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本刊記者 闞世華
圖· 本刊圖片庫
走入FESCO蘇州公司,通透開放式的辦公區域簡潔明朗。在這里,能感覺到每一張面孔都充滿著年輕與朝氣。雖沒有煩雜交流聲音,但卻有著有序的忙碌身影。“開放式氛圍可以讓年輕人溝通更加方便自如,打破傳統格局應該也算是創新發展。” FESCO蘇州公司總經理魏益明打趣的對《中國新時代》記者說。
此時,迎面走來一位身高1.8米的年輕帥氣小伙——祝鋮,雖然只有26歲,卻已是FESCO蘇州公司的副總經理。
2010年,在魏益明為FESCO蘇州公司招聘時,從東南大學畢業的祝鋮脫穎而出。最初,祝鋮曾在東芝公司做2年多的區域銷售經理,業績翻了十多倍,但是他的位置卻原封不動。原本祝鋮已準備去北京一家從事金融產品企業工作,從事人力資源服務多年的魏益明深知人才的重要性,發現祝鋮后如獲至寶。
經過魏益明與祝鋮2個多小時的交流與溝通,祝鋮回去考慮了一個多星期,最后決定留下來。“我喜歡這個行業,非常有挑戰性。”祝鋮說。他上任一年多后,今年上半年FESCO蘇州公司的收入翻了300%。
1976年,魏益明便開始參加工作。20歲時被分配留在了城里,從一名普通的機械廠工人發展到地方安全局,在從貿易公司到絲綢廠,后又從薪酬公司到投資咨詢公司。從多種行業一路走來的魏益明深知,只有不斷地為自身企業發現、挖掘到更好的人才,才能為客戶提供更加專業、更加精準的人力資源服務。
FESCO蘇州公司從最初僅有的4名員工,發展到目前的30名員工;從只有200平米的辦公室,目前又新更換到700平米的辦公區;隨著業務的增長,員工及辦公場地在繼續擴大……
1994年,中國與新加坡合作在蘇州共同開發——新加坡工業園區,后經政府協調更名為蘇州工業園區。目前,整個工業園區有3萬多家企業,其中包括“民營、外資、中資、合資企業”等,涉及“IT、醫藥、電子、精密儀器、制造業、汽車業”等產業。園區從最初開發建設的8平方公里,直到現在已擴建到270多平方公里。
當時,園區內的企業社保模式,都與全國不一樣——社保在本地區繳納后,社保的2/3只能用于買房子。直到今年6月3日開始變化,因為國家把社會保障合并后,工業園區跟社保的基數要扯平。當時的政策,契稅是可以退還的。只要在工業園區工作2年以上,房產契稅就會退還。“從今年起,我們的公積金可以到整個蘇州地區范圍內買房,這是今年特定的改革政策。”魏益明顯得很驕傲。
蘇州工業園建完后,隨著大量的企業落戶園區,人力資源相關配套產業的大量需求即浮出水面。1999—2002年間,魏益明經常能看到政府招聘機構的門口,每天都有5000—10000人前去找工作。因為是政府的人力資源公司,參加招聘每個人都要交納5元錢的門票。
“一天5000人,一人5塊錢,一天就是25000元。政府的人力資源公司在這里優勢比較強,專門有一棟樓,分不同的招聘大廳,每一家企業要招聘的時候就在這里尋找人才。”最初的細微發現,使得商人魏益明看到人力資源行業的廣闊前景。
那時,大批外資企業開始逐漸落戶中國。很多外資企業進入中國后,需要了解中國國情的個人或機構去協調企業與政府之間的關系。魏益明正是看到如此誘人的機會,才會選擇從事投資咨詢行業。
“當時的投資公司,有專門的有咨詢部,聘請了很多有經驗的商業專家。比如有開工廠的,我跟設計院合作,然后與建設方合作,幫他一條龍的服務,甚至到營業制造到裝修,到裝修結束。”魏益明說。
2001年末,魏益明拿下一家日本客戶。特種印刷的企業——日本長洋,它是第一家進入到中國的外資印刷企業。從整個項目的報批、廠房裝修、人員配置、人力資源監理等一系列內容,魏益明全部拿下,日本人刮目相看。
2004年,FESCO正好準備在上海開設分公司,然后輻射到蘇州地區。現任FESCO工會副主席楊毅當時找到魏益明,商談合作事宜,楊毅與魏益明最初通過出口貿易相識。后來,FESCO高管團隊前往蘇州工業園參觀考察,最終共同促成了FESCO蘇州公司的成立。選擇辦公落戶地時,魏益明考慮到蘇州工業園區的國際科技園是國家的重點的科技發展人才基地,所以便將辦公地選擇在此。
