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門青州英坭廠和啟新洋灰公司"/>
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周醉天,韓長凱
中國水泥史話(1)
——澳門青州英坭廠和啟新洋灰公司
History of China Cement(Ⅰ)
周醉天1,韓長凱2
編者按:自2011年第1期起,《水泥技術》將以連載的方式刊登周醉天、韓長凱編著的《中國水泥史話》。
《中國水泥史話》將以中國水泥工業的歷史沿革為線索,集史上佳話、趣話、真話、傷心話,集成史話,從中管視中國水泥工業的起步與發展、成長與壯大,歷數中國水泥不同時期的發展里程碑。《中國水泥史話》將以不一樣的視角,走近中國水泥工業創立與建設的參與者,探尋他們為中國水泥工業所作出的努力和貢獻;同時整理和講述新中國成立以來,中國水泥工業的艱難恢復和艱苦創業歷程,以及改革開放以來中國水泥工業所取得的輝煌成就。
百年水泥史話,閱盡歷史滄桑,展示人間百態,折射社會變遷。
在鴉片戰爭以前,水泥便隨著西方傳教士在中國建設教堂而傳入了中國。自第二次鴉片戰爭開始,口岸通商,城市開放,外國使節開始進駐中國,隨著使領館的建設,水泥開始在中國大量使用。由于最先是從英國進口,所以當時稱其為“英泥”或“英坭”,后來翻譯成“細綿土”或“士敏土”。由于是從外國傳入,故也稱為“洋灰”。
而中國自己制造水泥的歷史則肇始于1886年的澳門青州英坭廠。
為什么是澳門?今天的人們,潛意識當中或許會有些許疑惑,因為在現代人看來,香港是一個非常繁榮富裕的國際大都市,而澳門不過是只有賭博業的彈丸之地,怎么會是澳門呢?水泥,這樣一個大行業,怎么會誕生在這個“小”地方呢?這要從澳門的歷史說起。
從某個角度說,澳門是中國最早對外開放的地區,而這個開放,不同于后來香港上海天津的開放,是用大炮轟開的,是帶著巨大恥辱的“被開放”。澳門的開放則是在中國擁有完整主權的情況下開放的,是沒有屈辱的正常的對外開放。
那是十六世紀的時候,葡萄牙的商人來到中國水域,請求中國地方政府允許他們靠岸補給,理由是在海上航行,風浪打濕了衣服和物資,想靠岸晾曬,這樣的理由使禮儀之邦的中國不能不同意??善咸蜒廊松习逗?,在中國土地上曬太陽,晾衣服,衣服干了,人卻賴著不走了。他們來干嘛?做生意,于是就有了葡萄牙商人和中國商人的生意往來。那時中國對澳門是有完全主權的,他們這么多人在這兒算怎么回事呢?于是他們就向當地政府交納每年500兩銀子的地租,這就形成了一塊早期的“租借地”,葡萄牙人就在此居住下來了。
此后幾百年,歐洲迅猛發展,而中國卻固步自封逐漸腐敗落后。但是澳門的和平、開放和交流使其獲得繁榮,歐洲的先進科技和文明在澳門首先落戶,而此時的香港還是一個荒島。直到1840年鴉片戰爭,中國割讓香港,英國人才開始開墾這塊土地。所以,當時最先進的工業企業誕生在澳門也就不足為奇了。
1886年,英國商人和中國廣東省香山縣士紳余瑞云共同投資25萬元(其中余瑞云投資10萬元),在中國廣東香山縣境內位于澳門的青州島開辦了中國第一個水泥廠——澳門青州英坭廠(圖1),這也是中國第一個中外合資的水泥企業。當時青州英坭廠的廠址所在地還屬中國一方管轄,而兩次鴉片戰爭的失敗,中國的羸弱不堪暴露于世,小小的葡萄牙也就越來越不把中國當局放在眼里,不但不交納地租,反而以武力侵蝕中國土地,到1889年以后,中國便失去對這一地區的管理權,青州島也就成了葡萄牙“永久管理”的區域。
