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風華,魏麗華
(海林市公路管理站)
優(yōu)質級配碎石基層
蘇風華,魏麗華
(海林市公路管理站)
摘 要:從級配、彈性模量、受力等方面介紹了優(yōu)質級配碎石基層。
關鍵詞:優(yōu)質級配;碎石基層;彈性模量
無結合料處治粒料在國外是一種應用極為普遍的筑路材料,廣泛用于柔性路面的基層和底基層,用于基層的常為較優(yōu)質的碎石層。美國、澳大利亞及南非還把最佳級配的優(yōu)質碎石用于半剛性基層與瀝青路面之間,作為減少瀝青路面反射裂縫的措施。我國也在多項大型工程中應用了這類材料和結構,取得了較好的效果。
優(yōu)質級配碎石基層強度主要來源于碎石本身強度及碎石顆粒之間的嵌擠力。因此,對于碎石基層應保證高質量的碎石,獲得高密度的良好級配和良好的施工壓實手段。我國相關規(guī)程在總結國內外經驗及國內使用情況的基礎上,規(guī)定高速公路和一級公路路面級配碎石集料 壓碎值應不大于26%。研究表明,集料中小于0.5 mm含量及其塑性指數對級配碎石的力學性質有明顯的影響。因此,綜合考慮結構強度和結構層排水因素,建議液限應小于25%,同時規(guī)定小于0.5 mm細料的塑性指數應小于8%。
級配是影響級配碎石強度與剛度的重要因素。一般來說,密實的級配易于獲得高密度,從而使級配碎石獲得高的CBR值和回彈模量。用于高等級公路基層或用于半剛性基層和瀝青面層之間的最佳級配優(yōu)質碎石,其級配應能獲得最大密實的集料,并具有較好的透水性。表1給出了幾種級配的情況。表中ASTM是由美國材料試驗協會提供的級配。G30,G40,G50級配分別為最大粒徑為 30 mm ,40 mm,50 mm時,用變K法按最大密實度原理推導出的級配。

表1 幾種級配集料通過篩孔百分率情況
表2給出了室內標準重型擊實試驗得到7種級配碎石的最大干密度及相應的最佳含水率。

表2 級配碎石擊實試驗結果
采用重型擊實和振動成型方法對級配碎石的試驗表明,振動成型可以使級配碎石獲得更高的CBR值和回彈模量值。
回彈模量是表征級配碎石剛度的重要指標及設計參數。一般來說,級配碎石的回彈模量明顯低于半剛性基層材料,然而與半剛性材料不同的是,級配碎石材料具有較顯著的非線性。這種非線性特性使其在剛度較大的臥層上,表現出較大的回彈模量,從而亦具有足夠的抵抗應力和變形的能力,最終使得級配碎石作為上基層不僅具有減緩半剛性瀝青路面反射裂縫的作用,同時也具有較好的抗疲勞能力。
表3是部分靜三軸彈性模量試驗結果,表4是動三軸彈性模量試驗結果。

表3 級配碎石靜三軸彈性模量試驗結果

表4 級配碎石動三軸彈性模量試驗結果
級配碎石彈性模量隨應力狀態(tài)而變化的非線性特性表明,處于路面結構半剛性基層上的 級配碎石上基層和處于土基上的級配碎石底基層,由于所處的應力狀態(tài)不同,它們的彈性模量取值也不同。表5是級配碎石分別用于上基層及底基層時,根據彈性層狀理論分析所得到的常規(guī)路面結構碎石所處的應力狀態(tài)及模量取值的建議范圍。

表5 不同層位級配碎石受力狀態(tài)及模量取值建議范圍
從表5中可以看出,對于常規(guī)高等級瀝青路面結構,當級配碎石作為上基層下臥半剛性基層 時,其受力遠高于傳統結構中作底基層時的應力水平。按此應力水平,并取前述動三軸試件模型(K1,K2取平均值)E=244 432,則級配碎石做上基層時,其模量建議取350~550 MPa,此范圍對應的瀝青面層厚度約為5~20 cm。由于目前高等級公路瀝青路面前層厚多為12~18 cm,對應于此結構的碎石基層模量取400~450 MPa是合適的。而當級配碎石作為傳統結構底基層時,若仍按上述動三軸試驗模型,則模量可取150~250 MPa,此建議值與在工地上用承載板的實測模量基本一致。
中圖分類號:U416.214
C
1008-3383(2011)06-0102-01
收稿日期:2011-0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