FESCO蘇州公司的發展最初并非一帆風順。魏益明清楚記得,在公司剛起步的時候,加上自己只有4人。最困難的時候,FESCO蘇州公司就遭遇到了業務拓展缺乏專業性人才的局面。“2007—2009三年間,我們招進來的人都不理想,都不是真正能開拓市場的人。目前為止,我們現在還是緊缺業務型人才。”
“剛開始的時候,很多業務都是北京方面委托過來的。因為剛開發,自己的業務亮點少。但FESCO在業務上有一個特點,可以異地簽約全國服務,這成為我們的優勢。從2010年開始,FESCO蘇州公司就擁有了一支很強大的代理銷售隊伍。
最初,在蘇州形態各異,大小不均的人力資源公司可謂鋪天蓋地。魏益明看到,很多中介公司都在賺快錢。
魏益明將FESCO蘇州公司落戶到工業園后,新公司的品牌效應沒能立刻顯現出來。為了讓更多的企業和人知道FESCO蘇州公司,魏益明想了很多辦法。“2004年我們第一年是虧損的,2005年還是虧的,到2006年開始持平,2007年開始盈利。”魏益明感慨的說。
那時,FESCO曾表示,蘇州公司先不要為業務著急,集團會在前期提供項目支持。但魏益明依然在不斷尋找新的出路……2006年,FESCO蘇州公司在園區內搞了2場大型講座,專門邀請了北京和上海的人力資源領域專家。
在魏益明看來,人力資源服務就是要配合企業尋找和挖掘需求型人才,不斷挖掘自身的實用型服務同樣重要。隨后幾年中,FESCO蘇州公司每年都會舉辦3、4次的大型人力資源講座,每次有近200多個客戶參加。
通過多次講座后,FESCO蘇州公司在園區的知名度逐漸上升。FESCO蘇州公司開始盈利后,FESCO蘇州公司的業務量開始逐漸的增長。從最初接單的幾個人,到幾十個人、幾百個人,甚至到幾千個人。在2008—2009年間,當地政府還在2年間向FESCO蘇州公司給予了財政補貼。
政府為什么要給補貼?當時,FESCO蘇州公司幫助政府連續幾年免費做了很多高端人才的招聘活動。政府覺得FESCO蘇州公司做的非常好,所以每年會給予補貼(培訓費)的獎勵。
名聲在外后,業務量空前的高漲。甚至于有很多的老外都打車來找FESCO蘇州公司,就是要辦理簽證、人事、社保等托管業務。
當時,魏益明給FESCO蘇州公司的定位是首先要立足蘇州,要立足與本地區,要拿出自身的優勢。蘇州的外資企業,要到外地去設立機構,那么FESCO蘇州公司可以提供全程一條龍服務。
“一站式服務,就是我們公司最大的優勢。”魏益明自信滿滿的說。
在魏益明看來,FESCO以外的很多人力資源服務企業缺乏FESCO的內部流轉系統。這些企業可以將人才流到蘇州、深圳、北京等,但在北京沒有公司,只能進行委托服務。而FESCO系統內的人才無論怎樣流轉,都在集團內部。

蘇州絕對是一個勞動密集型的制造業。到目前為止,蘇州已有700多家人力資源公司。既有從事低端服務的,也有從事做酒店管理人才服務的,同時還有從事拆遷工人崗位外包的等等。
在魏益明看來,整車運送企業上下班工人,有集體基地、吃飯、住宿,如此般規模性的內容是FESCO蘇州公司沒有辦法從事的,因FESCO蘇州公司起點定位就是高端的。
“我覺得我們人力公司要整合,整合人力資源這個市場。”魏益明表示,因為地處長江三角洲,在人力資源這個行業,FESCO蘇州公司必須要有自己的一席之地。
蘇州距離上海較近,上海是金融、貿易中心,這里匯聚全世界的精英。魏益明表示,FESCO蘇州公司要把這塊項目做大做強,同時也是FESCO蘇州公司目前面臨的最大的困難。為什么蘇州引不到高端人才呢?魏益明認為,很多高端人才可能認為蘇州只是制造業基地。
據魏益明介紹,目前蘇州正在開始轉型。按照國家的政策,目前政府拿出了很大的力氣,要把蘇州的人力資源行業發展壯大。每年7月份,蘇州都會舉辦一次國際精英周,已舉行有幾屆。
在魏益明看來,無論從政府、企業、科技領域等部門,都必須要有這種領軍人才。作為人力資源行業,如何配合政府,做好專業化服務是當務之急。
在人才受益方面,FESCO蘇州公司及魏益明深有體會。FESCO蘇州公司年輕的副總經理祝鋮,今年上半年,僅在短時間內他便將公司的業績翻了300%,利潤翻了100%多。“他剛來的時候,大多數時間是在打基礎,向大家學習。從今年上半年開始,他開始發力。”魏益明表示,我是商人,一定要關注收益。一個企業就是收入跟利潤,如果這兩塊沒有,光有人才也不行。