當時的澳門青州英坭廠采用當地河泥和廣東英德縣的石灰石做原料,用立窯生產“翡翠牌”水泥,產品在澳門和廣東市場銷售。

圖1 中國第一個水泥廠——澳門青州英坭廠

圖2 香港青洲英坭廠
1887年1月,澳門青州英坭廠在香港的九龍紅磡,開設了香港青州英坭廠(圖2)。
到了1908年,香港青州英坭廠的廠房面積已達100萬平方英尺,產量每月8000噸,而此時澳門青州英坭廠的產量每月也有2000噸,兩廠年產達到12萬噸,且品質優異。
1930年,粵系軍閥陳濟棠在廣東主政期間,大力發展經濟,創造了廣東經濟發展的一個黃金時代。陳濟棠為了發展廣東實業,下令禁止英德礦石出口,限制澳門水泥進口,澳門青州英坭廠因此陷入困境,不得已于1936年停產關閉。
香港青州英坭廠見證了香港從荒涼小島到繁華都市的歷史過程,他幾經更迭,至今仍在為香港的經濟建設出工出力。
在澳門和香港的青州英坭廠開辦的這個時期,坐鎮天津的直隸總督兼北洋大臣李鴻章,正在全力推行洋務運動,興辦軍工廠、開采煤礦、修建鐵路,而每一項重大工業項目均離不開水泥,于是李鴻章開始著眼于中國的水泥工業。李鴻章派他的洋務干將、著名實業家唐廷樞前往澳門考察和購買水泥。
1886年,唐廷樞借回鄉之機前往澳門考察了澳門青州英泥廠,并得知,該廠所用的原材料,是澳門的泥、英德縣的灰石。
唐廷樞又找人仔細化驗得知,英德的灰石不如唐山的,澳門的泥不如香山的。他于是又找人取來香山的泥,交與青州英泥廠制煉成錠,測試其拉力。結果是英德灰石與澳門泥合煉的,能受重300磅;英德灰石與香山泥合煉的,能受重360磅;唐廷樞很快命人將唐山灰石寄到澳門廠,與香山泥合煉,結果能受重400磅。上述測試產生了這樣一個結論,就是唐山灰石與香山泥制成的細綿土比澳門廠的要好。然而,謹慎的唐廷樞還不敢十分確信,便又于1888年的春天,命人將唐山、英德的灰石和澳門、香山的泥寄到英國,經英國化驗師達云實驗,結論仍然是唐山灰石與香山泥制成之細綿土最好,甚至不亞于英國產品。
唐廷樞確認了這個結果以后,向李鴻章做了匯報。李鴻章當即決定自辦水泥廠,并給唐廷樞下達指示:現在政府的工程大量需要水泥,各局都可以籌集一二萬股金,現責成你迅速制定方案,盡快開辦,以滿足需要。
1889年,李鴻章責成唐廷樞于直隸唐山灤縣開平鎮開辦了中國第二個水泥廠——唐山細綿土廠(圖3)。
唐山細綿土廠由北洋軍械所各局、開平礦務局、廣東香山縣士紳三方各出資2萬兩共計6萬兩白銀,集股合辦。1890年開始從英國購置機器、鍋爐,1892年建成投產,粘土從廣州香山挖運,燃料由開平礦務局廉價供給。其所生產的產品首先供應軍械所官用,剩余部分則售賣給民用。
由于是立窯生產,窯磨規格小、工藝落后,且制灰不得法,特別是原料供應的長途運輸導致生產成本太高,生產的水泥質量較差,甚至還不如當地的石灰,銷售困難,1893年唐山細綿土廠因虧損不得不停產并宣告關閉。
1896年,周學熙進入開平礦務局上海辦事處任主任,1898年任開平礦務局會辦,1899年任總辦。周學熙任總辦后,即著手恢復已經停辦6年的唐山細綿土廠。

圖3 啟新洋灰公司的前身——唐山細綿土廠
周學熙(1866年—1947年),字緝之,號止庵,安徽至德人,長期居住在天津。1900年進入袁世凱幕府,主持北洋實業,是袁世凱推行晚清新政的得力干將。
