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中南大學湘雅三醫院碩士研究生 艾良指導老師/吳松
創新型針具
文/中南大學湘雅三醫院碩士研究生 艾良指導老師/吳松
普通輸液針頭的針梗采用直線型結構設計,針梗以一定角度斜刺入血管。由于鋒利的針尖部分在血管內,從外部無法觀察,故在臨床靜脈注射過程中,當針頭在血管中向前推進的過程中,需憑借熟練的操作能力,避免鋒利的針尖刺穿對側血管壁而發生漏針現象。一旦發生漏針,輕者產生疼痛,重者發生壞疽,增加了患者的心理和生理負擔。在醫患關系緊張的情況下,甚至會發生嚴重醫療糾紛。

普通輸液針頭示意圖

防外滲彎針頭示意圖
防外滲彎針頭是將普通針梗斜面的背側小幅度彎曲,使得鋒利的針尖向針梗中心傾斜。在針尖與針梗之間形成一個光滑順暢的夾角,其角度可以是5~45度,可根據注射器的臨床用途選擇相應的角度。當注射器刺入血管的時候,針尖與血管的角度由原來成一定斜角變成了近乎平行甚至接觸不到血管壁,從而有效防止由于側血管壁被刺破而發生藥液外滲的現象。藥液從針尖部流出后,分散了其沿針梗向后的沖擊力,從而穩定針頭避免其向后漏出。可用于靜脈輸液、抽血、穿刺等醫療項目中。

兩種輸液針頭實物對比圖(上方為防外滲彎針頭,下方為普通針頭)
實驗證明,在同等角度和力度情況下,與普通針頭相比,該成果的針尖鋒利部分明顯地避開了對側血管壁,從而有效防止漏針意外的發生。靜脈注射和穿刺在臨床上已經應用得相當普遍了,靜脈注射器的市場需求量大。并且隨著生活質量的提高,人們會更加關注自身的醫療安全。該針頭設計簡單合理,操作方法基本與普通針頭相同,容易掌握,其特點和優勢適應社會發展的需要,實用性高。防外滲彎針頭已獲得專利授權(專利號:ZL200920064126.X)。
在針灸治療過程中,各個穴位的有效安全針刺深度,目前均已得到規范,并有明確標準。傳統針灸針主要由針尖、針身、針柄三部分組成。在針身上沒有深度標記,在臨床運用與實踐中,進針深淺全憑施針者個人經驗,醫者,尤其是初學者難以把握。帶有深度標記的針灸用針則很好地解決了這一難題。經過對臨床常用穴位的有效安全深度統計,選出一些常用的刻度值,據此對針身進行標記或改造(采用電鍍或雕刻技術在針身相應部位形成電鍍條紋或光滑的凹槽),使其帶有一個進針深度的顯示刻度,以便醫者在施針過程中能更好地把握住進針深淺,從而確保安全有效的針灸治療。

普通針灸針結構圖

帶有深度標記的針灸針結構圖

兩種針實物對比圖(上方為普通針灸針,下方為深度標記針灸針)
針灸針系列產品實驗證明,這種針使用方法與傳統針灸針一致,容易掌握進針深淺,可顯著提高針刺深度的準確性,避免針刺意外。該成果在我校相關教學中已經得到使用,并得到了相關科研單位的支持和認可。根據針身及標記所使用的材質不同,可采用特氟龍或者其他保證安全環保無毒的材料,且在色彩上便于與針身顏色相區別;可開發出多個檔次的產品以滿足不同群體的需求。帶深度標記的針灸針已獲得專利授權(專利號ZL200920064125.5)。
創新型針具這一成果在長沙市第七屆大學生科技創新創業大賽中榮獲一等獎。
責編/吳浪