經過兩年的快速發展,FESCO蘇州公司的注冊資本在不斷增長,“我的基礎先必須要打好,到合適的時間我便會擴張。”魏益明說。
2年前,FESCO蘇州公司曾有兼并一家同行的機會。但考察后,魏益明放棄了收購的想法。“因為給我的包袱太重了,如果收購,我就要倒貼錢。”魏益明略顯無奈的說。
在魏益明看來,人力資源行業發展現在要從傳統跨越到另外一個新的領域。人力資源公司,最大業務就是做派遣。委托、薪資、社保、人事代理等,補充互利才能達到全國人才流動委托。
魏益明表示,在整合及發展方面,FESCO蘇州公司前方最好的榜樣就是FESCO上海公司。FESCO上海公司與全球人力資源服務巨頭Adecco的合作,雙方通過優勢互補,整合了客戶資源,擴大了業務范圍。“合作后,會將國際上很多新的東西引進來。上海的部門就是分的特別多,他們確實是每一個子公司學習的榜樣。”
不久后,FESCO蘇州公司將會在昆山和新區,分別開設2家分公司,FESCO蘇州公司已開始逐步擴張計劃。
不久前,美國一家世界前三名的跨國企業在中國成立呼叫中心,2年以內FESCO蘇州公司所要負責的招聘工作將會達到2500人。
在FESCO蘇州公司很多年輕員工眼中——學習上海,趕超上海,儼然已成為他們加速目標。“目前我要做的,就是要引導年輕人勇往直前。”眼下,魏益明每周都會拿出大把時間和各部門溝通交流。
面對激烈的市場競爭,如何在這樣的環境下生存?魏益明給出FESCO蘇州公司的答案——更進一步的提高自身的專業水平;提高服務的附加值;企業文化增值服務。
在魏益明的構想中,FESCO蘇州公司未來會成立一個會員制的公司,在跟客戶簽訂合同以后,要定期的維護合作單位。從個人的生活方面,如:車友俱樂部。FESCO蘇州公司會提供定點修理廠,幫助員工去學習與汽車有關系的內容。除此外,還包括人力資源的咨詢研討會、拓展活動、統一網上購物等等。
同樣身為父親的魏益明,并沒有忘記很多白領有孩子后的后續問題。“關于孩子入托問題。我正在考慮跟蘇州園區一家香港幼兒園(東方藍古)合作,幫助大多數白領解決后顧之憂。”魏益明表示,幼兒園項目已經開始運作,已在商談合作意向。將來只要是FESCO蘇州公司的客戶,孩子的入托及上小學事宜,公司都會逐漸跟進。“我會把蘇州公司做出一個特色,如果我們成功了,我想把這塊內容推廣到FESCO的每個分公司去。”
此外,魏益明還將目光盯上了國際商務。“這塊業務將來也要發展。”FESCO蘇州公司未來的亮點將肯定是外包和招聘。來真正提升服務,來真正提升自身的價值和利潤。
在魏益明看來,人力資源其實就是一種附加值的服務,可以幫企業減輕煩瑣的辦事流程,節約更多人力和時間,集中精力專注于核心業務發展。
目前,FESCO蘇州公司在當地人力資源服務企業中處于中上游位置。在國有企業當中,FESCO蘇州公司應該排名第三。從區域的知名度和品牌來看,FESCO蘇州公司在蘇州目前應該位于第一。
在魏益明看來,其實每個公司都在擴張,都在搞多元化的推動。其實FESCO蘇州公司在外包服務方面做的還是比較大的。“外包服務里面包含有一個風險資金,所以服務費收的也相對其他業務較高。”魏益明說。
在魏益明看來,傳統業務已經再下降,新生多元化服務成績不斷攀升。根據人力資源規律,傳統內容盈利很少,完全是靠量。而做高端用戶群,附加值比較高,可以靠質取勝。這是公司的轉型方向。此外,適當減少企業支出成本,也是魏益明再考慮的內容。
對于FESCO蘇州公司的未來,魏益明表示從專業角度來說,公司將來在人力資源這個行業中做到老大,在蘇州地區做到老大。“必須從長效的發展來看,企業培訓、文化培訓,我們將來肯定要做的。只有通過企業的培訓,來提升公司的聲望,提高我們的價值。”
魏益明認為,要不斷提升FESCO蘇州公司的創新理念,才能超越人力資源行業的傳統理念。不斷灌輸新理念,從人脈關系上來看,企業文化、個人能力、凝聚力方面都要全方位的幫助客戶做培訓和調整,不斷提高服務客戶的服務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