1900年,周學熙聘用德籍工程師漢斯·昆德為細綿土廠總技師,任命開平礦務局技師李希明為該廠經理,著手恢復生產。為解決原料問題,德籍工程師漢斯·昆德與當地員工四處尋訪可供燒水泥的粘土和石灰石,很快就在唐山附近的唐坊、唐山大城山找到可供大量生產的粘土和石灰石,樣品寄德國化驗后證明符合標準且質地優良,原料遠途購運的難題就這樣解決了。
原料問題解決后,周學熙又以開平礦務局總辦身份之便,用開平礦務局的款項墊付了恢復生產所需的資金,并訂立了開平礦務局與細綿土廠合辦的字據,使該廠的生產逐步得到恢復,并且生產出質量高且成本低的水泥。
唐山細綿土廠當時生產的“雙獅”牌水泥,曾在1904年美國圣魯意賽會上獲得頭等獎,翌年又在意國(意大利)賽會上獲得優等獎。
1877年8月,李鴻章擬定《開平礦務局章程》,官督商辦,集資招股,開辦了開平礦務局,唐廷樞為總辦。1881年正式投產,雇工三千,當年產煤3600余噸,次年38000余噸,第三年75000噸,1889年達到24萬7千噸,1898年達到73萬噸。開平煤礦是大清洋務運動中最成功的民族工業企業。
1892年,由于唐廷樞的逝世,朝廷任命張翼為開平礦務局總辦,后升任督辦。張翼不諳商道,盲目擴張,重大項目紛紛上馬,導致資金周轉困難,開始欠下洋債。
在此,我們需要簡要介紹一下美國第31任總統胡佛年輕時在天津干的勾當。赫伯特·胡佛,1874年出生于愛荷華州,曾任美國第31任總統,1964年死于紐約。胡佛畢業于斯坦福大學地質系,1897年被英國貝維克莫林公司(即墨林公司)聘用,派往澳大利亞工作。1899年結婚后被派往中國天津,成為開平礦務局督辦張翼的技術顧問,為張翼四處尋找金礦,同時收集中國經濟情報。1900年7月庚子事變,八國聯軍占領天津北京,開平礦務局被俄國人占領。張翼躲在租界里的家中不敢出門。可是不出門的張翼,還是被巡捕房給逮走了。那他為什么不出家門還被抓呢?說起來既可笑,又可恨,原來是因為張翼家里養的鴿子,引起了八國聯軍的懷疑,于是租界巡捕房以其利用鴿子為義和團遞送情報為由將其逮捕。這可把張翼嚇壞了,趕緊找人吧,找誰吶?皇上太后、王公大臣都跑了,就是不跑也不好使啊,這是洋人的事,得找洋人呢,于是他想到了一個人,誰?已經離任的天津海關總稅務司,就是天津海關的關長,德國人德璀琳,張翼透過看守向德璀琳發出了求救請求。
我們現在無法確認巡捕房逮捕張翼是否德璀琳在背后搞鬼,反正德璀琳利用張翼被關在牢房里的機會,向張翼索要開平煤礦的管理經營權。這不明擺著是乘人之危嗎?這張翼是真傻,居然寫下字據:“派天津谷士道甫·德璀琳,為開平煤礦公司經紀產業、綜理事宜之總辦,并予以便宜行事之權。聽憑用其所籌最善之法,以保全礦產股東利益?!睍r間是光緒二十六年五月二十七日。
德璀琳拿了這份全權委托書,便找到倫敦墨林公司在華代表,美國人胡佛。
1900年7月30日,德璀琳與中文名字為胡華的胡佛私下簽訂了出賣開平礦的《賣約》:“該德璀琳,與該開平礦務總局,因得有此約內后列之利益,實允將該開平礦務總局所有之地畝、房屋、機器、貨物,并所屬、所受、執掌或應享之權利、利益,一并允準、轉付、賣予、移交、過割與該胡華,或其后嗣,或其所派辦事掌業之人?!?/p>
德璀琳隨后又威逼利誘張翼說:墨林公司已經決定讓你做開平煤礦的終身督辦,而且待遇優厚。傻張翼遂于1901年2月19日,與胡華簽署開平(包括港口)權益《移交約》和《副約》,使德璀琳和胡華私自簽訂的《賣約》獲得了名義上的認可,然后墨林按照事先設計好的方案,與其他英國商人組成了“東方辛迪加”投資公司,以該投資公司的名義,于1900年底組成了“開平礦務有限公司”,并且在英國進行了注冊,承接了開平礦務局的全部產權。
