入、侵蝕等惡劣環境,高性能混凝土在公路應用中,其耐久性優點極為突出,一方面它可以提高路基施工質量,確保路基不下沉;另一方面需解決公路混凝土強度等級低,水泥用量少,從而形成了水泥用量少與耐久性要求之間的矛盾。
高性能混凝土是以耐久性為主要指標,同時要具有高強、高早強、高施工性(高流動、高粘聚性、高可澆筑性)等優異性能。其配制的基本思想是通過對原材料進行選擇,優化混凝土配比,摻入復合高效外加劑。同時摻入一些經過處理的工業廢料如硅灰、粉煤灰、礦渣等,并從混凝土拌合物的流動性、施工工藝方面考慮,以獲得高流態、低離析、質量均勻的高強混凝土。同時其耐久性要大大好于普通混凝土。
公路高性能混凝土應根據公路混凝土的特點,結合高性能混凝土的優點,綜合考慮其各方面的性能要求來進行開發研究。但如果能從改變公路混凝土的施工工藝出發,不采用滑模攤鋪施工,而采用高流態(接近自流平),坍落度達240~270mm的混凝土來施工,則該方法進一步豐富了公路高性能混凝土的內涵,其帶來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將是不可估量的。
(1)采用拌和性能好的攪拌設備。臥軸式攪拌機或逆流式攪拌機能在較短時間內將其攪拌均勻,采用其他設備時須經過試驗驗證拌合物的均勻性。
(2)制備高性能混凝土時,各種原材料的計量應盡量準確。使出機口拌合物的工作度穩定,波動小,除對堆料和稱量裝置有較高要求外,
一個重要的控制因素是砂石含水量,即使攪拌設備上裝有先進的含水量測定及控制設備,操作人員仍應密切注意正在攪拌的混凝土,在其稠度發生波動時,及時加以調整。
(3)澆筑時不僅操作困難,而且也無法進行外加劑的后添加。
(4)由于高性能混凝土的水灰比小,通常泌水少或不泌水。因此,須在澆筑后立即進行濕養護,以防止塑性收縮裂縫的產生,由于其膠凝材料用量較大,為防止內外溫度過大出現溫度裂縫,必須采取保溫措施。
高性能混凝土以其優異的性能使得普通混凝土向高性能混凝土發展成為必然趨勢。高性能混凝土是混凝土技術進步的標志。應用高性能混凝土對于公路橋梁本身是一種優化,對于路橋事業的發展是一大保障,但在施工作業的過程中,要注意各個工序的落實程度,一定要嚴格按照要求采取有效技術措施,必須綜合質量為標準,妥善的處理施工的全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