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軍成,董福仁,李文惠
(山東省益都衛生學校,山東青州262500)
衛生職業中專學生退學的調查與分析
陳軍成,董福仁,李文惠
(山東省益都衛生學校,山東青州262500)
衛生職業學校;中專學生;退學
《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中明確提出“大力發展職業教育”和“增強職業教育吸引力”。目前中等衛生職業學校生源減少,入學后的退學率日益增高,已嚴重影響中等衛生職業教育的科學發展。為此,有必要對學生退學進行調查、統計、分析與思考,以供研究與借鑒。
選擇東部地區某國家級重點衛生職業中等學校2006級、2007級、2008級、2009級4個年級的護理、口腔、全科醫學等主要專業學生為調查對象。
取該校2006級、2007級、2008級、2009級五年制護理(簡稱高護)、口腔、全科醫學(簡稱全科)及三年制普通護理(簡稱普護)等主要專業新生入學報到后,取得學籍并由教育主管部門備案的人數作為各年級招生總數(見表1),學生終止學習,未能獲取畢業文憑的為退學。學生退學理由繁多,主要歸納為厭學、找到工作、家庭經濟困難和因病不能堅持學習等4類。違反校規校紀而被開除者,不屬于退學,故未統計在內。由于某種原因而被學校勸其退學者,歸為厭學退學類。以找到工作為由提出退學,因校方未進行調查與證實,故歸為就業類。學生退學總人數見表2。各年度學生以各種原因退學的退學率統計見表3。

表1 招生總數統計(人)

表2 退學總數(人)

表3 各年度學生以各種原因退學的退學率的統計(%)
中職教育不同于義務教育,學生有自主選擇權,作為學校只能針對學生個人的具體情況進行思想教育及幫助解決實際困難,學生最終是留還是走,完全由其個人決定。由表3看出,近年學生的退學率逐漸增加,分析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1)學生入學前對醫藥衛生專業缺乏了解,是家長不顧學生個人的愛好,將自己的“夢想”強加給孩子。結果學生入學后才發現,醫藥衛生專業人才不僅需要精湛的技術,更需要一絲不茍的工作作風,該專業對學員的綜合素質要求較高,而自己不僅與要求有較大的差距,而且對學醫極不感興趣,只好選擇退學。
(2)入學門檻低,導致學生不珍惜學習機會。學生在校遇到不順心的事,在學習中遇到困難,不是想方設法去克服困難、解決問題,而是選擇退學。
(3)所選學校地處經濟強省,所以,因家庭經濟困難而退學的學生較少。近幾年國家采取了助學措施,為貧困學生發放助學金,資助學生完成學業。由表3得知,仍有因貧困而退學者,這是因為助學金制度在實施中仍有不盡如人意之處。學校對學生家庭經濟是否困難的界定有一定難度,只能以當地政府的證明信作為依據。不同的鄉村其經濟發展是不平衡的,甲村的貧困戶也許會比乙村的富裕戶還要富。另外,助學金一般是以班為單位進行評定的,該生在該班是最貧困的,而若與其他班的貧困生相比,就不一定是最貧困的。再如文件中明文規定“縣城鎮戶口的學生可享受助學金,而縣級市城鎮戶口的學生則不能享受助學金”。這樣就可能出現父親當縣長、母親當局長的學生可以享受助學金,而父母都是工人的學生卻不能享受助學金的現象,其原因就是前者的父母是在縣里工作,而后者的父母是在縣級市里工作。
(4)因病退學的女生多于男生(見表4)。其主要原因是:①女生的體質不如男生強壯;②女生嬌氣、不能吃苦,體育鍛煉強度不如男生;③女生為追求骨感美的苗條身材,過度節食,導致營養不良,而影響身體發育及健康。
有資料顯示:小學階段,女性智力明顯優于男性。到了青春期,男性智力發展速度又大大超過女性[1]。而表4顯示,因厭學而退學的男生比例高于女生,這證明中職生的智力發育與其年齡增長并不成等比。

表4 因厭學與因病而退學的男女生數量及所占比例[n(%)]
(5)表3顯示,因找到工作而退學的學生比例高于因家庭經濟困難和因病而退學的學生。衛生中職學校畢業的學生并非能完全從事醫藥衛生專業,改行的不在少數。根據目前就業壓力大、找工作難的現狀,若遇到就業機遇先就業,然后走成人教育的道路,也是一種理智的選擇,作為校方應該理解,并給予支持。
(6)學生退學比例最高的是因厭學,在學習基礎課的第一學年是退學的高峰期。其實學生的厭學情況在義務教育階段已經形成,學校可以通過開展案例教學[2]、情境教學[3]等課堂教學改革來加以改善。“潛能生”的獨立思考能力低,但動手能力不一定低。職業教育是一種技能教育,它強調的是動手實踐與操作能力。因此,醫學基礎課應全部走出教室,到實驗室借助實物標本、多媒體影音資料講授;專業課應到醫院結合實際病例邊講邊操作。減少理論課學時,增加實驗課學時,使學生一進入中職學校,立馬感受到告別了昔日除了聽課就是做題的學習方式,而是進入了一個全新的學習環境。將枯燥乏味的學習變為課課出新意,寓學于樂中,使學生由厭學轉為樂學,以降低學生退學率。
(7)用人單位對學歷的要求逐漸升高,使得低學歷的中職生去不了正規醫院。由于醫學專業的特殊性,自主創業難度大,所以社會應為中職生提供更多的就業崗位,以保證多數中職生畢業后能學有所用,從事所學的專業。醫院設崗按照醫院的規模與等級分別設護師與護士崗位。所以,國家在制訂方針政策時要力求以國情、以社會實際需求為出發點加以考慮。只要能解決中職生的就業問題,其退學率即可減少,中職教育才能得以持續發展。
[1]孫菊霞,徐光興.口語交際教學中的性別加工研究[J].課程·教材·教法,2008,2:40.
[2]樊新霞,姚鳴.案例教學法在《健康評估》教學中的應用[J].護士進修雜志,2009,24(7):643~644.
[3]李京雄.情境教學的策略研究[J].教學探索,2005,5:69.
G526.5
B
1671-1246(2011)06-011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