就這樣,一個中國大型企業被一個英國公司雇傭的美國小青年胡佛給霸占了,而這個小青年胡佛就這樣在天津混了十年,賺了個缽滿盆肥,跑回美國當了一把總統,給美國和世界又忽悠了一個經濟大蕭條。
傻張翼也嘀咕了:這事怎么跟朝廷交代呢?5個月之后,他才向皇帝及太后報告,他是這么說的:由于戰亂緊急,為保護礦山和股東利益,只有將開平煤礦產業置于外國旗幟的保護之下,才能保全開平產業,所以加招外國商股,實行中英合辦,改為開平礦務有限公司,在英國倫敦注冊登記。他還說,中外職員都享有平等權利,一切成規和租稅都沒改變,礦區將懸掛中英兩國旗幟。
清政府不知道的是,唐山礦、林西礦、胥各莊煤棧、秦皇島地皮、天津、上海、香港碼頭……一夕之間均被外人收入囊中。在一同被盜賣的開平產業中,就包括唐山細綿土廠。
1902年歲末,天津已經被袁世凱從八國聯軍手中要回來了,整個直隸省也恢復了秩序。一日,一隊大清朝的兵勇走在開平煤礦的土路上,“回避”“肅靜”的警示牌在前方開路,“哐哐”的銅鑼聲不時從隊列中傳出,一頂官轎吱吱呀呀一顛一簸的在隊伍中緩緩前行,圍觀的百姓不時聚攏,嘰嘰喳喳的在議論著什么,引發了隊伍一陣小小的騷亂,停轎、壓前杠、挑轎簾,一官人邁著官步走出轎子,他便是這地方的最高行政長官,灤州知州葉溶光。這不過是葉知州的一次例行巡視,可當他走出官轎,在人們的嘰喳聲中舉頭遠望,不禁大驚失色:原來飄揚在開平煤礦井樓上的龍旗不見了,只剩下米字旗在獨自飄揚。
龍旗是什么?是大清國的“國旗”,那是國家的象征,是主權的象征啊?,F在,飄揚的龍旗不見了,葉知州哪敢怠慢,馬上找到督查唐山煤稅的候補道楊善慶商議,二人在與英國管理方協商未果的情況下,帶兵進入煤礦,強行掛起中國龍旗。
事件發生后,英國公使向中國外務部提出抗議,聲稱中國軍隊強行闖入英國公司,要求查辦涉及此事的地方官員。礦務局和地方官員則認為,開平煤礦系中外合作企業,本應懸掛中英兩國國旗,而英國駐津總領事館卻稱其為英國企業,不懸掛龍旗,還向外務部提出抗議。
這就是所謂的“龍旗事件”。
龍旗事件引起了直隸總督兼北洋大臣袁世凱的注意。在弄清楚事實真相之后,袁世凱怒火中燒,于1903年3月13日上奏朝廷,參奏張翼盜賣開平礦產。
袁世凱在奏折中說:“迭向張翼一再詢詰,仍稱系中外合辦公司,并未賣與英公司,已遣訟師赴英國控訴,正月內必有頭緒,而現屆二月,尚無消息。日前詰詢德璀琳,亦一味支吾?!痹绖P認為:開平的礦山和其他產業,包括秦皇島在內,已被出賣和轉讓給外國人了。要解決這個問題也很簡單,應盡速證明轉讓無效或予以取消。老袁在奏折里慷慨激昂地表達了自己的憤怒:“礦地乃國家產業,股資乃商人血本,口岸、河道、土地乃圣朝疆域,豈能憑一二人為未經奏準,私相授受?!腋又畞y,環球動兵以向我,尚未損失土地,又豈能憑片紙私約,侵我疆域?!背⑺熵煶蓮堃碓O法收回礦產,由外務部給予關注與協助。
在這種情況下,張翼一方面被迫阻止新公司(占據開平礦務局的英商在英國注冊的新公司)鉆探新礦井;一面延聘律師準備向英國高等法院提出訴訟;而對于朝廷責其收回開平礦權之事,則采取拖延應付態度。針對袁世凱的指責,張翼請嚴復代筆申辯。在嚴復看來,此案的根本問題是英商的欺詐行為,應對的辦法應是依據公理,參照相關的國際及國內法律條款,謀取法律的解決。
