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林強,李心怡
(四川大學建筑與環境學院,四川成都610064)
中國的城市化進程使城市的面貌發生了巨大的改變,社會的進步,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使人們越來越關注自己的生活環境,而與人們關系最密切,接觸時間最長的就是居住區環境。怎樣營造一種良好的居住環境,使我們在工作學習之余可以得到很好的放松,這是設計師在進行居住區綠地設計的時候應該考慮的問題。
本文以文星花園綠地設計為例,論述怎樣為特定的人群進行居住區環境設計。
文星花園位于成都市雙流縣文星鎮,距離成都市中心約為15.25 km,緊鄰四川大學江安校區,業主多為大學教師。
周邊有西南民族大學,成都信息工程學院等高校,人氣十足(圖1)。

圖1 文星花園區位
以現代的設計手法,營造舒適的生活空間,在學習工作之余,身心得到放松;走出家門,在公共區域進行思想交流。
了解業主需求,把握設計和功能的最佳契合點(圖2,圖3,圖 4)。

圖2 調查統計

圖3 氣候分析

圖4 功能、景觀、節點分析
現代與古典相結合的方式。主路圍繞建筑一周,小路采用直線和折線,體現明朗的節奏,不光考慮底層用戶的視線,同時結合高層住戶向下的視覺方向,體現現代設計感。
成都地區空氣濕度大,比較潮濕,日間接輻射較強,風日平均溫度較高,因此,在設計上應該考慮為居民設計遮陰,納涼的場所。
設計兩個入口,入口處有停車場,限制車輛進入居住區內部,減少由于車流造成的擁堵和防止發生事故。主環路圍繞居住樓,方便居民走最短路線回家。
在主入口附近設計有聚會活動用的廣場,圍繞入口廣場有運動設施,在次入口附近還設計有娛樂會所,方便女士進行美容,瑜伽,男士可以進行室內籃球,桑拿等放松活動,同時考慮到有小孩子的家庭在室內設置有專人看管的兒童活動場所。在滿足業主休閑娛樂的同時,還在居住區內設置靜謐的思想交流空間,做到動靜結合(圖5,圖6)。

圖5 思想交流空間

圖6 總平面圖
水景設計也是一大亮點,設計原則就是每家每戶門口都可以看到水景,整個水景圍繞主路一圈,蜿蜒曲折,與直線的小路形成對比,打破直線造成的呆滯感覺。(圖7)

圖7 效果圖
在設計之前,充分的現場調研,與用戶進行溝通,了解用戶的需求,在草圖上描繪思路,進行分析,在滿足各項功能需求之后,用藝術的手法將這些功能再現出來,呈現在我們面前的就是一個成功的作品,有思想,有靈魂。
設計是一個從無到有的創造過程,這是一項偉大的藝術,怎樣學好這門藝術,為廣大的人民群眾服務,是我們設計師現在思考也是以后一直會思考的問題。
[1] 梁永基,王蓮清.居住區園林綠地設計[M].北京:中國林業出版社,2001
[2] 田大方,李萍.居住區的規劃環境設計[M].哈爾濱工業大學出版社,2005
[3] 李茂虎.居住區景觀設計[M].哈爾濱工業大學出版社,2009
[4] 馮采芹.中外園林綠地圖集[M].中國林業出版社,1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