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記者/任晏黎 王圣媛 黎林烽
饒子和:生命科學要從源頭上創新
本刊記者/任晏黎 王圣媛 黎林烽
饒子和,江蘇南京人,全國人大代表、清華大學特聘教授、中國科學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學院院士、中國生物物理學會理事長,國際純粹與應用生物物理聯合會(IUPAB)理事會執行理事。曾先后擔任清華大學蛋白質科學教育部重點實驗室主任、清華大學生物物理與結構生物學研究所所長、中科院生物物理研究所所長、生物大分子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南開大學校長。2009年獲英國教育機構頒發的“杰出學術領袖獎”。現任天津市十二屆政協副主席。饒子和長期從事與重要病毒和腫瘤相關的蛋白質結構、功能以及創新藥物的研究,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的原創性的研究成果,在SARS病毒、禽流感病毒和膜蛋白的三維結構與功能的研究中做出了突出貢獻。
教育的終極理想是什么?高等教育的發展是培養精英還是走平民化道路?我們是否依然懷揣教育理想?生物物理與分子生物學對于國民經濟發展有何意義?兩會期間,十一屆全國人大代表饒子和就以上問題接受了本刊記者采訪。
高等教育的發展是培養精英還是走平民化道路?饒子和認為,高等教育應該是精英教育與普及教育的結合。他指出,這些年來,我國的高等教育在普及與平民化方面有了長足發展。“這么多孩子能上大學,是一件好事,”饒子和說,“我們普及教育,人民群眾普遍素質提高了,大學生素質高了,國家競爭力就強了?!钡⒔逃膊豢缮?,我國在前沿科技方面與國際先進水平還有一點差距,需要在普及性基礎上堅持精英教育才有可能趕超國際先進水平。
關于高等教育發展與改革,饒子和認為,中國高等教育有其獨特的體制,暫時還不宜照搬國外大學管理經驗,只能因地制宜,在創新中求發展。近些年,國內一批高等教育的管理者正默默踐行著他們的教育理想,這也是我們高等教育發展和改革的希望所在。
“每所高校應該有自己的特色。例如,南開有四大支柱學科:數學、歷史、化學、經濟?!别堊雍蛷娬{說,我們的高等教育還有很多可以改進的地方。譬如,大學四年時間,一些非學術性課程太多;而理工科學生的基礎課時間又太短—這一現象,即便是國內名校也未能避免。
饒子和介紹說,南開實施了“百名青年教師培養計劃”,“好老師才能得到學生的尊重和信服。能遇到好老師,對學生而言,多幸福的事呀?!闭劶袄蠋煂W生的引導、影響作用,饒子和心生感慨。因此,南開選拔優秀學生與學校簽約,出國留學后回母校服務?!叭绻幌牖貒?,不想當老師,不想回南開,都可以,他還是南開的畢業生。但是,南開提供的機遇,會對這些學生起到積極的作用,至少可以照亮他們的前程。”饒子和進一步闡述道:“我們教育者應該有這個胸懷?!?/p>
饒子和介紹說,分子生物物理是生物物理的分支,是在分子水平上探討生命機理。1971年8月,我國首次完成1.8埃豬胰島素晶體結構測定工作。這是我國結構生物學的歷史性事件。原來生物學建立在細胞水平即通過顯微鏡觀察,基本為定性研究;而建立在分子水平上的生物學,則往定量方向發展。既然要定量,必然涉及數學、化學等多學科。上世紀末,細胞研究重新受到重視,因為科學家們發現,需要從整體上把握細胞機理。
在談及生命科學對國民經濟發展的影響和意義時,饒子和認為,上個世紀,生命科學未能像信息技術那樣,顯示出對國民經濟強大的影響力和重塑能力。進入21世紀,生命科學對經濟的影響力,將會充分顯現?!笆濉比詫焉茖W和生物技術作為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因為它與人類健康、能源、材料、農業等密切相關。
作為生命科學領域的杰出領袖,饒子和認為,“十五”、“十一五”已經為我國生命科學研究打下堅實基礎。“十二五”期間,仍然要加強基礎研究,我們要力爭從源頭上創新,不能急功近利。此外,應根據國家需求,注重應用技術研究。“科學家要有使命感,要圍繞國家經濟發展的需求,為國家經濟轉型做實實在在的事情。”饒子和如是說。

全國人大代表、中科院院士饒子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