風味藏羊肉脯:青海省作為“藏羊之府”,擁有豐富的藏羊資源,其肉具有蛋白含量高礦物質、維生素豐富的顯著特點。而肉脯是一種質地酥脆,風味獨特的肉制品風味小吃,廣受現代消費者的喜愛。目前也有研究肉脯工藝的研究[13]。青海省也可利用優質的藏羊肉資源,加工制備符合現代消費者需求的獨特風味肉脯。
嚴復,清末著名資產階級啟蒙思想家,翻譯家和教育家,長期寓居天津,在津期間翻譯了著名的《天演論》,為中國近代史上向西方尋求真理的“先進的中國人”之一。其于1901年3月,應張翼所請出任開平礦務局總辦,其時,開平實權已為外人所掌握。
1903年12月11日,袁世凱第二次向清廷參奏,說:“張翼當日不過一局員,而胡華(美國前總統胡佛)者一外國之商旅耳。以國家之土地產業,如聽其私相授受,而朝廷無如之何,則群起效尤,尚復何所顧忌?……不特為環球所希聞,抑且為萬邦所騰笑?!币馑际钦f張翼不過是一個官員,胡佛不過是一個外國商人,如果聽任他們這樣私下里盜賣國家的土地和資產,而朝廷不采取措施的話,會使許多人效仿,他們還有什么顧忌呢?清廷迫于袁世凱及輿論的壓力不得不將張翼革職,要求袁世凱嚴飭張翼限期收回開平,袁世凱便給了張翼兩個月的期限。而胡佛等人,則一方面通過英國政府駐京公使照會清政府,阻止收回開平礦權,另一方面則竭力拉攏袁世凱,和袁進行直接談判。
袁世凱態度堅決,繼續上奏??墒窃绖P接二連三的奏章并沒有促成收復開平的行動,收復開平的主要責任依然掌握在張翼的手里,而張翼對付袁世凱的辦法就是拖延。
1904年3月31日,袁世凱第三次向清廷參奏張翼“有負國恩”、“節節推延,多方掩飾”,堅決主張取消公司在英國的注冊,把所有開平產業的所有權和管理權交還中國??汕逋⑦€是批令“仍著嚴飭張翼趕緊收回,不準虧失”,并未加以深究。
迫于清廷的壓力,張翼只好硬著頭皮,帶著嚴復一起開赴倫敦,試圖通過法律手段解決開平煤礦的權利糾紛問題。1905年1月6日,嚴復、張翼一行抵達英國首都倫敦,一起中國最早的跨國訴訟,行將開始。
嚴復一方面承認張翼在處理開平礦產權利方面存在失誤,另一方面也充分注意到此案的復雜性,支持張翼尋求法律解決的辦法,不贊成袁世凱一味彈劾張翼的做法。
嚴復認為:“此案之誤首誤于前北洋大臣袁世凱徒知參劾前督辦張翼,而不知以正式訴訟法直向有限公司交涉也?!弊鳛橘Y產階級的啟蒙思想家,嚴復主張進行跨國訴訟不無道理,現在看來尤其如此,但是在當時,中國在國際上幾乎沒有地位,中國官員對于法律及國際法的認識水平幾乎等于零,在這種情形下,企圖通過跨國訴訟解決經濟糾紛,實在是有些天真了。嚴復認為袁世凱不該彈劾張翼,難道袁世凱不該替國家和股東們仗義執言嗎?難道盜賣礦產的人沒錯,指責他的人卻錯了嗎?所以說嚴復雖然是一個思想家,但他畢竟還是職業律師,拿人錢財就得替人說話,這是第一,而公正,則是第二位的了。
嚴復、張翼一行抵達英國后,嚴復所看的資料越來越多,他開始懷疑張翼可能在有些事情上并沒有講真話,并對英國之行感到后悔。經過法庭辯論,嚴復意識到,此案中的外方“固屬欺詐”,而張翼也并不是真的完全冤枉,他“不無利心”。嚴復由此判斷此案的結果似乎不容樂觀。而此時的張翼已經落魄了,窮困沒錢了,答應給嚴復的律師代理費已無法兌現,這使得嚴復極不高興。嚴復于是選擇離開張翼,對打了一半的官司撒手不管了。留下身處異國他鄉的張翼孤身奮戰,也著實是夠可憐的了。
1906年初,張翼回國,將判決結果報請袁世凱聽憑處置。面對張翼,袁世凱只能無奈地搖搖頭,擺擺手:退下吧,說你什么好呢?
袁世凱面對的嚴酷的現實是:鐵路、輪船、海軍等單位的用煤,全靠開平煤礦提供,現在權操外人,實屬不便;眼看英人盤踞開平,收回已成空想。怎么辦?一向強硬的袁世凱經過苦思冥想和內心的掙扎,做出了一個非常大膽的驚人決定:在開平礦區之外,采取包圍的態勢,開發新的煤礦,定名為“灤州官礦”,用以與被英國人強占的開平煤礦直接對立,大膽抵制。袁世凱遂任命周學熙為總辦,以北洋銀元局為后盾,從速籌辦。
對于一同被盜賣的唐山細綿土廠,袁世凱也給予了充分的關注,并決意收回自辦。
1906年,袁世凱指示周學熙對于唐山細綿土廠“飭收回,自行招股,擴充辦理”,明確表示“斷不容他人有所阻撓”。據此,周學熙與英商進行了艱苦的談判,最終將唐山細綿土廠的經營權收回。
促成袁世凱周學熙收回唐山細綿土廠的因素有二:
其一,袁世凱周學熙經過反復研究,制定了廠礦分離的談判方針。“礦”指的是開平煤礦,涉及了中英雙方的買賣糾紛,而“廠”指的是唐山細綿土廠,其產權與煤礦的產權是分離的,所以關于“礦”的糾紛不應該涵蓋到“廠”,原先開平礦務局與細綿土廠訂立的合辦字據可以證明細綿土廠不是開平獨家產業。
其二,唐山細綿土廠的德國工程師漢斯·昆德為收回該廠的權利立下了汗馬功勞。
早在1900年,周學熙任該廠總辦時,就聘請漢斯·昆德為技師負責技術工作,漢斯·昆德將唐山附近地質資料寄回德國化驗,終于解決了使用當地原料的問題,使該廠復工生產低成本高質量水泥成為可能;德國人的嚴謹以及對英國人美國人卑鄙作法的不滿,促使他對該廠的重要檔案資料進行了保管。當英國人騙得開平煤礦之后,正義的漢斯·昆德拒絕了德璀琳的重金誘惑,拒絕將唐山細綿土廠的檔案材料交給英國人。而當周學熙就收回該廠權利與英商談判時,漢斯·昆德卻將工廠檔案交給了周學熙,從而使周學熙得以理清廠與礦的關系,在談判中占據了主動。
在周學熙的《自述年譜》中,對漢斯·昆德的正義行為有如下記述:“彼昆德者,即化驗洋灰成功一節,已于啟新有生成莫大之德,況又有保護之功”,“使昆德者當日不攜出或私授英人,則此產早與礦產同入開平掌握中矣。所以未蹈復轍者,昆德之功不可沒?!敝軐W熙還寫到:“余恐此軼事(指交出檔案要據)后知人無從考悉,特表而出之,以告來茲?!睆倪@些文字中可以看出,周學熙對漢斯·昆德是非常感激的。
袁世凱責令盜賣開平礦務局的罪魁禍首德國人德璀琳交出唐山細綿土廠,由直隸官方給德璀琳結算開平墊付款項。德璀琳被老袁震懾,被迫同意。而英開平方面也派遣律師與袁世凱和周學熙交涉,又通過英公使給老袁施加壓力,試圖予以干涉。然而有老袁在,便有霸氣在。終于,在老袁的霸氣和周學熙的據理力爭中,當年8月,直隸以7.4萬元的低價,終于將原屬唐山細綿土廠的固定資產贖回。
收回唐山細綿土廠,可以說是由袁世凱發起、周學熙經手的收回開平煤礦產業運動中的一個小小勝利。
工廠一經收回,袁世凱周學熙便開始籌劃創建啟新洋灰公司。發展實業是袁世凱的夢想,實現這一夢想則是時任直隸工藝局局長周學熙的職責,時周學熙還任北洋銀元局局長,掌管著官銀號,這為籌集運籌洋灰公司的資金提供了便利條件。由于當時士紳對該廠前景不十分看好,招股困難,袁世凱遂決定由淮軍銀錢所和官銀號各貸款50萬,待工廠盈利時,再陸續退出官股進入商股,還利與民。在袁世凱支持下,該100萬重建費用很快到位,唐山細綿土廠更名為唐山洋灰公司,后又更名為啟新洋灰公司。《洋灰公司創辦章程》中規定:“本公司定名為啟新洋灰有限公司”、“商標以太極圖為記”、“資本以一百萬為額”。

圖4 中國早期最有影響的水泥商標

圖5 位于天津市大沽北路與承德道交口的啟新洋灰公司總部大樓
中國早期最有影響的水泥商標——“龍馬背太極”或叫“龍馬負太極”由此誕生(見圖4)。該商標由駿馬、海水、火焰、祥云和中英文對照的“啟新洋灰有限公司”字樣組成。周學熙對商標的最初設想是:“一匹駿馬+大清版圖”,意為讓啟新水泥行銷全國。然而這個想法受到質疑:“讓馬踩著大清版圖……這會不會引起朝廷不滿?”周學熙立刻調整了思路,同樣寓意行銷四方的“駿馬+大?!钡纳虡酥黧w就這么確定了。
新廠以丹麥史密斯公司先進的回轉窯(臥式旋轉鋼窯)、球磨機(鋼磨)等設備代替了立窯等落后設備,新設備于是年3月開始安裝,1908年1月正式投產并生產出高質量的水泥,從此開創了我國利用回轉窯生產水泥的歷史。
此后不久,周學熙就招足商股100萬,還清了官方墊款,并于1907年改組成立了啟新洋灰股份有限公司,使啟新成為私人資本企業。
啟新公司總部設在天津(今大沽路與承德道交口,于2005年被拆除,見圖5),從公司開辦之初直到1927年,總經理一職始終由周學熙擔任。
啟新公司的新購置的回轉窯,長30m、直徑2.1m,廠里為了迎接它們,還專門建了新廠房,后被稱為“甲廠”。當時,這里每天能生產水泥700桶(每桶170kg),年產24萬桶,當年盈利一百余萬元。在隨后的幾年里,啟新水泥廠生產規模不斷擴充,經過1910到1921年間的兩次擴建,形成了甲、乙、丙、丁四廠,共有員工近5000人,股東3000余戶,日產水泥4700桶,在天津、上海、沈陽、漢口設立了四個總批發所,水泥行銷全國。
1914年,啟新公司向社會發行債券,以“受托管理”的名義兼并了瀕臨倒閉的湖北水泥廠,此后,啟新水泥壟斷了國內市場,1919年,啟新水泥的銷售量占全國水泥銷售總量的92.02%。自1909年起,啟新公司還在附近相繼投資建立了馬家溝機器造磚廠(今馬家溝耐火材料廠)、啟新磁廠(今唐山陶瓷廠)、啟新機修廠(今唐山水泥機械廠),這些活動初步形成了近代唐山建材工業的格局。
可以說,唐山因了啟新洋灰才成為一座現代城市,而啟新洋灰,則是中國水泥工業的“搖籃”和“支柱”,成就了中國水泥工業的蓬勃發展。
中國水泥工業,肇始于澳門,發祥于啟新,像它本身制成的堅實基礎和高大樓宇一樣,在積貧積弱的晚清大地,頑強地挺立著,接受風雨的洗禮,槍炮的考驗。
一百年前的“肅貪風暴”,九十年前的中國革命,與中國水泥工業又有著怎樣的淵源?請看下集《中國水泥史話(2)——廣東士敏土廠》。
[1]特拉維斯(美),黑尼斯三世,弗蘭克(美),薩奈羅.鴉片戰爭[M].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05年版.
[2]王宏斌.赫德爵士傳[M].文化藝術出版社,2000年版.
[3]梁啟超.李鴻章傳[M].海南出版社,1994年版.
[4]侯宜杰.袁世凱傳[M].百花文藝出版社,2003年版.
[5]廖一中.一代梟雄袁世凱[M].北京圖書館出版社,1997年版.
[6]馬東玉.真實的袁世凱[M].團結出版社,2009年版.
[7]唐德剛.袁氏當國[M].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04年版.
[8]來新夏,等.北洋軍閥史[M].,南開大學出版社,1999年版.
[9]陳克寬,陳克儉.“洋灰陳”傳略[M].上海三聯書店,2002年版.
[10]王燕謀.中國水泥發展史[M].中國建材工業出版社,2005年版.
[11]中國駐屯軍司令部.二十世紀初的天津概況(日本)[M].天津市地方史志編修委員會總編輯室出版,1986年版.
[12]雪洱.國運1909[M].,陜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10年版.
[13]約翰(美國),斯圖亞特,湯姆森.北洋之始[M].山東畫報出版社,2008年出版.
[14]單周堯,馮錦榮,劉潤合,等.九龍城區風物志[M].香港大學中文系編撰.
TQ172.8
A
1001-6171(2011)01-0020-06
通訊地址:1天津市氣象臺路33號507室,天津 300070;2天津水泥工業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天津 300400;
2010-11-16;編輯:沈 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